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RabbitMQ進階筆記

RabbitMQ進階筆記

專注於java。分享java基礎、原理性知識、JavaWeb實戰、spring全家桶、設計模式及面試資料、開源專案,助力開發者成長!

最近小林在求職面試中被詢問了這麼一個有趣的面試題:

假設當我們需要在一千萬個整數(整數的範圍在1-1億之間)裡面快速查詢某個整數是否存在於其中的話,如何快速查詢進行判斷會比較方便呢?

ps: int 型別的資料儲存的時候是會佔用四個位元組空間,假設儲存的資料範圍在1-1億之間,那麼資料儲存的時候大概佔用空間為:100 * 100 * 1000 * 4 byte 大概儲存空間大小消耗為 :40000 kb 40mb左右。

1.散列表結構方案

通過散列表來實現該功能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散列表裡面除了需要儲存對應的數字以外,還需要儲存對應的連結串列指標,每個數字都採用int型別來進行儲存的話,光是數字佔用的記憶體大小大概是40mb左右,如果是加上了指標的儲存空間的話,那麼儲存的記憶體大小大概是80mb左右了。

2.布林陣列結構方案

通過使用不同型別的陣列來進行儲存。首先建立一個一千萬長度的布林型別陣列,然後根據整數,定位到相應的下標賦值true,那麼以後在遍歷的時候,根據相應的下標查詢到指定的變數,如果該變數的值是true的話,那麼就證明該數字存在。

布林型別變數在儲存的時候只有true和false存在,但是在陣列中儲存的時候實際上是佔用了1個位元組,該型別的變數在被編譯之後實際上是以int型別的資料0000 0000和0000 0001儲存的,因此還是佔用了較多的記憶體空間。

3.使用bitmap來進行儲存

例如說一個長度是10的bitmap,每一個bit位都儲存著對應的0到9的十個整形數字,此時每個bitmap所對應的位都是0。當我們存入的數字是3的時候,位於3的位置會變為1。

當我們儲存了多個數字的時候,例如說儲存了4,3,2,1的時候,那麼點陣圖結構就會如下所示:

那麼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疑惑了,到底在程式碼上邊該如何通過計算來獲取一個數字的索引定位呢?

首先我們將核心思路的程式碼先貼上來:

publicvoidset(intnumber){
//相當於對一個數字進行右移動3位,相當於除以8
intindex=number>>3;

//相當於number%8獲取到byte[index]的位置
intposition=number&0x07;

//進行|或運算參加運算的兩個物件只要有一個為1,其值為1。
bytes[index]|=1<<position;
}

為了方便理解核心思想,所以還是通過圖例來理解會比較好:

例如說往bitmap裡面儲存一個數字11,那麼首先需要通過向右移位(因為一個byte相當於8個bit),計算出所儲存的byte[]陣列的索引定位,這裡計算出index是1。由於一個byte裡面儲存了八個bit位,所以通過求餘的運算來計算postion,算出來為3。

這裡假設原有的bitmap裡面儲存了4和12這2個數字,那麼它的結構如下所示: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儲存11進來,那麼就需要進行或運算了:

同理,當我們判斷數字是否存在的時候,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判斷,程式碼如下:

publicbooleancontain(intnumber){
intindex=number>>3;
intposition=number&0x07;
return(bytes[index]&(1<<position))!=0;
}

整合一下,簡單版的一個bitmap程式碼如下:

publicclassMyBitMap{

privatebyte[]bytes;
privateintinitSize;

publicMyBitMap(intsize){
if(size<=0){
return;
}
initSize=size/(8)+1;
bytes=newbyte[initSize];
}

publicvoidset(intnumber){
//相當於對一個數字進行右移動3位,相當於除以8
intindex=number>>3;
//相當於number%8獲取到byte[index]的位置
intposition=number&0x07;
//進行|或運算參加運算的兩個物件只要有一個為1,其值為1。
bytes[index]|=1<<position;
}


publicbooleancontain(intnumber){
intindex=number>>3;
intposition=number&0x07;
return(bytes[index]&(1<<position))!=0;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BitMapmyBitMap=newMyBitMap(32);
myBitMap.set(30);
myBitMap.set(13);
myBitMap.set(24);
System.out.println(myBitMap.contain(2));
}

}

從剛剛點陣圖結構的講解中,你應該可以發現,點陣圖通過陣列下標來定位資料,所以,訪問效率非常高。而且,每個數字用一個二進位制位來表示,在數字範圍不大的情況下,所需要的記憶體空間非常節省。

比如剛剛那個例子,如果用散列表儲存這 1 千萬的資料,資料是 32 位的整型數,也就是需要 4 個位元組的儲存空間,那總共至少需要 40MB 的儲存空間。如果我們通過點陣圖的話,數字範圍在 1 到 1 億之間,只需要 1 億個二進位制位,也就是 12MB 左右的儲存空間就夠了。

