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Python資料型別--元組(tuple)

Python資料型別--元組(tuple)

元組與列表非常相似,最大區別在於:

(1)元組是不可修改的,定義之後就“固定”了。

(2)元組在形式上是用()這樣的圓括號括起來

(3)元組不能插入或刪除元素

注:元素可修改與不可修改是列表與元組最大的區別,基本除了修改內部元素的操作,其他列表適用的操作都可以用於元組。

一、元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許修改的,但可以對元組進行連線組合

例題:tup1=(12,34.56)
   tup2=('abc','xyz')
   tup1[0]=100       #非法操作,元組中的元素是不允許被修改的
     tup3=tup1+tup2    #python執行元組進行連線組合
     print(tup3)       # 輸出:(12,34.56,'abc','xyz')

二、元組中的元素是不允許刪除的,但可以使用del語句來刪除整個元組
三、元組之間可以使用+和*,即允許元組進行組合連線和重複複製,運算後會生成一個新的元組
 tup1=(1,2,3)
 tup2=(3,4,5)
 tup3=tup1+tup2   #輸出:tup3=(1,2,3,3,4,5)
 tup4=tup1*3      #輸出: tup4=(1,2,3,1,2,3,1,2,3)
四、元組執行切片操作類似於列表操作
五、
對元組進行操作的內建函式

——cmp(tup1,tup2): 比較兩個元組元素

——len(tup): 返回元組中元素的個數

——max(tup): 返回元組中元素最大的值

——min(tup): 返回元組中元素最小的值

——tuple(seq): 將列表轉化為元組

六、元組的方法(元組沒有列表中的增、刪、改的操作,只有查的操作)

——tuple.index(obj):從元組中找出某個值第一個匹配項的索引值

——tuple.count(obj): 統計某個元素在元組中出現的次數

例題:

t1=(1,2,3,4,5)

print(t1[::-1]) #(5,4,3,2,1)

print(t1.index(5)) # 返回某個值對應的元素索引,輸出4

print(1 in t1) #檢查“1”是否在t1中,輸出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