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用80%的時間思考,20%的時間做事

用80%的時間思考,20%的時間做事

行動重要還是思想重要?簡單的比喻就是:一個人遇到一個岔路口,不經思考只憑感覺,其結果是著名的南轅北轍。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現有縝密的思考,才能開始行動,而且思考要佔用整件事情的80%的時間,思考的工作做足了,留下20%的時間實施就足矣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2000多年前的孔子說過的。當瓦特看到水開了,在不懈的思考中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牛頓看到蘋果落了,經冥思苦想反覆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牛頓的生命,因思考而精彩。“生命應留些時間思考”,說出了思考與學習、思考與工作、思考與生活之間的內在關係,也道出了思考與人生之間的必然聯絡。在世間一切存在之中,只有人善於通過思考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是否善於思考也決定了一個人所能取得成就的高度。

思考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思考是一種好習慣,它傳承精華,去除糟粕,孕育智慧。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因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癥結,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養成了勤于思考的習慣。思考不僅支撐著一個個有所成就的生命,也將這些生命進一步拓寬了。

“只有思考力而沒有執行力只是成不了大事罷了,然而只有執行力而沒有思考力則很危險。”這是國學大師翟鴻燊說過的一句話。他告訴我們思考與做事之間的關係。

有一個寓意很深的關於思考與做事的哲理故事。母雞和豬商量著合夥做小買賣,打算賣大餅卷雞蛋火腿腸。母雞出雞蛋,豬出火腿,賺的錢三七開,雞三豬七。豬覺得這個買賣自己沒吃虧,欣然同意了。可惜的是,豬沒有算清楚這樣一筆賬,這筆生意的成本,雞隻用下蛋就行了,它卻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如果行動前沒有經過充分思考,那麼執行能力越強,錯得就越離譜,導致的災難就越嚴重。這是個看似可笑的故事,卻將不善於思考的後果呈現到了我們面前。

餘敏2年前經歷過一次緊急出差,這次出差令她“終身難忘”。由於雙方業務人員的疏忽,前期的相關事宜沒有聯絡好,也沒有與餘敏等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溝通。等餘敏到達現場之後才發現,客戶方几乎缺少所有技術條件,根本無法開展工作。作為服務商在現場唯一的代表,身為技術人員的餘敏只能一方面聯絡家裡準備技術條件,一方面承受心急如焚的客戶對餘敏等人的沖天怨氣。即使這樣,餘敏和同事們還是圓滿完成了任務,同時對自己不理智的行為表示歉意,也對這件事進行了深刻的總結:“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先想清楚了再做,想都沒想清楚就做那是瞎做,只會越做錯得越離譜。”這番話使餘敏也醍醐灌頂。做一件事,連自己的目的、是否可行都沒搞清楚,那是做的什麼事?以後的工作中,每每碰到所謂“緊急情況”,即使領導再三催促,餘敏都要經過一番周密的思考之後再開始行動,前期的思考工作都力求做得充分一些,調查研究再細緻些。因為她知道,計劃階段的小小瑕疵,很可能會在執行階段被放大成一個一個巨大的陷阱,填坑所花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不是計劃階段的小小一瞥這麼簡單了。對於其他的職場人來說,可能也都遇到過餘敏的情況,因此也就要深知思考與行動的關係,一定要思考充分以後才能開展行動,以免走冤枉路。

職場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因此無論什麼事都要想好了再做,重來和半途而廢的代價都是慘重的。

做好準備再上路,不要管別人怎麼催,自己要有有計劃;同時執行的過程中,學習的過程中,注意思考,批判閱讀,才能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