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指標【多測師_王sir】
阿新 • • 發佈:2020-11-14
常用的效能指標 1、QPS(Queries Per Second) 概念:伺服器每秒處理查詢次數,是一臺伺服器每秒能夠處理的查詢次數。使用者發起查詢請求到伺服器做出響應這算
一次,一秒內使用者完成了50次查詢請求,那此時伺服器QPS就是50。 2、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概念:伺服器每秒處理的事務數,一個事物是使用者發起查詢請求到伺服器做出響應這算一次。納尼?這難道不是QPS的
概念嗎?劃重點,這裡就要說清楚一個概念了,在針對單介面,TPS可以認為是等價於QPS的,如訪問order.html這
個頁面而言,是一個TPS。而訪問order.html頁面可能請求了3此伺服器(如呼叫了css、js、order介面),這實際
就算產生了三個QPS 所以,總結下就是,在針對單介面的時候TPS= QPS ,否則QPS就要看實際的請求次數了。 3、RT(Res(onse Time) 概念:響應實際,就是從客戶端請求發起到伺服器響應結果的時間。RT這個引數是系統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它的大小直接
反應了當前系統的響應狀態。基本和咱們使用者體驗息息相關,現在好一點監控系統一般都有三個RT,即平均、最大、最小。 一般系統RT 100ms 以內是比較正常的,300ms 勉強可以接受,1s的話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外因,給使用者的體驗就
是實實在在的不爽了。 4、併發數 概念:系統能同時處理的請求的數量,很多人經常會把併發數和TPS理解混淆。舉例,請求一個index.html 頁面,客
戶端發起了三個請求(css、js、index介面),那麼此時TPS=1 、QPS =3 、併發數 3。 SO,計算公式 :QPS=併發數/RT || 併發數=QPS*RT 5、吞吐量(Throughput) 概念:每秒承受的使用者訪問量,吞吐量(系統能承受多少壓力)和當前請求對CPU消耗、記憶體、IO使用等等緊密相關。單
個請求消耗越高,系統吞吐量越低,反之越高。 一個系統的吞吐量和其TPS 、QPS、併發數息息相關,每個系統針對這些值都有一個相對極限值,只要其中某一個達到
最大,系統的吞吐量也就到達極限了。如此時壓力繼續增大,系統的吞吐量反而會下降,原因是系統超負荷工作,各種
資源切換等等的消耗導致系統性能下降。 關係: 所以,理解上面幾個關係後,就可以推算出: QPS(TPS)= 併發數/平均響應時間 6、PV(Page View) 概念:即每個頁面的瀏覽次數,使用者每次重新整理就算一次。 7、UV(Unique Visitor) 概念:獨立訪客數,每天訪問的使用者數,此資料需要根據使用者唯一標識進行去重。 8、Load(系統負載) 概念:此資料指的是Linux系統的負載情況,也就是咱們平時所用Top命令時,最上面顯示的資料資訊
( load average: 0.1, 0.2, 0.5)。此時會顯示1分鐘、5分鐘、15分鐘的系統平均Load,很
顯然load average 的值越低,你的系統負荷越小。 簡單的說下這個值應該怎麼看,如果你是單核cpu,那此值為1的時候就是系統已經滿負荷狀態了,需要
你馬上去解決。但實際經驗告訴我們,當系統負荷持續大於0.7的時候(也就是70%),就需要你馬上
來解決問題了,防止進一步惡化。 為什麼需要三個值 load average: 0.1, 0.2, 0.5,其實就是給你個參考。比如只有1分鐘的
是1,其他倆都是0.1,這表明只是臨時突發的現象,問題不大。如果15分鐘內,系統負荷都是1或
大於1,那表明問題持續存在啊。所以你應該主要觀察15分鐘的系統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