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詳解react、redux、react-redux之間的關係

詳解react、redux、react-redux之間的關係

本文介紹了react、redux、react-redux之間的關係,分享給大家,也給自己留個筆記,具體如下:

React

一些小型專案,只使用 React 完全夠用了,資料管理使用props、state即可,那什麼時候需要引入Redux呢? 當渲染一個元件的資料是通過props從父元件中獲取時,通常情況下是 A --> B,但隨著業務複雜度的增加,有可能是這樣的:A --> B --> C --> D --> E,E需要的資料需要從A那裡通過props傳遞過來,以及對應的 E --> A逆向傳遞callback。元件BCD是不需要這些資料的,但是又必須經由它們來傳遞,這確實有點不爽,而且傳遞的props以及callback對BCD元件的複用也會造成影響。或者兄弟元件之間想要共享某些資料,也不是很方便傳遞、獲取等。諸如此類的情況,就有必要引入Redux了。

其實 A --> B --> C --> D --> E 這種情況,React不使用props層層傳遞也是能拿到資料的,使用Context即可。後面要講到的react-redux就是通過Context讓各個子元件拿到store中的資料的。

Redux

其實我們只是想找個地方存放一些共享資料而已,大家都可以獲取到,也都可以進行修改,僅此而已。 那放在一個全部變數裡面行不行?行,當然行,但是太不優雅,也不安全,因為是全域性變數嘛,誰都能訪問、誰都能修改,有可能一不小心被哪個小夥伴覆蓋了也說不定。那全域性變數不行就用私有變數唄,私有變數、不能輕易被修改,是不是立馬就想到閉包了...

現在要寫這樣一個函式,其滿足:

  1. 存放一個數據物件
  2. 外界能訪問到這個資料
  3. 外界也能修改這個資料
  4. 當資料有變化的時候,通知訂閱者

 

function createStore(reducer, initialState) {
 // currentState就是那個資料
 let currentState = initialState;
 let listener = () => {};
 
 function getState() {
 return currentState;
 }
 function dispatch(action) {
 currentState = reducer(currentState, action); // 更新資料
 listener(); // 執行訂閱函式
 return action;
 }
 function subscribe(newListener) {
 listener = newListener;
 // 取消訂閱函式
 return function unsubscribe() {
  listener = () => {};
 };
 }
 return {
 getState,
 dispatch,
 subscribe
 };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reducer);
store.getState(); // 獲取資料
store.dispatch({type: 'ADD_TODO'}); // 更新資料
store.subscribe(() => {/* update UI */}); // 註冊訂閱函式

更新資料執行的步驟:

  1. What:想幹什麼 --- dispatch(action)
  2. How:怎麼幹,乾的結果 --- reducer(oldState, action) => newState
  3. Then?:重新執行訂閱函式(比如重新渲染UI等)

這樣就實現了一個store,提供一個數據儲存中心,可以供外部訪問、修改等,這就是Redux的主要思想。 所以,Redux確實和React沒有什麼本質關係,Redux可以結合其他庫正常使用。只不過Redux這種資料管理方式,跟React的資料驅動檢視理念很合拍,它倆結合在一起,開發非常便利。

現在既然有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存取資料,怎麼結合到React裡面呢? 我們可以在應用初始化的時候,建立一個window.store = createStore(reducer),然後在需要的地方通過store.getState()去獲取資料,通過store.dispatch去更新資料,通過store.subscribe去訂閱資料變化然後進行setState...如果很多地方都這樣做一遍,實在是不堪其重,而且,還是沒有避免掉全域性變數的不優雅。

React-Redux

由於全域性變數有諸多的缺點,那就換個思路,把store直接整合到React應用的頂層props裡面,只要各個子元件能訪問到頂層props就行了,比如這樣:

<TopWrapComponent store={store}>
 <App />
</TopWrapComponent>,

React恰好提供了這麼一個鉤子,Context,用法很簡單,看一下官方demo就明瞭。現在各個子元件已經能夠輕易地訪問到store了,接下來就是子元件把store中用到的資料取出來、修改、以及訂閱更新UI等。每個子元件都需要這樣做一遍,顯然,肯定有更便利的方法:高階元件。通過高階元件把store.getState()、store.dispatch、store.subscribe封裝起來,子元件對store就無感知了,子元件正常使用props獲取資料以及正常使用callback觸發回撥,相當於沒有store存在一樣。

下面是這個高階元件的大致實現:

function connect(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
 return function(WrappedComponent) {
 class Connec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mponentDidMount() {
  // 元件載入完成後訂閱store變化,如果store有變化則更新UI
  this.unsubscribe = this.context.store.subscribe(this.handleStoreChange.bind(this));
  }
  componentWillUnmount() {
  // 元件銷燬後,取消訂閱事件
  this.unsubscribe();
  }
  handleStoreChange() {
  // 更新UI
  this.forceUpdate();
  }
  render() {
  return (
   <WrappedComponent
   {...this.props}
   {...mapStateToProps(this.context.store.getState())} // 引數是store裡面的資料
   {...mapDispatchToProps(this.context.store.dispatch)} // 引數是store.dispatch
   />
  );
  }
 }
 Connect.contextTypes = {
  store: PropTypes.object
 };
 return Connect;
 };
}

使用connect的時候,我們知道要寫一些樣板化的程式碼,比如mapStateToProps、mapDispatchToProps這兩個函式:

const mapStateToProps = state => {
 return {
 count: state.count
 };
};
 
const mapDispatchToProps = dispatch => {
 return {
 dispatch
 };
};
 
export default connect(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Child);
 
// 上述程式碼執行之後,可以看到connect函式裡面的
 <WrappedComponent
 {...this.props}
 {...mapStateToProps(this.context.store.getState())}
 {...mapDispatchToProps(this.context.store.dispatch)}
 />
 
// 就變成了
 <WrappedComponent
 {...this.props}
 {count: store.getState().count}
 {dispatch: store.dispatch}
 />
 

// 這樣,子元件Child的props裡面就多了count和dispatch兩個屬性

// count可以用來渲染UI,dispatch可以用來觸發回撥

So,這樣就OK了?OK了。 通過一個閉包生成一個數據中心store,然後把這個store繫結到React的頂層props裡面,子元件通過HOC建立與頂層props.store的聯絡,進而獲取資料、修改資料、更新UI。 這裡主要講了一下三者怎麼竄在一起的,如果想了解更高階的功能,比如redux中介軟體、reducer拆分、connect的其他引數等,可以去看一下對應的原始碼。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