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Linux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Linux磁碟與檔案系統管理

1、inode:相當於一個目錄,檔案內容存放餘block裡面。記錄block的基本資訊和儲存的block的位置,每指向一個block塊消耗4位元組,每記錄一個檔案所消耗的inode是128位元組的空間。系統並不是在inode中記錄檔案資訊,而是將inode劃分為直接區(指向的block不儲存真正的資料,而是block的資訊)和間接區(指向的block才是真正的儲存資料)。

2、super block:記錄inode和block的資訊。比如說有多少個block,用了多少了block,還剩讀多少個block,以及檔案系統的格式和相關資訊等等,都存放於super block裡面。

3、快點陣圖和inode點陣圖中記錄的是哪些block已經使用,哪些block還未使用

4、檢視inode編號:ls -i 檔案路徑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 -i ”表示inode,記錄install.log的編號是130819

5、檢視所在的block:filefrag -v 檔案路徑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一個分割槽中,被劃分成了好多個block而且有一個super block
檢視super block資訊:dumpe2fs /dev/sda1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當系統需要儲存資料時,會先去node點陣圖查詢哪個inode還未使用,然後將資料寫入inode中再去查詢block點陣圖,檢視哪個block未使用,再將資料寫入block中。

6、檢視磁碟(已掛載)的容量。就好比在windows下面開啟計算機檢視每個碟符的資訊。語法:df -hT

。“ -h ”表示以人類好理解的形式檢視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7、檢視檔案的打下:du 檔案路徑。“ -s ”表示只檢視資料夾的大小,不檢視其中的每個子目錄的大小,“ -h ”表示視覺化更高的形式顯示。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8、軟連線,相當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語法:ln -s 檔案路徑 連線名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9、硬連線(Linux和Unix特有)。語法:ln 原檔名 連線名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表示硬連線數

硬連線和複製的區別:硬連線(一個檔案有兩個名字)不能跨分割槽,複製(兩個不同的檔案兩個名字)

10、檢視磁碟的分割槽:fdisk -l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硬碟分割槽:fdisk 硬碟名。如:fdisk /dev/sda
一個硬碟最多隻能劃分四個主分割槽(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4)

硬碟最前面是MBR區大小512位元組(446位元組載入程式,64位元組分割槽表【標記一個主分割槽會消耗16位元組,也就是說最多隻能標記4個主分割槽】,2分割槽結束符)如果需要劃分更多分割槽,可以劃分擴充套件分割槽,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面劃分邏輯分割槽(邏輯分割槽的編號從5開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格式化 )

11、磁碟檢驗
①fsck對整個分割槽進行檢查
②badblocks檢查硬碟上面的快照

12、掛載
語法:mount -o 選項 外部裝置 目錄。分割槽要使用必須要掛載,訪問目錄就可以訪問到指定分割槽

13、解除安裝
語法:umount 外部裝置
語法:umount 掛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