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使用者訪談中的十大技巧

使用者訪談中的十大技巧

        這篇文章提供了十大技巧幫助你從使用者的訪談中獲得更多的東西。如果你懷著真摯的同理心,這些技巧將會非常有用。但是如果不是真摯的,即便你沒有意識到或者你試圖去隱藏你的不真摯,這些技巧可能很難幫到你。這些技巧不僅對可用性測試中的使用者訪談有用,對各種現場研究以及其它形式的使用者研究都是適用的,甚至包括和你的利益相關人的談話。 

1.謹慎判斷和投射  Be aware of your own judgments and projections 

2.真摯坦誠  Be genuine and transparent 

3.適應使用者別讓使用者去適應你  Adapt to each user. Do not ask users to adapt to you 

4.注意使用者和你互動的方式  Be conscious of the way users are interacting with you 

5.讓使用者講他們自己的經歷  Get users to speak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6.留意使用者毳毛其次的時候  Notice when users are censoring their own comments 

7.讓使用者講他們遇到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方案  Get users to speak in terms of problems, not solutions 

8.適當的時候問為什麼  Ask “Why?” and dig deeper 

9.客觀和細密的觀察  Make objective and precise observations 

10.允許使用者自發的行為  Allow users to be spontaneous and follow their flow 

1.謹慎判斷和投射 (Be aware of your own judgments and projections) 

    訪談中的兩個人的關係和所有的關係一樣,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你感覺舒服的人,以及你感覺不舒服的人。除非你非常的小心,否則你的第一反應會壞了你的整個訪談。某些使用者的某些方面你覺得不是很舒服是很自然的,但是你必須意識到你的這種感覺並且要設法戰勝他們如果你希望從這個訪談能夠獲得更多東西的話。 

    注意觀察自己對每個使用者的反應,並且記錄下自己的感覺或者你所做的判斷。我們經常會消極的評價別人因為對方身上的某些方面讓我想起自己身上不被自己所接受的東西。這種現象心理學上就“投射”。多注意觀察體會自己的感受能幫助你更好的做到不偏不倚,更客觀,而這些將會讓你的被訪者感覺和你聊天更舒服,他們也會因此更放得開。這樣你也就能再訪談中獲得更多的資訊。 

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例子(A Real-World Example) 

    在一項可用性研究中,我碰見了一位舉止不文雅的女士。這讓我感到不安和害怕。我對她的第一印象是:粗俗。他的坦率使我擔心她對我的評價,因為我當時認為她可能也正在評價我。與我的臆想不同,她沒有。她僅僅是坦率而已,我對她的評價投射出了我自己的思想,正如我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是一個粗俗的人。為了消除我的不安,在面試中我對她很好。我依然小心翼翼地評估她,暗自對她的話語進行判斷。不一會兒,我意識到自身的感覺使我對他的認知發生了偏移。原來,我當時是在對一些虛幻的東西進行臆斷。我停止去猜測她,而我們的交流也因此變得順暢。

    我們所有人都容易去評估別人,這就是人類。當懂得,並開始為對使用者的評估負責時,你就開始了投射,你應該不為這種傾向所束縛。

    我在這篇文章所給出的準則中,這一個是最難於運用的。要做好這一點兒,需要自我審視,並且願意克服人類自身的偏見。然而,沒有偏見這個前提條件對你與使用者的關係來說將起到一個促進作用。 

2. 真摯坦誠 (Be genuine and transparent) 

    你所做的和你所說的越一致,使用者講感覺越舒服。

    在採訪過程中做到真正的坦誠,一些意外發生的事情將幫助使用者與你建立起信任關係。你的真摯和開放,對使用者來說是一種鼓勵。當用戶能感覺到某種不對勁時,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偽裝得那麼完美。你語言和行為之間的任何鴻溝都可能令使用者產生一種不安的感受,所以他們將比你表現得更封閉。以下有一對劇情將如何做到這些呈現給你。 

劇情1:

問題:一名使用者告訴你一些事情,但你卻精力不集中,或者正在思考別的事情,以至於沒有采集到一些非常重要的資訊。

解決辦法:讓使用者知道你的精神處於不集中的狀態。告訴他“我沒聽清你剛才講的內容,能重複一遍嗎?” 

