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被歐美公司壟斷的工業軟體,中國還有機會嗎?

被歐美公司壟斷的工業軟體,中國還有機會嗎?

兩週前,參加“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研討會”,舉辦方邀請我對開源軟體做了一個分享,讓工業網際網路圈子的人更多的瞭解開源軟體的商業模式:為什麼要開源,開源怎麼賺錢,什麼樣的產品適合開源,開源的壁壘在哪裡。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我對工業軟體又做了更多的思考,現將一些想法與大家分享。

在工業領域,幾乎見不到中國軟體的影子

眾所周知,中國基礎軟體幾乎是一片空白,無論是作業系統,還是資料庫,雖然已經有數百家國產替代,但市場仍然是被Windows, Linux, MySQL, Oracle等壟斷。那麼在工業領域呢?應該更為慘烈,PTC、達索、西門子等核心設計模擬軟體壟斷了國內90%的市場,DCS、PLC、SCADA等工控軟體壟斷了國內70%的市場,高階佔95%以上。

我們再看一下風頭正勁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中國的各個巨頭也推出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包括海爾、三一、用友、華為等,值得驕傲。但把這些平臺掰開一看,就發現重要部件幾乎全部是歐美軟體,我們開發的只是應用部分。就拿我自己熟悉的工業大資料處理而言,幾乎無一例外,用的都是Hadoop生態的軟體拼湊而成,無論是訊息佇列、快取、還是持久化儲存、流式計算等,採用的都是Kafka, Redis, HBASE, MongoDB, Cassandra, Spark, Storm等歐美開源軟體,裡面見不到任何中國軟體的影子。

中國是製造大國,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製造行業向智慧製造轉型的關鍵一步。如果這些軟體對中國斷供,中國的這些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全部癱瘓,這對中國經濟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這些工業軟體的核心模組並不難,原理演算法都很清楚,但由於歐美廠商已經持續研發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各種介面、各種場景都能處理,積累了很高的生態門檻,一個新的軟體很難一下將其替代。比如實時監控領域OSISoft的PI,架構相當陳舊,而且其水平擴充套件能力、分析能力都相當有限,濤思資料研發的TDengine在時序資料的處理上都已遠超越了它,但還是無法一下將其替代,因為PI的生態已經很好,能處理數百種工業協議,與很多工業應用軟體已經整合。

開源可成為顛覆傳統工業軟體的重要武器

要顛覆現有的技術,有兩種方式,一是依靠顛覆式的技術,二是依靠創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成就了大家都熟悉的Linux, Android, MySQL等軟體,而這幾個軟體的模式創新就在於採取了開源的策略。以Linux為例,Linus Torvards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時,在intel 386上跑起UNIX系統,當時的Sun Solaris, IBM Aix, HP-UX都沒有把它當競爭對手,認為只是玩具而已。但由於開源免費,吸引了很多開發者的喜愛和關注,而且讓很多開發者加入進來,開發各種模組和驅動,Linux開始慢慢流行起來,逐漸進入主流市場。到現在,Linux在伺服器領域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回看工業軟體,目前還沒有一款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開源軟體。我所熟悉的實時資料庫領域,排名第一的OSISoft PI沒有開源,GE的iHistorian、Honeywell的PHD也沒有開源。國產的庚頓、麥傑、朗坤等等都沒有開源。那麼,開源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引入工業領域,一定會有顛覆式的效果。以TDengine為例,從2019年7月宣佈核心程式碼開源,2020年8月又宣佈叢集開源,GitHub上star已經超過13K,每天新上線的系統數超過100,這是傳統的實時資料庫軟體遠遠無法匹敵的。TDengine目前還無法對PI、iHistorian、 PHD這類軟體構成威脅,但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TDengine取代它們是5年內會發生的大概率事件。

TDengine 在 GitHub 的頁面

中國在工業軟體上是相當落後的,開源可以成為顛覆傳統工業軟體的重要武器。雖然產品推出時,會有各種不足,還無法完全代替他們。但因為開源免費,一定能吸引很多使用者來嘗試它,而且也能吸引貢獻者參與進來。以TDengine為例,開源之後,已經有40多位貢獻者,貢獻了國產作業系統中標麒麟、銀河麒麟、凝思、統信UOS等的適配;驗證了國產CPU龍芯、鯤鵬、申威、飛騰、海光等的適配;還貢獻了C#聯結器。這些在閉源軟體上是不可能發生的。開源,不僅節約了企業的研發投入,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了開發者社群,讓更多開發者具有參與感、成就感和信任感,給產品做出更好的傳播。由於開源免費,使用者對產品的瑕疵也是能容忍的,而且會通過社群積極的反饋,加速產品的迭代,幫助產品團隊更好的打磨產品。以TDengine為例,開源的一年時間,反饋的問題已經超過3500個,這是任何一家閉源軟體公司難以做到的。反饋的問題數目越多,使用者社群就越活躍,產品質量也更可靠。幾大流行的開源軟體的問題數都已超過一萬。

