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平板“回潮”背後:從場景切入,搶佔使用者所有時間

平板“回潮”背後:從場景切入,搶佔使用者所有時間

作為這次蘋果釋出會上第一個出場的角色,HomePod mini 相較於外界密切關注且 “熟知”的 iPhone12 系列,不僅大大降低了入門門檻,似乎還與上一場秋季釋出會推出的 iPad 8 和 iPad Air 4 以及 Apple Watch 有了一種更為緊密的聯動關係。

顯然,與 iPhone 系列每年數百億美元的銷售額相比,構建由智慧音箱、平板和智慧手錶等組成的 HomeKit 智慧家居生態,才是蘋果未來決勝的法寶。

如今,各大IT通訊網際網路大廠對於智慧家居都在不斷髮力,這其中,原本消沉的平板市場似乎也隨著 iPad 8 和 iPad Air 4 的上市開始熱鬧起來。前不久,魅族手機在官方社交平臺對使用者關於平板產品的提問,做出了頗為 “曖昧”的回答引發了不少魅友的興趣。而在此之前,另一家在手機市場鬱郁不得志的大廠聯想,也已經開始了對於平板產品的預熱。

另外,根據此前數碼圈大 V 的爆料,vivo 目前也正在準備自己的平板新品,預計明年會正式釋出。在今年早些時候,產品線已經停更兩年並且無數次被傳會放棄平板業務的小米,也做出表態 “不會放棄平板業務”。

這些舉措自然讓輿論重新開始注意到安卓平板——這個已經冷清的市場,難道平板又要火起來了?

平板是雞肋?每塊螢幕都不能落下

作為喬布斯生前釋出的最後一款產品,10 年前初代 iPad 的出現重新定義了平板電腦市場。當年 1 月份 iPad 釋出,2 月份谷歌就推出了 Android3.0 平板電腦系統。第二年,同樣是在二代 iPad 釋出後的一個月,首款安卓平板電腦 “摩托羅拉 XOOM”面世。

十年時間過去,Android 手機和 iPhone 兩大陣營在移動通訊領域依然鬥得難分難解,但在平板領域,iPad 卻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根據 Canalys 公佈的資料,今年二季度蘋果公司的 iPad 出貨量約為 1430 萬臺,佔據 38% 的市場份額,位列市場第一;而排在第二的三星平板,出貨量都不到蘋果的一半(僅 700 萬臺)。

雖然從整體資料上來看,Android 陣營在平板電腦市場依然有一定優勢,但全球市場目前依然堅持定期更新 Android 平板裝置的主流廠商,好像只剩下了三星、華為和聯想。

曾經喬布斯給 iPad 的定位是填補 iPhone 和 Mac 之間空缺的產品線。不過隨著智慧手機螢幕越來越大、膝上型電腦越來越輕薄,平板電腦的生存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斷被擠壓的。面對這個局面,蘋果做出的應對策略是不斷提升 iPad 的生產力水平。

就像今年 3 月份釋出的新款 iPad Pro 的宣傳語——“你的下一臺電腦 , 何必是電腦。”蘋果一直不斷在強化 iPad 作為生產力工具的形象。所以,我們看到 iPad 的螢幕越來越大,並且蘋果為它配備了專門的工具筆和鍵盤,在軟體層面還推出了專屬的 iPad OS。

但反觀 Android 平板陣營,處境就顯得非常尷尬了。作為使用者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僅從產品層面來看,iPad 的使用者體驗是遠遠高於同價位的 Android 平板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不是安卓廠商不捨得在硬體層面堆料,而是軟體層面的巨大差距。

開發者的熱情決定了一個軟體生態是否繁榮,而促進開發者熱情的最基本條件,就是使用者基數。畢竟只有更大的使用者基數,才能讓開發者獲得更多的利益。

相較於年銷量十幾億臺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市場的年銷量只有一億多臺,細分到各個品牌旗下的銷量就更少了。

所以,開發者對於平板生態適配的熱情是要遠遠低於智慧手機的,這也導致在軟體使用上平板電腦的使用體驗要遠遠弱於智慧手機。即便是 iPad,其也存在很多常用軟體不適配的情況。好在 iPad 銷量比較高,加上蘋果對開發商的要求相對嚴格,所以才能保證大部分熱門軟體開發商能保持 iPad 的適配和更新。

而鬆散的 Android 陣營就只能靠開發商的直覺了,這也就導致其陷入 “使用者少、生態弱、使用者少”的惡性迴圈。所以,雖然 Android 平板的問世時間和 iPad 相差無幾,但很長時間以來無論是使用者還是企業對其熱情始終都不高。

但時代總是在變的,進入移動互聯和萬物互聯時代之後,Android 平板這個曾經已經被多數企業戰略性放棄的產品線,似乎在 2020 年又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而這背後的意義不止侷限於其產品本身。

不知從何時開始,一眾手機廠商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佔領使用者身邊的每一塊螢幕。從這個概念誕生那一刻起,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智慧裝置就不再是 “獨立”的存在,而是一個個生態組成部分。

平板電腦的 “重獲新生”也正是如此。過去各大企業對於平板電腦的追求是更大的出貨量和盈利,而現在的要求則是組建完整的智慧生態,用平板補齊自己生態鏈條的所有環節,以 iPad 為例,其就是蘋果 HomeKit 的中樞構件之一。而這個互聯生態可以把使用者留在企業為它們畫的 “圈子”裡,以實現生態內產品的互相拉動。