劇情2:

問題:你在採訪時接著做另一個具體的過程,或者你正從一個話題轉移到另一個話題,這時你想知道使用者的第一感受。

解決辦法:在你的採訪之前,讓使用者知道你將會從一個話題很快地轉移到另一個話題。

 3.適應使用者,而不是讓使用者適應你(Adapt to each user. Do not ask users to adapt to you)

    使用者體驗設計常在無意中陷入誤區:期待使用者適應你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去主動適應使用者。

    在一次可用性測試後,你也許會說,“哦,這個人不是一個好被試”。他太靦腆,或者多話。也許某個特定的使用者所做的評論並不是很有幫助,即便你已經努力地從他那裡提取有價值的資訊。然而對所有的使用者訪談來說,你必須努力地去適應使用者的靦腆和個性。否則,你就得承擔與關鍵資料失之交臂的風險。

一個現實的例子:

    在一次可用性測試中,一個使用者正在回答我的問題。每說完一段話,他就要停頓一會兒。我當時認為他已經回答完畢,於是就開始下一個問題。他突然打斷我,對前一個問題給出一個有趣而深刻的回答。我那時開始意識到,我誤解了他的停頓。他並沒有結束他的回答,他停頓時是在繼續思考怎樣回答問題。這以後,我留出足夠的時間回答每一個問題,並且得到了非常切題的意見。如果我不去考慮他回答問題的節奏,我就失去了這些資訊。

    正如Jung的心理型別和Myer-Briggs型別指標所定義的那樣,這個案例反映出內向性格的人與外向型個人的區別。外向的人通常邊思考邊表達,而內省的人通常在思考成熟後再開始表達。你應該留出足夠的時間允許人們去思考,然後回答你的問題,對內省的人來說更應該如此。

    上面的案例還表明我們很容易誤解使用者的行為,所以你必須保持客觀。如果一個使用者不說話,並且有延長的沉默時間,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理解他沉默的原因。恰恰相反,你洞悉他回答問題的週期,適應他的節奏。如果他需要一段時間才開始回答,但是卻給出了詳細而深刻的答案,就應該確定地給予他足夠的時間來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案例闡明瞭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洞悉這些個體差異對多數使用者訪談來說有多麼地重要。學習Jung的心理型別,能夠幫助你逐漸理解到人類個性的多樣性,以及這種多樣性是怎樣影響你和使用者之間的溝通的。當你面對一個與你個性不同的使用者是,這種理解還能幫助你減少錯誤判斷。 

4.清楚使用者與你交往的方式(Be conscious of the way users are interacting with you) 

    儘管你已經小心翼翼地向用戶解釋他們不是在做一項測試,使用者自己感覺還是在完成測試,並且擔心給出錯誤的答案。如果你已經將情感置身事外而且做到公正,但使用者在測試的整個過程都感到緊張,那麼嘗試改變他的感覺將顯得不起作用。你很努力地在嘗試,依然於事無補。更糟糕地是,使用者可能由於你婆婆媽媽的行為而變得煩躁不安。

    觀察使用者與你交往的方式,用來解釋你的結果。

一個現實的例子:

    在一次可用性測試中,一個使用者持續地向我詢問他的答案是否正確。在對他進行了30分鐘的觀察後,我意識到他非常在意自己答案的質量,並且試圖給我一個良好的印象。甚至有時候,他在賣弄自己。有一次我問他是否看見了一個關聯,他迅速以自信的口吻回答“是的”,這讓我感到很不舒服。我很難信任他。之前對他的觀察印證了我的直覺:他可能在撒謊。眼動跟蹤證實,那名使用者並沒有看到關聯。基於這些觀察,我會非常小心地解釋可用性測試的結果。 