但是實際應用中,卻並非如我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假設我們的實際場景進行改變一下:

還是剛剛的那個情況:

還是一千萬個數字,但是數字範圍不是 1 到 1 億,而是 1 到 10 億,那點陣圖的大小就是 10 億個二進位制位,也就是 120MB 的大小,消耗的記憶體空間反而更加大了,而且在bitmap裡面還會有部分空間浪費的情況存在。

假設我們對每一個數字都進行一次hash計算,然後通過hash將計算後的結果範圍限制在1千萬裡面,那麼就不需要再定義10億個二進位制位了。

但是這樣子還是會有相應的弊端,例如說hash衝突。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採用多個hash函式來進行處理的話,理論上是可以大大降低衝突的概率的。於是就有了下邊所說的布隆過濾器一說。

布隆過濾器

布隆過濾器通過使用多次的hash計算來進行數值是否存在的判斷,雖然大大降低了hash衝突的情況,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容易會有誤判的情況。例如說如下如所示:

布隆過濾器的誤判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只會對存在的情況有誤判。如果某個數字經過布隆過濾器判斷不存在,那說明這個數字真的不存在,不會發生誤判;如果某個數字經過布隆過濾器判斷存在,這個時候才會有可能誤判,有可能並不存在。

不過,只要我們調整雜湊函式的個數、點陣圖大小跟要儲存數字的個數之間的比例,那就可以將這種誤判的概率降到非常低。

那麼該怎麼調整這個點陣圖大小和儲存數字之間的比例呢?

這裡可能就需要用到一些數學公式來進行計算了。

在位陣列長度m的BF中插入一個元素,相應的位可能會被標誌為1。所以說,在插入元素後,該位元仍然為0的概率是:

現有k個雜湊函式,並插入n個元素,自然就可以得到該位元仍然為0的概率是:

反過來講,它已經被置為1的概率就是:

也就是說,如果在插入n個元素後,我們用一個不在集合中的元素來檢測,那麼被誤報為存在於集合中的概率(也就是所有雜湊函式對應的位元都為1的概率)為:

當n比較大時,在查詢了相關資料之後,可以近似得出誤判率的公式大致如下:(本人數學不是太好,這段公式是請教其他大佬得出的)

所以,在雜湊函式的個數k一定的情況下:

  • 位陣列長度m越大,誤判率越低;
  • 已插入元素的個數n越大,誤判率越高。

儘管說布隆過濾器在使用的時候會有誤判的情況發生,但是在對於資料的準確性有一定容忍度的情況下,使用布隆過濾器還是會比較推薦的。

在實際的專案應用中,布隆過濾器經常會被用在一些大規模去重,但又允許有小概率誤差的場景中,例如說我們對一組爬蟲網頁地址的去重操作,或者統計某些大型網站每天的使用者訪問數量(需要對相同使用者的多次訪問進行去重)。

實際上,關於bitmap和布隆過濾器這類工具在大型網際網路企業上已經受到了廣泛使用,例如說java裡面提供了BitSet類,Redis也提供了相應的點陣圖類,Google裡面的guava工具包中的BloomFilter也已經實現類布隆過濾器,所以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只需要直接使用這些現有的元件即可,避免重複造輪子的情況發生。

4.Redis提供的BitMap

在redis裡有一個叫做bitmap的資料結構,使用技巧如下:

setbit指令

語法:setbit key offset value
127.0.0.1:6379>setbitbitmap-019990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bitmap-01999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bitmap-011003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bitmap-0110030
(integer)1
127.0.0.1:6379>setbitbitmap-0110040
(integer)0

注意:

1.offset 引數必須大於或等於0,小於 2^32 (bit 對映被限制在 512 MB 之內)。

2.因為 Redis 字串的大小被限制在 512 兆(megabytes)以內, 所以使用者能夠使用的最大偏移量為 2^29-1(536870911) , 如果你需要使用比這更大的空間, 請使用多個 key。

3.當生成一個很長的字串時, Redis 需要分配記憶體空間, 該操作有時候可能會造成伺服器阻塞(block)。在2010年出產的Macbook Pro上, 設定偏移量為 536870911(512MB 記憶體分配)將耗費約 300 毫秒, 設定偏移量為 134217728(128MB 記憶體分配)將耗費約 80 毫秒, 設定偏移量 33554432(32MB 記憶體分配)將耗費約 30 毫秒, 設定偏移量為 8388608(8MB 記憶體分配)將耗費約 8 毫秒。

getbit指令

語法:getbit key offset

返回值:

127.0.0.1:6379>setbitbm01
(integer)0
127.0.0.1:6379>getbitbm0
(integer)1

bitcount指令

語法:bitcount key [start] [end] ,這裡的start和end值為可選項

返回值:被設定為 1 的位的數量

127.0.0.1:6379>bitcountuser18
(integer)4

bitop指令

語法:bitop operation destkey key [key ...]