這些現象背後的邏輯,或許就像 OPPO 公司 CEO 陳永明說的那樣:“萬物互聯的時代,將不會再有純粹意義上的手機公司。”所以,我們看到現階段安卓陣營幾乎都在全面轉向 IoT 領域,從智慧音箱、智慧手錶到智慧電視再到平板,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落下。

從平板到大生態:開搶使用者時間

這其中小米可能是走的最快的那個。從 2014 年開始佈局到 2017 年底,不到三年時間小米就成為全球消費級 IoT 市場的第一名。與此同時,華為、聯想、海爾、格力等企業也都紛紛發力,不讓小米專美於前。其實無論是小米的 1+4+N 還是華為的 1+8+N,都代表了企業對 IoT 的態度——打通軟硬體應用場景。

現階段國內安卓陣營中,小米、華為衝在最前面,OV、一加甚至魅族等等緊隨其後,各家都先後推出了智慧手錶和智慧電視(OPPO 電視最近也正式官宣推出)。據懂懂筆記的得到的訊息,OPPO 的筆記本產品預計也會在今年年底正式面世。鑑於此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 vivo 的智慧電視、PC 或平板等產品線也正在趕來的途中。

這一陣陣熱潮的背後,是IT通訊企業都預見到的生態流量威力。同時,這種生態流量的理論不僅僅在硬體企業中得到證明,網際網路企業(軟體和服務)同樣樂此不疲。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個熱門應用相繼衍生出的極速版以及為社交應用所搭配的工具型產品:從抖音到抖音極速版再到剪輯應用剪映,從快手到快手極速版再到剪輯應用快影,很多網際網路軟體企業都在不斷地優化自己的生態流量結構。

對此,相關網際網路專業分析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企業通過極速版體積小、能變現等特性,能夠覆蓋更多包括下沉市場這樣的細分市場,同時在短視訊領域,與其搭配的工具型剪輯軟體出現,也能夠將使用者從拍攝、剪輯再到釋出、瀏覽等整個社交流程都收攏在自身生態下,同時各個產品之間還可以互相拉動,帶來更多的使用者增長和商業化可能。”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應用不是 “一個人在成長”,其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也拉動了生態內其他產品的共同爆發。

根據《QuestMobile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 2020 半年大報告》顯示,2020 年 6 月移動網際網路典型 APP 月活淨增使用者規模 TOP 10 排名中,快手極速版淨增 MAU 高達 1.2 億,抖音極速版和位元組系的剪輯軟體剪映淨增數量也分別高達 8840 萬和 6145 萬。相關資料顯示,抖音極速版、剪映等產品拉動了頭條系 7.1% 的使用者增長,快手及其極速版則拉動了快手系應用 41.5% 的漲幅。

回過頭來看硬體公司的 IoT 生態,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與網際網路企業的極速版、工具型產品甚至小程式等生態流量搭建是如出一轍的。網際網路公司需要極速版、小程式來完善生態流量結構,形成一個閉環覆蓋目標使用者的所有行為。硬體公司同樣如此,只不過它們希望佔據的是使用者身邊的每一塊螢幕、每一個感測器、每一次網際網路訪問。

佔據使用者的每一塊螢幕,與佔據使用者手機裡更多的應用是一個道理——都是搶佔使用者時間,培養使用者使用習慣。

使用者時間是有限的,各大 APP 應用竭盡全力讓使用者在自己的應用上多停留一分鐘,就能讓其少去光顧其他應用 60 秒。硬體裝置同理,更方便、智慧、無縫的服務,讓使用者抬起手指、睜開眼睛、張開嘴巴都是與自己的裝置進行互動,最終搶佔的也是使用者時間。廠家與使用者在時間維度上的 “鬥智鬥勇”無外乎落在這兩點上:不斷解決使用者的痛點、節省使用者的時間;填補使用者的閒暇和空餘時間。

最終,當用戶習慣於把時間花在使用你的裝置(你的應用和服務),也就養成了使用習慣,再轉換成其他產品或者服務就會非常困難。尤其是一家硬體企業,通過打造各種讓使用者愉悅的使用場景,進而也就培養了使用者對這種使用場景的依賴。場景的本質生活邏輯,使用者願意花時間持續享受你營造的應用場景,你就成功 “佔領”了使用者心智。

早在幾年前,蘋果就應開始這樣佈局了——而且是軟硬兼施:iPhone、iPad、Mac、Apple Watch 甚至 AirPods 等裝置之間的無縫連線就是一個完整的硬體生態,另外從 App store 、支付到蘋果電視再到遊戲和泛娛樂應用,這個涵蓋軟硬體體系的生態不斷在完善。當用戶習慣並依賴之後,就很難走出去這個 “圈”去,或許這也是果粉們擁有極高使用者粘性的主要原因。

回過頭來再看如今平板電腦的 “回潮”,其實邏輯已經不在平板產品本身。現在安卓陣營大廠做的相關舉措志不在某一產品線,它們的眼光已經放得更遠、給使用者畫的 “圈”也更大。

【結束語】

蘋果華米 OV,聯想魅族一加,海爾美的格力…… 每一家企業都不再是侷限於各個硬體裝置之間的生態搭建,而是要覆蓋智慧化家居、出行、購物、外賣餐飲、娛樂休閒等使用者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所以,平板電腦不會迎來所謂 “第二春”,IT通訊網際網路企業看待它的角度已經和幾年前完全不同,其肩負的任務不再是銷量和利潤,而是作為企業生態中的一小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