5.讓使用者說出他自己的體驗(Get users to speak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幾乎所有的可用性測試的某個時候,你會聽到使用者說到以下幾條中的一條:

    1.對我來說可以,但是對一般人來說也許有點兒難度

    2.對我母親來說,這可能有點兒難

    3.老年人也許做起來有些困難

    4.對於那些正在尋找這個的人來說,很好。

    當用戶說出別人對事情的態度,而不是說自己對事情的態度時,表明了他折中的態度。使用者在測試中普遍愛說其他人的感受。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使用者不方便說出自己的觀點。例如,他們害怕遭遇偏見,或者想取悅訪談主持人。表現為使用者會說“我發現這很難”、“我認為這種情況很糟糕”或者“這對我來說沒有用處”。這是一些人日常的一種無意識的習慣,但是不會讓自己表現得很蠢。使用者確實知道他們自己的經歷、能力和觀點。收集使用者想象的其他使用者的體驗資訊沒有絲毫價值。

    讓使用者說出自己的觀點,而不要反覆構劃使用者所認為的其他使用者的體驗。所以,應該重新要求使用者陳述他自己的觀點。當你這樣要求的時候,使用者就不會講述別人的體驗,並且說出他自己的觀點。

    使用者:這對我來說還好,但是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有些難。

    主持人:對你來說,還好?

    使用者:是的,因為……

    或者你應該這樣詢問使用者的態度:

    使用者:對我母親來說,可能有點兒難噢。

    主持人:對你來說呢?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這些例子很好的告訴你,如何將使用者拉回到他自己的立場上來。如果你帶著真摯的態度,使用者舒暢地談話,並且誠實地告訴你他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表現得對他沒有偏見,並且對使用者真實的想法表示感謝,告訴他這些想法對你很重要。重新構劃使用者回答的過程,傳遞著一種心意相通和互相接納。

    當這些做得很好時,使用者很少會講述別人的體驗,不要生硬地堅持要求使用者講述自己的感受。否則,他會變得自我封閉起來。 

6.警惕使用者修改他自己的言論(Notice when users are censoring their own comments) 

    “如果你在整個測驗過程都小心地在觀察使用者行為,你就可以判斷他是否在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檢以取悅於你”

    特別是當用戶害怕其觀點太鋒利的時候,你也許常常發現使用者在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檢查。例如,在一次訪談的尾聲,你可能會詢問使用者對你網站的整體印象。也許他的第一念頭就是“太複雜了”,但是他的表達卻猶豫不決,因為害怕得罪你。於是,他放下最初的想法說,“很複雜,但是當開始使用這個網站時,就還好啦”,或者“對哪些熟悉這個領域的人來說,也許很容易”。在一些時候,使用者確實混淆了對產品的態度,但在另一些時候,他只是在努力表現得像個好好先生。如果你曾經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小心翼翼地觀察過使用者的行為,你也許就能夠判斷他是否在努力地通過調整自己的真實想法來取悅於你,否則他就是真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了。

    為了確保你能抓住使用者的真實想法,並且反映使用者最初的觀念:

    主持人:你對這個網站的印象怎麼樣?