operation 可以是 AND 、 OR 、 NOT 、 XOR 這四種操作中的任意一種:

BITOP AND destkey key [key ...],對一個或多個 key 求邏輯並,並將結果儲存到 destkey 。
BITOP OR destkey key [key ...],對一個或多個 key 求邏輯或,並將結果儲存到 destkey 。
BITOP XOR destkey key [key ...],對一個或多個 key 求邏輯異或,並將結果儲存到 destkey 。
BITOP NOT destkey key ,對給定 key 求邏輯非,並將結果儲存到 destkey 。

實戰案例

統計某個使用者在xx論壇的簽到次數,這裡假設使用者的id為u18

127.0.0.1:6379>setbituser181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user182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user185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user18151
(integer)0
127.0.0.1:6379>bitcountuser18
(integer)4

通過使用bitcount指令可以快速從redis中計算出user18的簽到天數。

( ps:但是如果要計算出連續簽到的天數,或者記錄更多的簽到資訊,並且考慮上資料儲存的可靠穩定性,那麼此時bitmap就不太適用了,這裡我只是模擬了一個案例供大家學習這條指令的使用。)

按天統計網站活躍使用者

設計思路,用天來作為統計的key,然後以使用者ID作為Offset,一旦使用者登入訪問網站,則根據其使用者id計算出對應的offset並且將其設定為1。

//2020年10月21日使用者11034訪問網站
127.0.0.1:6379>setbit20201021110341
(integer)0
//2020年10月21日使用者11089訪問網站
127.0.0.1:6379>setbit20201021110891
(integer)0
//2020年10月21日使用者11034訪問網站
127.0.0.1:6379>setbit20201022110341
(integer)0
//2020年10月21日使用者11032訪問網站
127.0.0.1:6379>setbit20201023110321
(integer)0
//通過使用bitopor做多個集合的交集運算,計算出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0月22日
//內連續登入的使用者id,並且將其放入到名為active_user的bitmap中
127.0.0.1:6379>bitoporactive_user2020102120201022
(integer)1387
//提取活躍使用者資訊
127.0.0.1:6379>bitcountactive_user
(integer)2
127.0.0.1:6379>

使用者線上狀態、線上人數統計

//模擬使用者98321訪問系統
127.0.0.1:6379>setbitonline_member98321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online_member132841
(integer)0
127.0.0.1:6379>setbitonline_member8345211
(integer)0
127.0.0.1:6379>bitcountonline_member
(integer)3
//模擬使用者13284離開系統,線上人數減1
127.0.0.1:6379>setbitonline_member132840
(integer)1
127.0.0.1:6379>bitcountonline_member
(integer)2
127.0.0.1:6379>

這段指令案例將會員id作為來offset位置,存入到來bitmap中,通過設定相應到bitmap,當有對應會員登入訪問的時候,對應offset位置則置為1,最後通過bitcount來統計該bitmap中有多少個項為1,從而計算出使用者線上的人數。

Guava提供的布隆過濾器

對應的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guava</groupId>
<artifactId>guava</artifactId>
<version>22.0</version>
</dependency>

引入相關的依賴之後,可以通過編寫一個簡單的案例來理解guava裡面提供的布隆過濾器元件:

packageorg.idea.guava.filter;
importcom.google.common.hash.BloomFilter;
importcom.google.common.hash.Funnels;
/**
*@authoridea
*@datecreatedin11:05上午2020/10/25
*/
publicclassGuavaBloomFilter{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建立布隆過濾器時要傳入期望處理的元素數量,及最期望的誤報的概率。
BloomFilter<Integer>bloomFilter=BloomFilter.create(
Funnels.integerFunnel(),
100,//希望儲存的元素個數
0.01//希望誤報的概率
);
bloomFilter.put(1);
bloomFilter.put(2);
bloomFilter.put(3);
bloomFilter.put(4);
bloomFilter.put(5);
//判斷過濾器內部是否存在對應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bloomFilter.mightContain(1));
System.out.println(bloomFilter.mightContain(2));
System.out.println(bloomFilter.mightContain(1000));
}
}

這段程式碼中你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是mightContain而不是contain呢?

這一點其實和布隆過濾器本身的誤判機制有關。

布隆過濾器常用的場景為:

對於一些快取穿透的場景可以用於作為預防手段。

本身的優點:

儲存空間消耗較少。

時間效率高,查詢和插入的時間複雜度均為O(h)。(h為hash函式的個數)

缺點:

查詢元素是否存在的概率不能保證100%準確,會有部分誤判的情況存在。

只能插入和查詢元素,不允許進行刪除操作。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tMomFS1jvuF86m-yrOR9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