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曾獲菲涅爾獎和阿道夫隆獎章...

中科大80後教授、潘建偉高徒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曾獲菲涅爾獎和阿道夫隆獎章...

自 2017 年榮獲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菲涅爾獎和 2020 年初美國光學學會頒發的阿道夫隆獎章,這位 80 後教授在量子領域的研究成果再次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

當地時間 10 月 7 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佈,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 2021 年度羅夫 · 蘭道爾和查爾斯 · 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以表彰他在光學量子資訊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該獎項由美國物理學會於 2015 年設立,部分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資助,旨在表彰蘭道爾以及本內特兩位先驅科學家在資訊與物理領域基礎性發現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其中蘭道爾提出了蘭道爾原理——擦除一個位元所需最小能量,而本內特首次提出可逆計算思想、和科研夥伴一起提出量子金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方案。

具體而言,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在量子資訊科學方面具有傑出貢獻的人,特別是在利用量子效應實現經典方法無法完成的任務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獎項每年頒發一次,包括 5000 美元獎金和一份證明獲獎者所作貢獻的證書,並在獲獎者出席 APS 會議領取獎項和應邀演講時提供旅費津貼。

此外,該獎項旨在評選出一位完成博士學業 12 年內、並在過去 10 年中在量子計算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獲獎研究既可以是一項單獨的工作,也可以是以往貢獻的總和,重點是要促進量子資訊處理技術的理論理解和技術現狀的發展。如果被提名人已經獲得過 APS 獎項,則該獎項授予的研究必須與先前獎項認可的工作完全不同(或者至少有實質性進展)。

該獎項自 2015 年設立以來,已有四位獲獎人,他們分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陸朝陽教授也成為了國內首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

80 後教授陸朝陽:致力於量子研究、屢獲國際殊榮

陸朝陽 1982 年出生於浙江東陽,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自學生時代起,陸朝陽便一直致力於量子方面的研究,並陸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也為自己贏得了諸多榮譽。

陸朝陽於 2000 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後,他被保送至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師從潘建偉院士從事光量子資訊方面的研究工作,自此開啟了他的量子研究生涯。

陸朝陽教授和潘建偉院士。


2007 年,還在讀碩士的陸朝陽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六光子糾纏的操縱,製備了「薛定諤貓態」和「簇態」,重新整理了當時兩項世界紀錄。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了 2007 年 2 月份的《自然 · 物理學》雜誌上,並且入選了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

同年,陸朝陽在國際上首次用光子位元演示了量子資訊領域最重要的演算法:肖爾大數分解演算法。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美國物理學會的專題報道,併入選了教育部評選的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2008 年,陸朝陽以全額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轉向固態量子光學的研究,開啟了他的海外求學生涯。博士期間,陸朝陽以第一作者首次觀測到單電子自旋的實時量子躍遷和非破壞性測量,為固態量子計算解決了一個基礎性難題,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雜誌上發表。2011 年初,在攻讀博士學位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他順利地完成了博士論文和答辯,併入選了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的 Fellow。

完成博士答辯後,陸朝陽選擇了回國,以期為祖國的量子研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8 歲時,陸朝陽成為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年輕的教授。此外,他還與潘建偉院士團隊保持密切科研合作,並帶領幾名年輕的學生組建了固態量子光源新實驗室,並先後在量子計算、量子通訊、多光子糾纏和光子操控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陸朝陽及其團隊成員。圖中外國人為他的博士導師 Mete Atature,當時為陸朝陽團隊的 CAS 客座教授。

2012 年,在多光子糾纏和光學量子計算領域,團隊打破之前的六光子記錄,首次實現八光子糾纏,繼續在多光子糾纏領域保持國際領先。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 · 光子學》雜誌上發表。

在可擴充套件固態量子計算方面,陸朝陽等首創脈衝共振熒光技術,克服了十多年來阻礙單光子源品質的瓶頸問題,實現了國際上最高品質的高效率單光子源。

2017 年,利用自主發展起來的高效能單光子源,陸朝陽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超越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管和電晶體計算機的量子模擬原型機。光量子計算機原型機在「玻色取樣」速度方面比國際同行加快至少 24000 倍,和經典演算法比較,也比人類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和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執行速度快 10 倍至 100 倍。該研究成果同樣在當年的《自然 · 光子學》雜誌上發表,併入選了美國光學學會評選的「年度國際光學重大進展」。

自學生時代以來,陸朝陽已在《自然》及其子刊、《近代物理評論》、《美國科學院院刊》、《物理評論快報》這些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了 40 餘篇論文,可謂碩果累累。這些研究成果也為他帶來了諸多榮譽。

2015 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16 年入選美國光學學會會士;2017 年獲得了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菲涅爾獎」;2019 年獲得了「仁科芳雄亞洲獎」,以表彰他在「基於單光子的量子資訊科學方面的傑出貢獻」;2020 年獲得了美國光學學會阿道夫隆獎章,今年是該獎章設立 80 週年以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的研究工作首次獲得該獎。

參考連結:

https://www.sohu.com/a/423253071_162758

http://dsxt.ustc.edu.cn/zj_js.asp?zzid=278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6%E6%9C%9D%E9%98%B3/13839324

—THE END—

編輯∑Gemini

來源:機器之心

文章推薦

最全數學各個分支簡介

十大中國數學之最

數學和程式設計

機器學習中需要了解的 5 種取樣方法

北大讀博手記:怎樣完成自己的博士生涯?非常具有指導性!

施一公:為什麼要獨立思考、為什麼要尊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