    使用者:恩,太複雜了,但是我想對那些熟悉這個領域的人來說,還好啦。是的,我認為還好。

    主持人:你說它太複雜了。

    使用者:它太複雜了,因為……

 7.讓使用者說問題所在,而不是解決方案(Get users to speak in terms of problems, not solutions) 

    “你應該通過詢問情景類問題,幫助使用者發現更多的具體問題”

    通常的可用性測試中,使用者提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在網頁上沒有找到一個連結時,使用者也許會說,“我沒有找到那個連結,它應該醒目,更大一些”。

    使用者不是設計師,所以他所建議的解決方案-連結應該更醒目-也許不能付諸實施能夠幫助你找出好的解決方案的,是研究使用者為什麼沒有找到連結。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讓使用者告訴你他為什麼沒有找到連結。有時候,使用者並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找到連結,所以不要逼問,但是他可能給你一個非常有趣的資訊,能夠幫助你確定他沒有找到連結的原因,最終使問題得以解決。例如,他也許說,“我將注意力集中在螢幕的另一部分,沒有注意到這個區域有一個連結”,或者“我僅僅把它當成了一段簡單的文字”。

    你應該對恰當的情景接著發問,幫助使用者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例如,“你當時以為連結在螢幕的另一個部位嗎?”。你所蒐集的每條資訊都有助於你理解他為什麼沒有看到連結,並協助你找出問題所在的解決方案。只有你先確認了問題所在,才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這裡有兩個教你如何幫助使用者闡明問題所在的例子:

    使用者:這個標籤不對。

    主持人:為什麼不對呢?

    不要在一開始就問,“你認為什麼標籤才是正確的呢?”,因為這種問法是向用戶詢問解決方案,而不是確認問題所在。

    一旦你理解了問題所在,你應該接著詢問與情景配套的問題,例如“什麼才是你希望的呢?”或者“你想到了什麼呢?”

    使用者:這個頁面毫無生氣,我不喜歡。

    主持人:你為什麼不喜歡它呢?

    不要問“如何改進它呢?”

    對使用者而言,首先發現問題所在比思考解決方案確實要更容易些。此外,你不要漏掉了重要的關於問題所在的資料,因為它在後期可以用來協助你設定問題解決方案。儘管如此,一旦你和使用者一起找到了問題所在,使用者可能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8.詢問“為什麼”,進行深層次挖掘(Ask “Why?” and dig deeper)

    “被試喜歡舊版網站”

    “被試不理解標籤”

    “被試不點選連結”

    你必須做到理解,並且去解釋為什麼。你沒有提供推理的陳述,設計師將很難知道如何為使用者介面進行產品的改進。為了提交一個好的設計方案,他們必須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可用性測試中使用使用者訪談時,永遠要記住:根據結果,你要做什麼?並且確保收集所有必要的資訊幫助你達成目標---通常是幫助你的團隊重新設計使用者介面。

    這篇導讀與許多使用者研究活動有關。例如,Indi Young指出:在進行任務分析、主題背景挖掘時,詢問“為什麼”的重要性,直到被試說完所有有關的回答。對一個任務分析來說,使用者訪談最大的目標在於清楚地確定使用者分類,為他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心理模型。為了達成目標,你在整個訪談過程中都要牢記最終目標。

    不用擔心挖掘得太深或遷入太多的細節。在使用者介面的再設計時,相對於不完整的解釋,對問題進行更多的細節的闡釋要好得多。有時候先進行使用者訪談時,很難掌握哪些具體資訊是你所需要的。你可以通過試誤的方法學習到哪些死需要掌握的資訊。如果你發現有些你採集到的細節資訊是與主題無關的,那麼在下一次訪談中就不必採集這類資訊了。 

9.進行客觀而準確的觀察(Make objective and precise observations)

    “客觀而準確地去觀察……聽起來簡單,卻是避免錯誤地解釋使用者行為和與使用者交談的有力工具”

    在我創造性地進行心理分析的訓練中,我學到了一些幫助我進行可用性測試的東西。這是一個簡單,但卻十分有力的工具。

    例如,如果一名使用者注視著螢幕的某個部位,沒有做其他任何事情,不要這樣解釋使用者的體驗:“你正在停頓”。你不能真的判斷出使用者正在停頓。相反,作為客觀而準確的觀察,你應該說:“我注意到你注視螢幕的某個部位有一會兒的時間”。如果你做一個客觀的觀察,使用者通常會說明他正在思考什麼。

