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Request Headers 請求頭引數的簡單理解及獲取

Request Headers 請求頭引數的簡單理解及獲取

Request Headers 請求頭引數的簡單理解及獲取

客戶端請求服務端時,會發送Request Headers即請求頭給服務端,Request Headers 聲明瞭請求的配置,全域性的Token一般就儲存在裡面,下面是對引數的一些理解。

1、請求頭引數

  1. Accept: 告訴伺服器,客戶機支援的資料型別
  2. Accept-Encoding: 告訴伺服器,客戶機支援的資料壓縮格式
  3. Accept-Language:瀏覽器所希望的語言種類,當伺服器能夠提供一種以上的語言版本時要用到
  4. Authorization:授權資訊,通常出現在對伺服器傳送的WWW-Authenticate頭的應答中,一般用於儲存Token
  5. Cache-Control:快取控制,伺服器通過控制瀏覽器要不要快取資料
  6. Connection:表示是否需要持久連線。如果Servlet看到這裡的值為“Keep-Alive”,或者看到請求使用的是HTTP 1.1(HTTP 1.1預設進行持久連線),它就可以利用持久連線的優點,當頁面包含多個元素時(例如Applet,圖片),顯著地減少下載所需要的時間
  7. Content-Length:表示請求訊息正文的長度
  8. Content-Type: 表示請求的資料型別
  9. Host: 訪問的主機名和埠
  10. Origin: 傳送請求的主機名和埠
  11. Pragma:指定“no-cache”值表示伺服器必須返回一個重新整理後的文件,即使它是代理伺服器而且已經有了頁面的本地拷貝
  12. Referer:包含一個URL,使用者從該URL代表的頁面出發訪問當前請求的頁面
  13. User-Agent:瀏覽器型別,如果Servlet返回的內容與瀏覽器型別有關則該值非常有用

2、請求頭獲取

Java 後臺可以宣告 HttpServletRequest 引數獲取。

public void addSuggest(Suggest suggest,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Integer userId = request.getIntHeader("uid");
    //獲取瀏覽器版本
    suggest.setUseragent(request.getHeader("User-Agent"));
}

部落格參考文章1:https://www.cnblogs.com/lwh-note/p/11063494.html

部落格參考文章2:https://www.jianshu.com/p/15e1e9aa84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