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鳥哥的Linux私房菜》第0章 計算機概覽 讀書筆記

《鳥哥的Linux私房菜》第0章 計算機概覽 讀書筆記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0計算機概覽

0.1概覽

0.1.1計算機概覽


計算機是什麼

接受命令或資料,經由CPU算術與邏輯運算,輸出或儲存成有用的資訊。


哪些電子裝置屬於計算機

PC、膝上型電腦、平板、智慧手機、電子計算器、微控制器、可穿戴裝置。

0.1.2 五大裝置


計算機是由什麼組成的

運算裝置、控制裝置、儲存裝置、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五大裝置的關係


黑線:計算機工作流程線

藍線:CPU控制單元控制線


CPU

CPU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元件,它包括控制裝置和運算裝置。

控制裝置:協調計算機內各元件工作。

運算裝置:算術運算與邏輯判斷。


儲存裝置

儲存裝置分為記憶體和外存

記憶體是直接和CPU互動的,CPU從記憶體中提取資料,經處理後輸出結果到記憶體中。記憶體是隨機儲存器,隨著計算機斷電,記憶體中的資料會全部消失。所以在人們編輯文件的時候才會經常性的按儲存按鈕。

記憶體的存取速度很快存取速度很快,所有它可以直接和CPU連線傳輸資料,但它的造價高,而且隨機儲存,所以人們用發明了其他的儲存裝置彌補記憶體的缺點。

硬碟是一種大容量的儲存裝置,它不是隨機儲存的,斷電後會繼續儲存資料,而且他的成本相比記憶體非常低廉,所以硬碟常用來作為計算機的資料儲存盤。

U盤是一種便於移動的儲存裝置,人們經常使用它傳輸資料或隨身攜帶資料。


輸入裝置

鍵盤、滑鼠、觸控式螢幕、手寫板

輸出裝置

顯示器、印表機、音響、耳機、HDMI電視、投影儀


0.1.3計算機分類


超級計算機一般用於科學計算。

微控制器用於功能單一的智慧硬體。

這裡的微型機指的就是我們常用的電腦了,pc和筆記本都是x86架構的微型機。


0.1.4計算機的度量衡

儲存

我們知道當我們比較長度,面積,體積時都各有各的單位,那麼我們比較計算機的效能時使用什麼單位呢?

資訊儲存量的單位是bit(位)、byte(位元組)、K、M( 兆)、G、T

(電力學上,1兆瓦=100萬瓦,資訊位元組學上,1兆位元組 =1MB=1 048 576位元組。)



1bit 用計算機中一個器件的有無電錶示,有電代表1,沒電代表0.

1byte = 8 bit

1K= 2^10 / 1024 byte

1M = 2^10 / 1024 K



速度

CPU 的時鐘頻率

主頻:CPU速度

外頻:CPU與記憶體傳輸資料速度,前段匯流排(FSB front side bus)

倍頻:主頻/外頻

(正斜槓與反斜槓的區別:在Windows系統中,正斜槓/表示除法,用來進行整除運算;反斜槓\用來表示目錄。在Unix系統中,/表示目錄;\表示跳脫字元將特殊字元變成一般字元(如enter,$,空格等)。)

CPU的時鐘頻率並不是衡量CPU速度的唯一標準,二級快取也能影響CPU速度。


Hz 週期/秒

KHz =1000Hz 一千

MHz =1000,000Hz 一百萬

GHz =1000,000,000Hz 十億


Hz是一個頻率單位,讀"赫茲",指每秒的週期次數,即週期/秒。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發現電磁波的德國物理學家赫茲 (HHertz)。



0.2元件


0.2.1 CPU


CPU的主要區別在於微指令集

微指令集有精簡指令集(RISC)和複雜指令集(CISC)兩種。

使用精簡指令集的計算機有兩種,大型機與ARM架構的電子產品。大型機主要是指用於科學計算的超級計算機。arm架構的優點是省電,低耗。主要用於移動通訊裝置,手機、平板。我們在購買windows平板時會在購物網站上發現x86架構或arm架構的引數。其中的arm架構就是指該電子產品使用精簡指令集中arm架構的CPU。

複雜指令集是指X86架構的指令集,之所以叫x86架構是因為所有的x86架構CPU都可以相容第一個x86架構的CPU intel 8086。(所謂相容是指所有x86 CPU都可以執行intel8086的指令,這就是向下相容,這樣可以使新裝置使用老軟體),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pc)使用的就是intel8086的簡化產品intel 8088 CPU。

X86架構在後期發展出x86_64架構,x86_64CPU可以安裝64位的作業系統和執行64位程式,而x86架構只能安裝32位作業系統和執行32位程。X86_64從名字即可看出它能相容x86 CPU,它擁有x86 CPU的全部功能,它與x86的本質區別在與它的指令集比x86架構CPU多出了支援64位的指令集。(這裡的位是指CPU一次可以處理的資料位數。32位一次可以處理32位,64位一次可以處理64位。)