    如果使用者看著網頁時在笑,但是沒有說什麼,你可能想知道他為什麼發笑。一個微笑能包含多種不同的含義,但是卻找不出使用者發笑卻不詢問你的具體原因。如果你不問,你將不知道他為何而笑,與此同時你也許與一條有趣的資訊失之交臂,所以你可以嘗試這樣:

    主持人:你在笑。

    使用者:是的,因為我喜歡頁面上的圖片。

    這個技術能幫助你獲取使用者行為,然後更好地理解使用者行為:無論沉默、無聲的表情,還是使用者對使用者介面的目光掃描。它提供了不發問就不會獲知的許多豐富的資訊,如果你不發問,你就承擔著錯誤解釋使用者行為的風險。

 10.允許使用者自由發揮,並且跟著他的進度(Allow users to be spontaneous and follow their flow)

    在可用性測試中,使用者回答越是自由發揮,越是可靠。這裡有幾個技術可用於套取使用者自由的反應。

a.除非超出可用性測試的範疇,讓使用者沒有中斷的表達。同樣的,如果需要思考,就讓使用者保持沉默或者暫停一會兒。

         這常常很難做到,因為你可能缺乏耐心或者難以忍受他的沉默,但是你不應該打斷使用者的思考過程。一個內向的使用者可能正在心理組織著要表達的內容,如果這時你打斷她,你也許會喪失那些她將講述給你聽的非常有趣的資訊。

         例如,如果使用者正在瀏覽一個頁面上的搜尋結果,正處於一個思考的狀態,你說“噢,搜尋結果表上著重記號……”,你不應該這樣問話打斷她:“這是什麼?”。相反,給使用者一些時間來進行思考。

b.不管你在使用者訪談中準備了怎樣順序的問題,永遠與使用者保持同一進度。

      例如,說不定使用者會談到一個你安排在訪談後期的話題。雖然有些話題要依據具體的情景,但是我欣然接受使用者的自由發揮,而不是讓他擱置話題、呆會兒再談。如果使用者自己談起了你想要詢問的話題,那將是非常寶貴的資料。

c.讓使用者以自發的形式進行談話,而不是立刻要求他回答問題。

         例如,當一個使用者準備評論某個網頁,先等一會兒,讓他自由的評論。不要立馬詢問他問題。

d.如果你不小心打斷了使用者,努力讓其回到自由評論的狀態。

        你忘記了使用者所說的一些內容,幸虧你還可以通過再次詢問得到那些內容。儘管你很小心,仍然打斷了使用者的談話。為了讓他回到以前的軌道上,你可以說,“剛才,你說……”,打斷使用者的時候,重複一些他說過的話。使用者一般都會返回到線索,像你解釋他剛才所講的內容。

        這個技術對測試中的使用者打斷也有效,例如,如果一臺電腦摔壞了,或者有人突然盡到了測試實驗室中,這時你就想要使用者回答初始未被打斷時的狀態。 

結論

   “訪談者與使用者互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測試結果”

    一次可用性測試能體現訪談者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訪談這與使用者互動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測試結果。僅僅從觀察便得出結論是很危險的,你必須以一種使觀察變得豐滿的形式引出使用者的口頭評論,以幫助你避免偏見。對你的大多數使用者訪談來說,傳遞一種信心和真摯,適應你的使用者個性和使用者節奏,讓使用者說他自己的感受以及哪些感受背後的原因,深度挖掘使用者評論並且跟上使用者的進度。

    只要是做眼動研究,你就應該誘導使用者的口頭評論,以幫助你確認使用者行為。例如,一個單詞上面的紅色斑點(眼動儀的顯示功能)能說明不同的問題:興趣、迷惑或者驚訝。

    然而,過度地依賴使用者的口頭評論與過度依賴觀察資料一樣,也是有風險的。例如,一名使用者在所有的任務都失敗後,也許會說他喜歡某個網頁。一次成功的可用性測試的結果,有賴於正確的口述和觀察的整合。觀察和口述的資料在整合的時候比獨立應用時更可靠。

