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基於NanoPi NEO3的4G轉有線RJ45乙太網的應用演示

基於NanoPi NEO3的4G轉有線RJ45乙太網的應用演示

關鍵詞:友善電子 FriendlyElec NanoPi NEO3 R2S soft router Rockchip RK3328 openwrt USB 4G LTE LAN WAN FDD TDD MiFi 4G分享 4G轉有線乙太網

概述:NanoPi NEO3和R2S同樣基於RK3328,不同的是R2S具備雙千兆乙太網,是一款定位很明確的雙千兆軟路由,而NEO3相對而言引出了原生的千兆乙太網和原生的USB3.0,使用者除了外接USB轉千兆網外還可以通過USB3.0來擴充套件其它高速裝置。另外一個差異是NEO3有2GB記憶體版本,而R2S目前僅1GB的配置,同時NEO3的擴充套件介面也比R2S要多一些。價格方面兩者相差不大,NEO3 1GB的稍微便宜一點(因為沒有板載USB轉千兆網絡卡)。簡單的總結就是R2S針對雙千兆軟路由器應用,NEO3針對擴充套件性較強的應用。當然NEO3也可以用來執行openwrt系統實現4G LTE網路轉RJ45有線乙太網的應用,該應用我們在R2S平臺上已經老早實現。由於NEO3只有一個原生千兆乙太網,所以配置起來相對要麻煩一點。下面我們來簡單的演示一下操作流程。

硬體連線圖:

USB-C供電,RJ45接PC,USB 2.0HS接4G LTE模組

注意,配置的時候需要通過USB3.0轉千兆乙太網(預設原生千兆為WAN口,不能連線PC設定,通過USB3.0擴充套件的千兆為LAN口,可連線PC配置)來進行,或者通過3針的TTL串列埠來操作

1,燒寫系統
通過win32Imager或者balenaEtcher燒寫韌體,注意,前者需要把IMG檔案解壓出來,後者可以直接選擇壓縮包,Etcher會自己解壓。

2,燒寫完成後通過USB3.0外擴的千兆乙太網連線PC或者通過3針串列埠連線PC進行檔案複製操作,這裡我們用的是USB外擴千兆乙太網連線PC進行操作:

系統燒寫好後等待啟動,第一次連線需要通過USB3外接千兆網絡卡(預設外擴千兆為LAN),然後PC連線到USB千兆網的LAN口後通過SSH或者web管理頁面進行檔案操作;如果沒有USB千兆網絡卡也可以通過TTL串列埠連線,配合U盤進行檔案複製和替換操作;當然,也可以通過TTL串列埠直接修改network檔案,把eth0配置為LAN口,再用SSH或者web管理頁面進行檔案操作。

IP地址為192.168.1.1
密碼為password

3,替換檔案,可以通過web頁面上傳檔案,然後在ttyd裡面將上傳的檔案複製到指定位置;也可以通過mobaXterm工具軟體以拖拽的方式複製檔案;當然也可以通過3針的除錯串列埠加U盤來複制檔案。這裡我們推薦用第二種方法。

4,具體的檔案複製操作:

(1), rc.local, ncm_network_reconn.sh, usb-mode.json放到/etc目錄下;

(2), ncm-network放到/etc/init.d下
並修改許可權:
chmod 755 /etc/rc.local /etc/ncm_network_reconn.sh /etc/init.d/ncm-network

(3),network放到/etc/config/下
建議先刪除或者備份原有的network檔案,再拖拽或者複製新的network檔案
network檔案主要修改了原生網口為LAN口,USB擴充套件的網口為WAN口,NEO3預設的配置是原生網口為LAN口接下級需要聯網的裝置,USB 2.0HS接4G模組,用來提供蜂窩資料。

(4),檔案替換完成後拔掉USB擴充套件的網口,將電腦的LAN口連線到NEO3的原生千兆網口,然後板子重新上電,初次連線大約需要3-5分鐘,請耐心等待。如果超過5分鐘電腦還未能識別網路,建議將NEO3重新上電重試。注意,此時只需要能識別網路,不用擔心“無Internet”的提示。網路識別後開啟瀏覽器,輸入192.168.1.1,使用者名稱為root,密碼為password,登陸後到:網路->介面->ME909,點選修改按鈕,找到防火牆設定,點選到WAN,然後點選“儲存&應用”。稍等片刻後即可上網。

(5),完成以上設定後,後續不用再修改任何引數和配置,只需要上電,然後等待3分鐘左右即可聯網。

5,網速測試

電信4G卡測試結果,還算不錯,這個速度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應用場合了。

為了獲取更好的網路速度,我們這裡用的是華為的ME909模組,比EC20等其它4G LTE模組要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