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個人筆記-如何學習(上)

個人筆記-如何學習(上)

技術標籤:個人筆記人工智慧經驗分享

1. 基礎理論:學習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1.1 編故事的能手:大腦學習的機制
  
  大腦的內嗅皮層過濾湧入大腦的資訊;海馬是構築新記憶的地方;新皮層用來存放顯意識記憶。
  
  學習的奧祕:當我們看到聽到某個事件時大腦裡會有一串細胞被同時“點亮”,就形成了第一次記憶,把這些細胞連線起來的是神經元突觸,每當記憶被提取一次這些突觸就會被加厚一次,資訊的傳輸速度也會變快。某些分子式的書籤夾在神經網路中,在回憶的時候能通過這些書籤查閱到歷史記憶,同時還會連帶更多的關聯記憶,但大腦不斷變化,記憶也會隨著閱歷不斷變化,時間拉得越長記憶越不準確。
  
  記憶的細節並不會丟失,但每次提取的蹤跡都不一樣,導致每次提取後的記憶又和之前儲存的內容交織在一起,相當於用我們的記憶來改變我們的記憶,因此隨著時間流式,記憶就越發不準確。

1.2 遺忘的威力:過濾干擾資訊,啟用深處的寶藏
  遺忘能使大腦能夠專注於一件事,只讓該出現的資訊出現在腦海。正常的遺忘有助於繼續的學習,這一特性很像我們的肌肉鍛鍊:當我們提取儲存的資訊時,為了強化“習得”,一定程度的“損耗”是必不可少的,先損耗,後增長。
  
  記憶遺忘曲線並不完全準確,記憶並非只沿著單一方向一路消散下去,有時候記憶會根據場景自動冒出一些我們並不記得曾經學過的詞語、資料,會出現測試得分自動提升的效果。如果學習材料是無意義或無關聯的符號或音節,在一兩天後的考試檢驗時不會出現自動提升的效果,如果學習材料是圖片、照片、詩歌和詩情畫意的文字等,大概率會出現自動提示的效果,這種效果需要一兩天後才會顯現出來。

遺忘式學習:任何記憶都具備儲存和提取能力。記憶的儲存能力只會越變越強,永遠不會減弱,這意味著每一樣我們刻意交代給記憶的東西都會被永久儲存起來,大腦的儲存空間足以儲存我們從生到死每一秒鐘的所見所聞。記憶的丟失其實是提取能力變得很低,我們一時無法提取。提取能力會因為學習和反覆運用而變得越加堅實,能夠提取的記憶容量很少,我們自能提取與大腦發出的提示和給定線索有關的記憶,而且僅僅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我們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費力氣,那麼在回憶起後,記憶的提取能力及儲存能力都會得到加強。

2. 增強記憶:我們怎樣才能記住新東西

2.1 打破學習的好習慣:環境對學習的影響
  
  實驗:三組學生分別學習單詞,場地分別為安靜教室、放爵士音樂的教室、放古典音樂的教室,兩天後測試,每種學習場地的組各自再分為三組,分別到這三種場地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相同環境學習和測試的成績明顯好於在不同環境進行測試,並且在安靜教室測試的成績最差。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安靜教室缺乏更多能起到提示作用的資訊,因此通常認為的要在安靜整潔的場所學習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結論:在學習中,只要你能看見、聽到、意識到的背景或者內在的心境狀態,都能成為回憶時的提示。
  
  實驗:兩組學生學習單詞,一組學習前吸了真大麻,一組吸了假大麻,測試時每組學生都再分為兩組,一組吸真大麻考試,一組吸假大麻考試,最終的四組測試結果表明,考試前後吸相同型別大麻的成績接近,考試前後吸不同型別大麻的成績更差,說明記憶效果與提取時大腦的狀態是否相同更相關,大麻並沒能明顯提高學習效果。
  結論:如果能還原到最初學習的場景中,記憶效果會更好。
  
  實驗:三組學生學習單詞,第一組在小而凌亂地下室A學兩次,第二組在能看到窗外院子的房間B學習兩次,第三組一次在小而無窗的房間C學習,一次在能看到窗外院子的房間B學習,考試安排在一個全部人都沒來過的教室,結果是第三組的成績比第一二組的成績高出40%。
   結論:變換場所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建議:備考複習時,不要直接照著筆記複習,先把筆記放一邊,重新整理學習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點概述出來,這樣會強迫你把學習材料都過一遍,並且是以一種不同的思路過一遍。無論你改變了環境中的哪些方面,只要你改變了能夠改變的(環境、時間段、順序等),就會有效。如果習慣了在一個場景裡重複練習,容易導致到了另外環境時發揮不出來練習時的水平。