相關推薦

使用者訪談技巧

        這篇文章提供了十大技巧幫助你從使用者的訪談中獲得更多的東西。如果你懷著真摯的同理心,這些技巧將會非常有用。但是如果不是真摯的,即便你沒有意識到或者你試圖去隱藏你的不真摯,這些技巧可能很難幫到你。這些技巧不僅對可用性測試中的使用者訪談有用,對各種現場研究以及其

給大家盤點一下最新版本的Photoshop技巧和黑科技

看到朋友們對蘋果系統的軟體有需求,所以今天就特意找了5款實用的,以後有新的軟體出來還會繼續分享的。 1.IOS迅雷   因為政策原因,從去年開始蘋果商店已經無法在搜尋到迅雷了,很多蘋果使用者不得不更換其它下載軟體。不過,迅雷開發了一個迅雷Beta的iOS內測版本,功能與正

變形卷積核、可分離卷積?卷積神經網路拍案叫絕的操作

大家還是去看原文好,作者的文章都不錯: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749411 https://www.zhihu.com/people/professor-ho/posts 一、卷積只能在同一組進行嗎?-- Group convo

卷積神經網路拍案叫絕的操作

從2012年的AlexNet發展至今,科學家們發明出各種各樣的CNN模型,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準確,一個比一個輕量。我下面會對近幾年一些具有變革性的工作進行簡單盤點,從這些充滿革新性的工作中探討日後的CNN變革方向。 很棒的分享, 轉自 CVer   卷積

卷積神經網路拍案叫絕的操作:卷積核大小好處、變形卷積、可分離卷積等

文章轉自: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708/0rQBSwPO62IBhRxV.html 從2012年的AlexNet發展至今,科學家們發明出各種各樣的CNN模型,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準確,一個比一個輕量。我下面會對近幾年一些具有變革性的工作進行簡單盤點

盤點卷積神經網路令人拍案叫絕的操作

轉載自https://www.jianshu.com/p/71804c97123d CNN從2012年的AlexNet發展至今,科學家們發明出各種各樣的CNN模型,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準確,一個比一個輕量。我下面會對近幾年一些具有變革性的工作進行簡單盤點,從這些充滿革新性的工作中探討日後

【深度學習】從fast.ai學到的技巧

那些允許新手在短短几周內實施世界級演算法的祕訣是什麼呢?在GPU驅動的喚醒中留下經驗豐富的深度學習從業者?請允許我用十個簡單的步驟告訴你。 如果您已經在練習深度學習並希望快速瞭解fast.ai在課程中使用的強大技術,請繼續閱讀。如果你已經完成了fast.ai並想要回

管理資料儲存的技巧

資料本地化是為了確保大資料集儲存在計算節點附近便於分析。對於Hadoop,這意味著管理資料節點,向MapReduce提供儲存以便充分執行分析。它實用有效但也出現了大資料儲存叢集的獨立操作問題。以下十項是Hadoop環境中管理大資料儲存技巧。在1990年,每一臺應用伺服器都傾向

數學建模演算法實現步驟與程式碼

步驟 數學建模中常用的方法:類比法、二分法、差分法、變分法、圖論法、層次分析法、資料擬合法、迴歸分析法、數學規劃(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動態規劃,目標規劃)、機理分析、排隊方法、對策方法、決策方法、模糊評判方法、時間序列方法、灰色理論方法、現代優化演

方向塔吉克斯坦提出領土要求 -- 俄羅斯國策

一死 戰勝 事件 都沒有 鼓勵 人員 一次 徹底 沒有 看了一個論壇的帖子,感覺很好: 不多廢話,以下闡述對俄羅斯十大國策   1、支持  對於俄羅斯現在正在從事的全球抗美事業,我們應該要非常支持,當年也就是前蘇聯與美國的冷戰,使得內外交困的天朝獲得了重大戰略機遇。美國