做開源軟體在中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有兩大原因。1:由於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已經有近2000萬開發者,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由農民工紅利演變為工程師紅利。這支龐大的開發者隊伍呼喚新的開發工具、新的技術,可以說,基礎軟體和工業軟體有了使用者基礎。2:中國是製造大國,有各種工業應用場景,而且資料量驚人,是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最好的試驗場。而由於中美意識形態的對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更傾向於選擇國產軟體。20年前,這兩個條件是不存在的,但現在條件已經很成熟,可以說當下是中國開源工業軟體的春天。

春天來了,中國工業軟體能成功嗎?

春天已到,在中國做開源的工業軟體能否成功呢?它不取決於程式設計師的情懷,不取決於中國是否有足夠愛鑽研底層技術的軟體人才,但取決於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市場。

中國國內市場看起來足夠大,光內迴圈都是足以支撐一些基礎軟體公司的。但仔細分析會發現,國內工業軟體的採購方主要是大型國企、政府、軍工等單位,只有它們才具有支付能力。而這些公司的採購,由於體制的原因,往往不是由產品或技術決定的。而且專案招標的條件嚴格,對中小企業極為不利,因為他們很難滿足各種資質的要求。最後中標的,往往是體制內的企業。同時,各地政府都有地方保護,會力推一些當地企業,導致整個市場被分割,而不是一個整體。

如果政府不去掉各種保護和門檻,讓新創的中小企業能充分參與內迴圈市場的競爭,那麼可以說中國這個市場並不大,難以讓新創的基礎性軟體公司生存並做強。因此中國開源的工業軟體要獲成功,也需要政府從政策、法規等方面給新創的非體制內企業大力支援。

成功的開源軟體一般都是使用者量巨大的基礎軟體,比如資料庫、作業系統等等。因為軟體開源,絕大部分使用者都不會付費,付費的比例只有5%不到,因此使用者基數需要大,這個角度看,開源的基礎軟體有點類似於網際網路2C的服務。中國軟體市場大,但仍然只佔全球市場的10%不到。

因此即使國內有充分競爭的市場,如果只針對國內市場做開源軟體,由於規模不夠,仍然難以做出一家獨角獸企業,永遠只會是小小的軟體開發作坊。所以,中國開源的工業軟體如果要成功,產品團隊需要有國際視野。從產品設計的那一天起,就需要考慮並擁抱全球市場,特別是歐美髮達國家市場,需要敢於與世界一流的工業軟體公司在產品上一較高下,而不是僅僅去佔領自主可控、國產化帶來的國內市場。不僅在產品的設計、開發上要考慮國際化,而且在全球開發者社群的推廣上,也需要擁抱全球流行的方式,而不是構建“中國特色”的方式。也就是說,做開源軟體的團隊本身,思路和胸懷就必須是開源的,全球化的。

只有真正擁抱開源、相信全球協同的力量,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加入進來,中國才可能誕生偉大的工業軟體公司。

開源不僅能解決中國工業軟體的卡脖子問題,更是中國軟體走向全球的捷徑。在中美意識形態對抗的今天,任何來自中國的IT產品都會被打上不安全的標籤。那麼開源就是打破不被信任的最好方式。舉個例子,ClickHouse是俄羅斯團隊開發的一資料產品,分析能力超強。在中國、美國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忠實使用者,大家不會由於它是來自俄羅斯的開源產品,而不用它。TDengine從今年8月開源叢集功能至今兩個月時間,沒有在任何英文媒體或自媒體做過推廣和宣傳,但現在來自美國的使用者數已經接近1000,數量僅次於北京的使用者數,這就是最好的證明。開源,你不用擔心地域的限制,意識形態、文化的差異,你唯一要擔心的是你產品不足夠好,技不如人,沒有持續長久的投入。

擁抱開源,相信協同的力量,相信開發者社群的力量,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工業軟體領域,一定能誕生出源自中國而又行銷全球的產品。

陶建輝

2020年10月6日於成都榮寶齋咖啡書屋


點選閱讀原文,體驗擁抱開源的TD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