1. 程式人生 > >軟體分析_csdn app

軟體分析_csdn app

我所調研的軟體是csdn app。分別在安卓系統(手機)和ios系統(ipad平板)上測試其核心功能,並進行調研和分析。

第一部分 調研 評測

BUG測試

註冊並使用 csdn app 的主要功能,按照描述的 bug 定義, 找出幾個功能性的比較嚴重的 bug。至少兩個. 用專業的語言描述 (每個bug 不少於 40字), 如有必要, 可以配圖。

  1. 在ipad上,修改使用者名稱增加空格時,會崩潰退出。在安卓手機上,沒有出現這個問題。在安卓上設定了使用者名稱之後,在ipad上點修改使用者名稱的任何操作都會崩潰閃退。



    可以看到,在ipad上只要輸入空格, 就會黑屏閃退,
    而在安卓上,則沒有問題:



  2. 在分類中,安卓端的顯示不完全,“更多分類”中的內容是空白的。而在ipad中的顯示是正常的。後來發現,安卓端和ipad端的設定不共享,只在本地有效,重新安裝後重置。在安卓的app裡“更多分類”是空白因為安卓app好像根本沒寫這幾個分割槽。

    這是安卓的分類

    這是ios的分類

  3. 使用了 delete * from users 作為暱稱之後,發帖子的使用者名稱仍然是剛註冊時候的weixin_39541631。後來發現無論改名為什麼,從帖子裡點回來都會是weixin_39541631。在安卓和平板的上面修改使用者名稱另一邊的顯示都是幾乎同步的,但是從別的介面點回到使用者資訊,則使用者名稱還是很老的。經過網頁端發現,網名分為ID和暱稱,app端顯示的有時候是ID,有時候是暱稱。


  4. 在還沒有關注的時候,點選關注介面,推薦的幾個人不是ID和暱稱,而是姓名。而在網頁端,則是顯示的推薦部落格主的暱稱。在app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他的使用者名稱顯示是非常混亂的。


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情況下看某一個使用者的資料,他的使用者名稱顯示非常之混亂。

  1. 在app端沒有找到寫部落格的功能,只有在論壇裡發帖。這是可以理解的,在app端難以完成markdown之類的需要很多特殊符號進行書寫的內容。但是app端完全可以加上對已釋出部落格的編輯、許可權設定等功能。而且,在ipad端,很多人會加上鍵盤和筆作為生產工具,csdn的app無法為他們提供文章生產的功能。
  2. 在ipad上關注某使用者,再從安卓上點選關注會失敗。反之則正常關注。


    關注失敗

  3. 評論、閱讀等計數和網頁端不一致。

    使用體驗

    另外,請你自己花幾天時間時不時用一下csdn app, 看看你有沒有成為一個持續使用者。 <被評測軟體> 解決了你的什麼問題?

之前沒有使用過這個app和csdn社群,內心的設定以為會是很多新手討論程式碼問題或者是偏向於軟體和工程類的。沒想到若干天的使用之後驚喜很多。之前認為的那些功能和討論是有的,但是更有很多幹貨諮詢甚至是科研向的推送。在“諮詢”欄,可以看到IT界一些比較重要的新聞,在“區塊鏈”區域瞭解了很火但是自己只瞭解個大概的很多思想和技術,甚至是在“人工智慧”板塊看到經典論文、演算法的講解和復現,貼出來程式碼,以及資料集。這種論壇類app的質量取決於使用者質量數量和發帖的積極性,其實csdn在這個基礎上已經很足夠了,但是在繼續使用中還是感受到了一個它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於使用群體的定向不夠明確。如果我是一個新手使用者,那麼在使用過程中app就應該能看出來,之後儘量不要推送那些太難的東西;如果我已經科研了很久了,就不要推送那些介紹word embedding是什麼的入門文章了。論壇板塊不光是沒有分類,甚至連搜尋也沒有。無論是部落格還是論壇,都是文章的質量層次不齊,推送沒有推送相應水平和方向的部落格,導致可能要翻一些垃圾才能找到一些真正的質量比較高的部落格。
相比之下我可能更希望去使用微信公眾號。因為其水準、內容都是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文章水平有保障。有想一起討論的問題或許會在這個app上討論但是app又不能發部落格,所以,只能說是很閒的時候過來淘淘寶了。該app只能說是完成了所有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採訪使用者

相信每個同學的朋友中一定有人需要用這樣的軟體(例如你上課的同學), 記載你對這位使用者的採訪。

大一物理學院同一個班的同學
他認為註冊起來太麻煩,而且部落格的質量有點低。

第二部分 分析

軟體質量評估和市場情況

根據你對 csdn app 的瞭解, 現在請估計這個軟體/網站/服務 做到這個程度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援)。 分析這個軟體目前的優劣 (和類似軟體相比), 這個產品的質量在同類產品中估計名列第幾? 它的市場份額估計第幾? 兩者匹配麼? 不匹配的原因是什麼?