2.2 拉開時間間隔:化整為零才能記得持久
  
  實驗:對無意義的音節表按不同複習間隔進行學習,第一種間隔為第一天學習68次全部記住,第二天再複習7次,即共學習76次;第二種為第一天學習20次不求全部記住,第二天學習12次,第三天學習6次,即共學習38次。這兩種間隔最終都達到了記住全部音節的效果。
  結論:相同的重複次數,若恰當地分為幾組、拉開時間距離來完成,要比集中起來一次完成的效果明顯好很多。
  
  實驗:對一份單詞表進行學習,詳細記錄每次多長時間會忘記,也記錄再次複習後會在多長時間後忘記。最終發現最佳複習間隔:第一次學習後,一兩天內複習一次,過一個星期後再複習,然後過一個月後再複習,就能持續保持記住。
  結論:對於短時的需要保證記住的考核目標,可以採用如上的時間間隔進行復習,達到以更少的複習時間記住更多內容的目的。
  
  實驗:一份300個陌生單詞的詞彙表,平均分為6組,每組按照不同時間計劃進行學習,比如一組每兩個星期學習一次,一組每個月學習一次,還有的兩個月一次等等,每次學習都要記住全部單詞為止,每一組的總學習次數都都26次,5年後測試每組還能記住多少。最高分為每兩個月學習一次的組,得分76,每兩個星期一次的組得分56。
  結論:對於終生學習,在相同複習次數的情況下,最大複習間隔最好約為兩個月,能達到記憶更長時間的最優效果。
  
  實驗:對於32條生僻問答題資料,設定不同的待考時間點,在待考時間點之前只能學習兩次,學習兩次的時間間隔分為多種情況,最終對於相同待考時間點的不同學習間隔的成績進行對比。
  結論:對於不同的待考時間點,兩次學習的最佳間隔如下:
  1. 1星期後考試時,兩次學習間隔最好為1-2天;
  2. 1個月後考試時,兩次學習間隔最好為1星期;
  3. 3個月後考試時,兩次學習間隔最好為2星期;
  4. 6個月後考試時,兩次學習間隔最好為3星期;
  5. 1年後考試時,兩次學習間隔最好為1個月。

結合前面幾個實驗的結論,可以這樣安排複習時間:若3個月後考試,可以先學習一次,在2天、2個星期和
1個月後分別複習一次,考試前最後複習一次;若6個月後考試,可以在學習之後間隔2天、3個星期分別複習第一次,然後進行2次間隔2個月的複習,考試前最後複習一次。

這樣的複習計劃,不僅和考試前集中複習幾次的效果相當,而且記憶的時間能夠持續更久,保留記憶到下個學期還能顯著提高新知識的學習效果。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期中和期末考試各2-3個月,意味著只要在第一次學習後的1-2天內和1-2個星期後分別複習一次,就能在考試中有不錯的表現。
  
  對於為何拉開學習時間間隔能提高學習效果,科學界尚無定論,可能的原因:
  1. 大腦對於快速重複出現的資訊容易變得不感興趣,短時間內多次複習對於增加記憶提取能力的效果越來越差,拉開時間間隔學習,大腦對遺忘的知識再次提取能更有效提高記憶提取能力;
  2. 分散式學習能夠提供更多的背景提示;
  3. 跨度更大的時間間隔能讓更難記住的知識變得明顯,有利於針對性的加強這些知識的記憶。

2.3 先考試後學習:利用無知的潛在價值
  
  實驗:安排三組學生花9分鐘時間背誦一篇短文章,第一組花2分鐘學習,再用7分鐘背誦,第二組學習和背誦各一半時間,第三組用8分鐘學習,1分鐘背誦,過了3小時後背誦,最終高年級學習佔30%比例的學習效果最好,低年級佔40%比例最好。
  結論:要想記憶一篇文章,最好是先花三分之一時間學習,剩下的時間都憑記憶背誦。
  