TCP/IP你不得不知的秘密

比特 smt 鏈路 復數 增長 超過 工具 地址解析 gmp 這段時間 有一點心很浮躁,不過希望自己馬上要矯正過來。好好學習編程!這段時間我想好好地研究一下TCP/IP協議和網絡傳輸這塊!加油 一、TCP/IP模型 TCP/IP協議模型(Transmission Con

一】找出一組數組值、最值的角標、最小值、最小值的角標及平均數

思路 原來 比較 快捷 兩個 span div 選擇排序 分數 需求:現有一組評委打分的數據。 求出他們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最大值最小值的角標 去除最大值與最小值後的平均數 代碼: 1 <?php 2 $arr=array(1,2,3,4); 3

T-SQL註意事項

() 重要 變量 hash 圖片 search 有一種 where 不必要 轉載自:http://www.cnblogs.com/CareySon/archive/2012/10/11/2719598.html 1.在生產環境中不要出現Select * 這一點我想

1000多個項目JavaScript錯誤以及如何避免

設計 ssi truct ram 定義 width use 過去 null 通過統計數據庫中的1000多個項目,我們發現在 JavaScript 中最常出現的錯誤有10個。下面會向大家介紹這些錯誤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 對於這些錯誤發生的次數,我們是通過收集的數據統計得出

關於區塊鏈的誤解,憎恨和狂熱愛好者易犯

譯者按:2017年,在區塊鏈行業經歷大牛市之時,市場參與者各種非理性的行為和聲音顯然是不明智的,而到了2018年,當市場進入熊市之後,各種過度的質疑甚至詆譭的聲音又開始盛行,這其實也並非是好的選擇。原文作者Jack Dossman在文章中列出了關於區塊鏈的十大誤解,目的是希望市場現有參與者和潛

程式設計師的煩惱,看看你招了嗎!

入門級的程式設計課程通常會教育學生們寫程式碼前先寫註釋、而且要儘量多註釋。 這種教育的出發點是“多註釋肯定比少註釋好、少註釋肯定比沒註釋好”。可不幸的是,很多的程式設計師把這當成了一種任務,對每一行程式碼都註釋一下。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推薦下自己創的一個交流裙,每天群內直播分享課!我是一名從事了

Linux環境下載的命令列工具

1.Wget 這是最有名的工具,可用於通過CLI下載。這款工具功能很豐富,可以充當某種功能完備的GUI下載管理器,它擁有一款理想的下載管理器所需要的所有功能,比如它可以恢復下載,可以下載多個檔案,出現某個連線問題後,可以重新嘗試下載,你甚至可以管理最大的下載頻寬。 例子 從網上下載某個示例檔

【矩陣的經典題目的第九】

Gym - 101635C Macarons Step1 Problem: 給你 n*m 的矩陣,你可以填 1 * 1 的黑塊,或者 1 * 2 的黑塊,或者 2 * 1 的黑塊。求有多少填的方案可以將矩陣填滿。 資料範圍: 1 <= n <= 8

細數資料科學團隊關鍵角色

作者 Cassie Kozyrkov 編譯 Mika 本文為 CDA 資料分析師原創作品,轉載需授權 應用資料科學是一項高度跨學科的團隊工作,需要用多樣性的角度看問題。事實上,比起專業知識和經驗,觀點和態度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以下是我對資料科學團隊構成的看法

1000多個專案JavaScript錯誤以及如何避免

通過統計資料庫中的1000多個專案,我們發現在 JavaScript 中最常出現的錯誤有10個。下面會向大家介紹這些錯誤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 對於這些錯誤發生的次數,我們是通過收集的資料統計得出的。收集每個專案中的所有錯誤,並總結每個錯誤發生的次數,然後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