搭一個論壇或者論壇app的話,其實現在來說是很快的。因為在大多伺服器的運營商都直接給提供了論壇的程式碼框架,六個人的計算機大學畢業生如果不從頭開始搭,而是使用現成的模板,敏捷開發我覺得一週就足夠實現基本功能了。如果要從頭實現這些複雜的頁面和功能,我認為大約6個月。後續的廣告、使用者的拓展,功能的拓展,程式碼的維護等等,需要一年以上步入正軌。
這個軟體作為csdn的app版,完全依賴於網頁版csdn的存在而有價值。csdn的優劣,優勢在於發展早,早期內容水準高,有大量的資料資源以及學習資料,商業化成功,雖然我之前基本不用csdn,但是也開通了年費會員因為很多時候需要下載電子pdf或者下載原始碼、安裝包、執行庫等等,在csdn上是非常好找的。劣勢在於灌水太多了,水準層次不齊。其次是商業化太嚴重,很多時候廣告都蓋住了我要讀的內容。而且註冊資訊要的東西太多了,個人隱私能要走的都要走了,密碼要求的複雜程度和很高,很多人把個人在其他網站的密碼都包含在裡面了,之前還洩露過。抄襲嚴重。使用者上傳了資源自己不能管理,別人下載收費或者要積分,想刪還要練習客服充滿了上個世紀的運營理念,就像當時的愛好者自建論壇一樣:鼓勵發言而不是有價值的產出導致水帖氾濫,資源積分下載或者回復可見騙活躍度,動不動讓使用者做這個做那個否則就不給服務,完全不考慮怎麼服務使用者,只適合小圈子自high(摘自知乎)
app端相對於網頁端簡潔多了,糟心的廣告和糟心的排版都少多了,很適合瀏覽或者搜尋需要的部落格。
在同類型的裡面,質量和市場份額應該都是第一,雖然做的不好,但是圈子裡也就他最有名,商業化最成功了。

你在第一部分發現的bug, 為何軟體團隊不能在釋出前修復?他們是不知道,還是有意不修復? 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具體的設計質量不高。csdn現在是追求利益,之前開發的那些不賺錢的東西都停了,對於其核心的部落格網站和app來說,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商業上的對手了,有質量還很好的部落格園的文章也全被他抄過去了,導致沒有修改bug的動力。

推理出這個軟體團隊在軟體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

目前CSDN在所屬領域內沒有競爭對手,將來的競爭對手可能是AWS、阿里雲之類的社群。眼光還是要長遠一些,把能做好的都做好,免得競爭來臨的時候手足無措。

建議和規劃

這個軟體/網站/服務有很多可以提高的部分, 如果你是新上任的專案經理, 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首先是整合資源,區分各個知識領域的新手討論區、新聞釋出區、資源分享區、高手指導區、進階討論區等,不要現在一樣亂七八糟的。有人水貼是好事,但是要個性化推薦和分層次的推送。把bug都修改掉,功能完善起來,現在的app還是很基礎功能的一款,之前的PM就沒想把這個軟體做到最好,所以可改進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首先,市場有多大? 全中國IT 專業的學生和職業人士都可以是使用者, 總共有多少人? 目前市場上有什麼樣的產品了,它們的優勢劣勢在哪裡? 和它直接競爭的產品在那裡? 這個領域是出於 (萌芽 / 成長 / 風口 / 平臺 / 下降)階段?

下降階段。市場很大,可發展的前途也很大,但是我認為它現在沒有做大和吸引各個水平使用者的想法,而是撈錢。如果有心做大但是發展成這樣的,問題很大。優劣上面下面都談了。如果它的定位就是盜竊資源撈錢走人,那麼定位實現的比較到位。
沒有見過之前的csdn是什麼樣子的,摘取一個前輩的看法:
CSDN的確是越來越垃圾了。但變垃圾的前提是,它曾經輝煌過,是一個精品。然後說CSDN的過去:在網際網路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國內沒有很多技術論壇和參考文件,使得CSDN成為了各路大牛的集中地,擁有著大量的優質的資源和原創博文。包括現在都還有很多上一代的開發者活躍在CSDN上。但是網站做大之後進來的人多了就開始變了,而且現在網站的盈利性越來越強,題主所說的廣告只是其中一點,其實大家能看到優質資源的情況下是可以忍受廣告的。更多的是網站的稽核和原創缺乏導致網站質量下滑。知乎這兩年之所以能做得那麼好稽核功不可沒。還有評論中有人問一個好的部落格社群,推薦部落格園,掘金。評論裡也有很多。CSDN最讓人反感的一個地方:找一個問題,所有答案都是一樣複製貼上過來的,很難找到原作者,問轉載者詳情問題詳情也無法解答。
作者:楊贇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061495/answer/378548224
來源:知乎

如果你有錢可以招聘 6 個人, 有 4 個月的時間, 你作為專案經理, 應該如何配置角色 (開發, 測試,美工等等)?
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 期間每週都要做什麼, 才能在第16周如期釋出軟體的改進版本,並取得預想中的成績。

開發4,測試0,美工2
要大改。
1-2周,需求設計,所有人一起吃狗食,去找列出來儘可能多的問題,然後分析輕重緩急和工作量,找出來最能提升且可以實現的提高點。
3-7周,文章分割槽,分等級,增加稽核功能,以及所有1-2周討論出來的問題。開發找推薦演算法,體力活開發美工一起上。
8-13周,落地,修改,完善,爆肝
14-15周,全體員工互相測試對方的程式碼,美工也測試,提意見修改。
16周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