  實驗:招募3605名學生學習一篇文章,只有一次學習機會,學完後分為8組,並在後面的2個月裡分別接受幾次考試,不同組的學生考試時間不同,比如第一組學完後當即考一次,第二天又考一次,三星期後再考一次,第三組則學完後在第三個星期才進行一次考試,每組考完試都不會給答案也不給複習。最終在第一個星期接受了1~2次考試的小組在兩個月後的最終考試時得分最高,學習後放空了兩個星期的組得分最低。
  結論:學習後馬上考試能有效地加深記憶,應該多增加考試的頻率。大腦從記憶中提取學過的知識,付出的努力遠比直接重讀一遍或重學一遍要多得多,這份額外的努力加強了那些記憶的提取能力,讓我們記得更牢。
  
  實驗:兩個班學生分別上3堂課,其中一個班在每次上課的前一天先對將要教授的課程進行預考,預考時每個學生都考得一塌糊塗,3節課後過了兩個星期後再進行考試,最終測試中每次都進行了預考的班級得分高出10%。
  結論:預考能讓人提前接觸日後將要涉及的知識,在後續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有意識地關注這些知識點,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此外,在學習了一樣東西之後,嘗試對著自己或他人表述出來,能有效消除熟練度錯覺,讓自己真正看清還有哪些地方是不理解的,就能更有針對性地複習。

3. 解答難題:如何完成生活與工作中的負責課題

3.1 孵化:沉澱思維離不開分心與分享
  
  頓悟往往包含如下4個步驟:
  1. 準備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琢磨,直到沒有思路為止;
  2. 孵化期。這時候把問題擱到一邊,去做其他時間或者放鬆一下,這段時間大腦會圍繞課題繼續工作,時不時地把早就裝在大腦裡的知識加到課題中;
  3. 頓悟期。大腦在某一時刻加入的想法足夠讓課題進行下去;
  4. 驗證期。對頓悟的想法進行驗證。
  
  實驗:一間寬敞的房間裡有幾張桌子,椅子,一組各式各樣的工具,包括夾子,鉗子,金屬桿和電源線,此外天花板上垂下來兩條繩子,一根在房間正中,一根貼著牆垂著,參與者需要把兩根繩子綁在一起,其中不借助任何工具單靠人手拖繩子是不可能拉在一起。解決方案有4種,難度不一。最終40%的參與者在10分鐘內想到了4種方案,剩下的60%參與者先休息一會,然後組織者有意的在房間裡走動和碰觸繩子,兩分鐘後基本全部人都想出了答案,休息時間可以看做孵化期。實驗結束後詢問參與者是怎麼想出解決方案的,大多數參與者都覺得答案是靈光一現的,沒有意識到是被繩子的晃動提醒了。
  結論:在孵化期裡,大腦會周圍任何可能與解決問題相關聯的資訊都很敏感。
  
  實驗1:一間房間中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桌上有榔頭、鉗子、回形針、紙、膠帶和細繩等,還有幾個小盒子裡面裝著些零七八碎的東西,如圖釘、小蠟燭、鈕釦、火柴等,要求每個參與者在10分鐘內想到儘可能多點辦法,使用桌子上的任何東西,把三支小蠟燭固定到門上與眼睛持平的高度點亮。大多數人嘗 裝試了幾種辦法後就想不到更多辦法了,但只要做一個小調整:把圖釘火柴等小東西從盒子裡拿出來,參與者就很容易想到用圖釘把盒子固定到門上來擺放蠟燭。盒子騰空這一動作使得參與者腦中的認為盒子是用來裝東西的虛擬實體發生了變化:盒子的作用不再侷限於裝東西。
  實驗2:參與者進行遠端聯想測試,比如拿到3個詞:旅行(trip)、房屋(house)、進球(goal),需要找到一個詞能同時跟前面3個片語成慣用片語。參與者分為兩組,每組拿到20道題,第一組中每道題只有3個詞語,第二組每道題的旁邊都有誤導字眼,比如上訴3個詞旁邊寫著道路(road)可以跟頭兩個片語成片語,和第三個則不匹配。10分鐘後第一組平均解出5道,第二組平均解出2道。隨後兩組各自分別再拆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立即投入工作,另外一組則休息5分鐘看科幻小說(孵化期),10分鐘後四組人再進行考試。結果表明有孵化期的成績明顯上升,相對來說測試題中有誤導詞的人進步更大。
  結論:大腦會在思考問題之前自動的構建一個虛擬實體,這個實體會矇蔽我們的思路,讓大腦只能往預定的軌跡來思考,適當休息能淡化虛擬實體的影響,讓人產生頓悟。但孵化期並不見得在所有場合下都能起作用,科學家把孵化休息分為三類:一是放鬆,比如在沙發上聽音樂;二是輕度用腦,比如上網衝浪玩遊戲等;三是高度用腦,比如寫一篇短文或做作業。對於數學或空間類的難題,三種休息方式都不錯,而對於語言類的難題,則輕度用腦效果最好。