CPU的微指令集不斷升級,各種各樣的微指令集包括多媒體、虛擬化、省電、64位32位相容。


CPU的歷史

因特爾微處理器列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7%89%B9%E5%B0%94%E5%BE%AE%E5%A4%84%E7%90%86%E5%99%A8%E5%88%97%E8%A1%A8


如何檢視CPU是第幾代

目前酷睿i3處理器已經到五代了,可以從後面型號上來進行區分:

一代I3處理器,型號就三位數字,例如:I3 380,I3 490M等。

二代I3處理器,型號為I3 2XXX這類,例如:I3 2130,I3 2330m等。

三代I3處理器,型號為I3 3XXX這類,例如:I3 3330,I3 3340m等。

四代I3處理器,型號為I3 4XXX這類,例如:I3 4150,I3 4010U等。

五代I3處理器,型號為I3 5XXX這類,例如:I3 5130等。

I3 M350 只有3位數字,是第一代CPU。於2010年年初發布,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進一步精簡版


0.2.2記憶體

記憶體(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由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進步到DDRRAM。(double date rate random access memory) DDRRAM又有1,2,3代的技術更新進步。


當我們使用CPU-z讀取計算機硬體資訊時會發現通道數這條引數,

多通道是說主機板上指定的記憶體插槽中安裝了多個同型號、同容量、同出場日期的記憶體條時,主機板與記憶體傳輸資料時開啟了多通道技術,幾個記憶體條可同時存取,大大提升了記憶體資料的傳輸速度。


除了記憶體條之外,計算機中還有其他的記憶體裝置,如CPU二級快取,主機板的ROM(read only memory)儲存器,ROM中儲存BOIS(base output input system)資訊,用於計算機在開機時OS(operate system)讀取硬體差數,硬體引數是固定的所以儲存在只讀儲存器中,但隨著技術進步,BOIS資訊變得可更改,BOIS儲存在flash裡了,以便擦除重新寫入。


0.2.3顯示卡

顯示卡也是衡量計算機效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尤其是圖形、影象領域和3D遊戲需要高效能的顯示卡,顯示卡與主機板的介面是PCI e(PCI express).


0.2.4外存

硬碟

硬碟的介面是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硬碟的升級換代產品是 SSD (solid state disk)


0.2.5擴充卡

為了便於計算機的升級和擴充,主機板擁有很多的擴充卡槽。比如擁有雙網絡卡的計算機。


0.2.6主機板

主機板是計算機的血脈和神經,它溝通和承載著計算機的元件。

主機板的晶片組分為南橋和北橋,北橋連線速度快的裝置,CPU、記憶體、顯示卡。上圖之所以沒有北橋是因為CPU中內建了北橋晶片,這樣CPU可以直接和記憶體、顯示卡連線,省去了主機板的北橋晶片在中間可以提示傳輸速度。

南橋晶片連線速度較慢的裝置,顯示卡、USB、網絡卡、BIOS、硬碟、音效卡。


0.2.7電源

電壓的穩定決定計算機系統的穩定。


0.2.8選購須知

水桶的容量由最短的一塊決定,計算機的效能也由計算機各元件中速度最慢的裝置決定,所以不要片面的追求單個裝置的高參數。


0.3編碼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使用語言和文字和表達和交流資訊,在計算機中使用2進製表示資訊。


0.3.1數字

計算機中所有的數字在計算機內部都是由0和1表示的,所有的10進位制數字都被轉換成2進位制儲存在計算機中。


0.3.2文字

計算機中所有的文字也被儲存成2進位制,計算機使用字元表對應文字和二進位制數字的關係。

常用的字元編碼系統有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標準資訊交換程式碼)

用於表示英語和西歐語言

Unicode(統一碼、萬國碼、單一碼)可表示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語言,拼音語言和字元語言。

UTF-8(8-bit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是一種針對Unicode的可變長度字元編碼,又稱萬國碼


0.4軟體


0.4.1語言

計算機中資料由字元編碼系統表示,指令則由計算機語言表示。

機器語言:0、1程式碼。

組合語言:計算機微處理器的指令集。

高階語言:接近人類思維的語言,由編譯器轉換為機器語言。


0.4.2作業系統

計算機是複雜的,使用者直接操作機器是十分低效的,所以電腦科學家們為我們設計了可以操作計算機的殼作業系統,作業系統分為核心和使用者層兩部分,核心用來管理電腦硬體,使用者層用來提供使用者操作介面和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方便程式設計師進行程式設計。


轉載於:https://blog.51cto.com/wangjiren21/172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