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OSI參考模型及其資料封裝和解封裝
阿新 • • 發佈:2020-10-10
詳解OSI參考模型及其資料封裝和解封裝
一、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第一代:是以主機為中心的網路。
第二代:1964年baran提出“儲存—轉發”的概念
1966年david提出“分組”的概念。
是以通訊子網為中心的網路
第三代:1977年osi參考模型的出現標誌著第三代計算機的出現。
二、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 資料通訊
(2) 資源共享
(3) 增加可靠性
(4) 提高系統處理能力
三、OSI參考模型:
|
|
各層的功能如下:
物理層:裝置之間位元流的傳輸,物理特性、電器特性等,完成相鄰節點之間原始位元流的傳輸。
資料鏈路層:成幀,用 MAC地址訪問媒介,差錯檢測與修正。
網路層:提供邏輯地址和選路。
傳輸層:可靠和不可靠的傳輸,傳輸前的錯誤檢測和流控制。
會話層:對應用會話的管理,同步。
表示層:資料的表現形式,特定功能的實現。
應用層:使用者介面
四、資料的封裝和解封裝的過程
五、TCP/IP參考模型與OSI參考模型的比較
A:相同點
B:不同點
OSI使用與各種協議棧,TCP/IP只適合與TCP/IP網路
轉載於:https://blog.51cto.com/lorna8023/24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