3.2 滲濾:適度中斷,欲衝向前,先退一退
  
  孵化期並不能對各種問題都適用,說到底學習不可能被簡化為謎語或競賽題,只需要一次頓悟就能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往往是需要多種辦法、曠日持久地去面對的,我們需要的不是速效藥,而是長效藥。我們都體驗過在完成某項複雜任務時,會有疲倦和卡殼的時候,我們都曾在這樣的時刻停下來,通過休息來驅散腦子裡的迷霧,從而找到解決辦法,這可以看作是長時間的多次孵化,為了區分前面說的短時孵化,我們把這種長期的,逐漸積累的過程稱之為滲濾。
  
  實驗:要求參與者做一連串的需要三到五分鐘就能做完的小事情,如用紙做個盒子、猜一個字謎等,在做的過程中隨機打斷參與者的工作,在做到一半的時候交代另外一項任務,結束時,參與者被分派的任務中有些任務做完了,有些沒做完,要求參與者列出分配給他們的任務。結果參與者能記住的被中斷的任務數量比已經完成的任務多出近一倍,而且那些被中斷的任務最先被寫下來。
  結論:中斷任務能使任務記得更牢,並且越是在關鍵的時刻被打斷,對那件事情的記憶就越長久。

滲濾第一要素:打斷。

實驗:把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先吃了糖,另一組沒有吃糖,把參與者待到一個辦公室中,裡面有椅子、書桌、書本、紙張、鉛筆、檔案檔案夾、電腦等等,在這些東西附近隨意擺放著一些跟喝水有關的東西,如礦泉水瓶、水杯、茶杯、飲料罐等,參與者在辦公室中先填寫一段跟實驗毫無關係的問卷,然後繼續枯坐4分鐘,最終讓參與者寫出在辦公室中記得的所有東西。結果表明吃了糖的組記得跟喝水有關的物品數量是對照組的兩倍之多。

滲濾第二要素:一旦某個目標被啟用,它便能蓋過其他一切,調動起我們的感知、思維和心態去關注身邊的一切。

那麼我們該如何啟用心中的某個目標呢?通過打斷的方式,能讓大腦把當前在做的事情推到首要位置,在中斷任務期間,大腦會自動的關注身邊的一切,以期來更好的解決問題。
  
  實驗:在教學課程中需要在一個學期中寫6篇文章,按照通常的做法最終交上來的文章更像是前人發表過的學術文章的剪貼編輯。下面改變寫文章的要求:總共也是寫6篇文章,但前5篇以練習為主,如一篇練習文章描述如何訪問一名專家,另一篇則練習如何確定核心詞語,第三篇則是針對自己所選主題面臨的有爭議的各個思想流派,他們該如何加以應答,要求學生在調研過程中做筆記,記錄下他們面對調研中的各種人物或資料時,自己心中有什麼感受,是否認為某篇文章的論述合情合理,是否認同文章中的主要觀點等。在期末寫第6篇正式文章時,學生們明顯變得能夠擔當起行家的角色,以充分的自信和充足的論據展示了足以真正促進學術交流的能力。
  結論:學生的每一次記錄筆記,都是對自己接觸的東西的反思,讓他們在編寫文章的時候,能夠有自己的思考,不至於人云亦云。

滲濾第三要素:有意識地反思。

總結:所謂滲濾,其關鍵在於一直保持著心神的警覺,不斷想辦法調動起我們的頭腦來,關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專案相關聯的一切,隨時採集各種對外界的感知,並感悟自己內心的反思。

如果我們手上有一個相當龐大的專案,那就應該儘早開始,遇到思路不暢的時候我們不妨停一停,告訴自己這樣的停頓不是逃避困難,而是主動進入滲濾的過程。

在繼續向前猛衝之前,先停下來,這並不等於就此放棄了應該完成的任務,相反,停下來意味著我心裡會一直惦記著它,這就是滲濾的第一階段,同時開啟了第二階段,大腦會有意無意地採集資料和資料。第三階段則是聽取自己的想法:我怎麼思考,怎麼分析這些收集起來的東西。

