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作業系統 第六節 作業系統歷史

作業系統 第六節 作業系統歷史

文章目錄

1 1955-1965 IBSYS監控系統

當時計算機非常昂貴,IBM7094,造價250萬美元以上

計算機的使用準則:只專注於計算
使用批處理作業系統,典型代表:IBSYS監控系統

使用IBM7094時,將多個任務依次讀入等待計算機處理,監控系統當發現一個作業完成後會自動讀入下一個作業,計算機某一時刻只能處理一件事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2 1965-1980 OS/360

計算機成本下降,進入多個行業,如科學計算(IBM 7094),銀行(IBM 1401)

不滿足於批處理系統的低效率,需要讓一臺計算機幹多種事,由此萌發了多道程式的思想,作業之間的切換和排程成為核心,因為既有I/O任務,又有計算任務,需要使CPU忙碌起來,典型代表:IBM OS/360(360表示全方位服務,5000餘人開發一年)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3 1965-1980 MULTICS

計算機進入了多個行業,使用的人數增加,為了滿足一臺機器處理多個任務需求,MULTICS採用了分時系統,每個人啟動一個作業,作業之間快速切換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其核心任然是任務切換,但是資源複用的思想對作業系統影響很大,虛擬記憶體就是一種複用

4 1980-1990 UNIX

小型計算機出現,PDP-1每臺售價12萬美元,不足IBM7094的5%

越來越多的個人可以使用計算機,1966年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開發了一個簡化版的MULTICS,就是後來的UNIX

UNIX是一個簡化的MULTICS,核心概念差不多,但更靈活成功

5 1990-2000 Linux

1981年IBM推出IBM PC,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很多人可以用計算機並接觸UNIX,1987年Andrew Tanenbaum釋出了MINIX(類似於UNIX)用於教學,Linus學習minix,做出linux於1991年釋出,其核心思想仍是UNIX

1994年,Linux1.0釋出並採用GPL協議開源,1998年後網際網路世界開展了一場歷史性的Linux產業化運動

6 從IBSYS到Linux

核心思想,技術:
1,使用者通過執行程式來使用計算機
2,作為管理者,作業系統要讓多個程式合理推進,就是程序管理
3,多程序/使用者推進時需要記憶體複用等

7 PC與DOS

PC機的誕生導致百花齊放,IBM推出了PC,自然這個PC需要配作業系統

1975年Digital Research為Altair 8800開發了作業系統CP/M
CP/M:寫命令讓使用者用,執行命令對應的程式,單任務執行

1980年出現了8086 16位晶片,從CP/M基礎上開發了QDOS

8 MS-DOS

1975年,Paul Allen和Bill Gates為Altair 8800開發了BASIC直譯器,據此開創了微軟,1977年Bill Gates開發了FAT管理磁碟

QDOS的成功在u有以CP/M為基礎將BASIC和FAT包含了進來

1980年IBM和微軟合作,1981微軟買下QDOS,改名為MS-DOS,和IBM PC一起出售

9 Windows

MS-DOS的磁碟,檔案,命令使使用者方便

1981年,MS-DOS4.0出現,支援了滑鼠和鍵盤,不久後Windows3.0大獲成功,接著一發不可收拾,95,xp,Vista,Win7,Win8

可見檔案,開發環境,圖形介面對於OS的重要

10 Mac OS與iOS

1984年,蘋果推出PC Macintosh,簡稱Mac機,其處理器使用IBM,Intel,AMD等,核心在於螢幕,能耗等

Mac OS的核心是UNIX,專注於檔案,介面,媒體等和使用者有關的內容

11 從CP/M到iOS

核心思想,技術:
1,仍然是程式執行,多程序,程式執行帶動其它裝置使用的基本結構
2,注重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加入了各種檔案,程式設計環境,圖形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