3.3 交替:混雜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通常我們會信奉一種觀點:想要掌握某種技能,我們只要埋頭苦幹,專心地重複練習,就能很快掌握這種技能。但實際上我們會發現,現實並不如我們所願,在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時,我們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熟練程度,而往往能看到其他並不專心練習的同伴,卻能更熟練地掌握這種技能。是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的這種練習方法,到底對不對。
  
  實驗:孩子分為兩組,練習遮住眼睛來投擲沙包到指定圓圈,一開始兩組的測試結果相當,下面進行為期12周的練習,第一組向固定的離站立點1米之外的小圓圈投擲沙包,第二組則練習向兩個遠近不同的圓圈投擲,一個半米遠,一個1.2米遠,每次投擲都是一遠一近交替練習。12周後進行測試,往接近1米距離的圓圈投擲,按距離來說更偏向於第一組孩子,但結果是第二組孩子獲勝了。
  結論:不同動作的交替訓練比單一動作的固定訓練更為有效,因為它能內化肌體動作的基本法則,從而使肌體經過調整,對任何距離的目標都更有準頭。
  
  實驗:參與者分為3組練習三種羽毛球發球動作,每週訓練3次每次發36個球,統一站在右半場,A組是固定訓練,每次只反覆練習一個動作,比如第一天發36個網前球,第二天發高遠球,第三天發平快球,B組是順序練習,每次均按照網前球、高遠球和平快球的固定順序迴圈發球,C組則是讓參與者自己隨意決定練習什麼球,唯一的要求是同一種發球不能連續出現。3周結束後進行測試,要求參與者站到左半場發球,考核員要求每次都發不同的球,每種球各發6次。最終A組得分12,B組得分14,C組得分18,而在練習過程中,A組在單項的測試中都是一直領先其他組的。
  結論:對單一而重複的集中訓練的攪擾,使得受訓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調整,結果反而培養出了總體上的靈活應變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項特定動作的準確度。
  
  實驗:參與者分為兩組記憶50個姓名的名單,A組專心記憶,B組在學習過程中故意安排他們學習其他東西來干擾他的學習,在30分鐘後進行測試,收到打攪的B組得分比A組高出10%。此外還有其他針對鍵盤指法、電玩技巧、精確手臂運動等方面的實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研究者以各種方式打亂訓練動作的單一重複,受訓者的成績最終都會超過不收打擾的集中訓練的成績。
  
  這裡並不是說重複訓練一無是處,對於任意一種技巧或學習材料,我們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重複來熟悉它,問題是一再的重複,會讓大腦產生你已經掌握的錯覺,進步會變得緩慢。

結合前面章節所說的學習技巧。把整塊學習時間打散成數次就是一種穿插模式,能讓我們事半功倍,學習時變換環境,也能使我們學得更牢。這些技巧無一不是在破環學習時的專注度,無疑會導致我們在每次學過之後都會忘掉一些內容,但根據遺忘式學習的理論,在遺忘後大腦會花更大力氣提取記憶,這一額外的努力能夠強化記憶提取能力和儲存能力。

實驗:兩組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首先研究員對每組學生進行一次輔導,教他們怎麼根據稜柱體上下底面的邊數來計算稜柱體有多少個面、多少個稜、多少個頂點和轉角。輔導時,A組學生採用集中學習法,先練習8個面的習題,然後是8個“稜”的習題,然後是8個“頂點”的習題,最後是8個“轉角”的習題,每種題目都是一口氣練習8個,中間有30秒的休息。B組也也練習了相同的題目,但是每次一口氣練習的8道題是不同題型交叉混合的。第二天進行測試,A組正確率是38%,B組正確率是77%,大幅領先A組。
  
  實驗:兩組學生進行12名畫家風格辨識的練習,A組每次看一個畫家的6張作品,每幅畫顯示3秒,畫的下方標有畫家的名字,B組學習了相同的時長和畫作數量,但在學習過程中同一畫家不是連在一起集中學習的,而是把不同畫家的作品穿插到一起。學習後,兩組學生都進行數數來放鬆以清除短時記憶,然後以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出現的畫作進行測試。結果A組正確率是50%,B組正確率65%。
  結論:交替學習是把既相關又不相同的題材混合到一起來學習,能夠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實驗後研究員詢問參與者的看法,讓他們評價哪種學習方法對自己更有幫助,結果將近80%的學生認為集中學習比交替學習效果更好,哪怕他們已經知道了正是交替學習讓他們的測試成績遙遙領先。因此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交替學習不但能使我們更清楚瞭解每一項之間的不同之處,還能使我們更徹底地掌握好每一項內容,但要應用這一結論,困難在於我們不肯放棄對簡單重複的固有信奉。
  
  交替學習的方法非常因人而異,因內容而異,用在某些科目或技巧上的效果尤為突出。不過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在設計自己的交替學習方案時,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學過、練過但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複習過的內容混在一起。交替學習的功效就是讓大腦準備好隨時面對意想不到的事情。

4. 潛入意識的深海:學霸的終極武器

4.1 不加思考地習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棒球運動中擊球手需要在250毫秒中辨別飛過來的球的軌跡,國際象棋中大師能在5秒內就記住棋盤上所有棋子的位置,在跟電腦比賽的過程中只考慮幾種不同的對策以及接下來的攻防手段,就能跟電腦搜尋到的10億中可能的手法進行對抗,這些現象,都是知覺學習的效果。
  
  知覺學習是主動式學習,我們的眼睛或鼻子等其他器官會主動搜尋正確的資訊,這是大腦的自主行為,無需藉助外力,大腦能夠根據我們所關注內容的差別進行自我修正,為關鍵的資訊打上標記,同時自動過濾其餘資訊。因此棒球高手眼睛看到的僅僅是與判斷軌跡有關的動態光斑,象棋大師看一眼就能排除掉不必要的選擇,所需考慮的步驟更少,更容易找出最有效的攻防手段。
  
  實驗:兩組飛行員進行知覺訓練,A組是毫無經驗的新手,B組是具有1000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訓練內容為觀看6個表示飛機不同飛行引數的電子儀表盤,判斷飛機的飛行狀態。訓練過程中螢幕上會顯示一組儀表圖,下面是多個選擇,選錯會提示並彈出正確答案。一個小時訓練後,A組的成績就達到了跟B組接近的水平,就算是B組也在這次訓練中得到了提高。
  
  實驗:兩組醫學院學生進行膽囊切除手術過程判別是哪一個環節的知覺訓練。A組觀看一段段的手術實況剪輯,一遍迅速判斷剪輯鏡頭屬於手術中的哪個環節,B組觀看同樣的剪輯,但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自學,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回放相應的部分。學習半小時後,A組學生的成績比B組高出4倍之多。
  
  實驗:作者為了能辨認出畫作的藝術流派,設計了一套知覺學習訓練。先挑選12種藝術流派,每種流派從網上下載10幅作品,共120幅畫。每次只顯示一幅畫,畫作下面顯示12種藝術流派,選對了則顯示√,錯誤則顯示×並高亮正確的選項。第一次全靠瞎猜,第二次開始對極簡主義和未來主義有了感覺,第四次已經把表現主義和達達主義掌握得差不多。每次訓練間隔休息一小會,一個小時後共進行了6次訓練,然後使用36幅沒有出現過的畫作進行測試,正確率80%。
  
  結論:運用知覺學習訓練時節奏必須要快,要讓視覺等知覺系統快速執行,讓認知系統、思考系統同樣都快速運作起來,交替學習和知覺學習兩者可以互相補充,相輔相成。

4.2 打個盹兒就能贏:讓睡眠來鞏固你的學習成果
  
  科學家發現了人在睡覺之後,會出現眼睛快速運動的情況,同時腦電波會出現不亞於清醒時的起伏,說明大腦在入睡後也在進行工作。
  
  實驗:兩組學生分別學習彩蛋的階層關係:彩蛋圖案之間存在大小的層級,每次只顯示兩個在層級中緊挨在一起的彩蛋並標註它們之間的大小。A組在早上學習,B組在晚上學習,學習後馬上進行考試,只考緊挨的兩個彩蛋的大小關係,兩組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在12小時後,再次進行考試,這次要求他們辨識不緊挨在一起的兩個彩蛋的層級關係。A組正確率只有69%,B組則高達93%,又過了24小時後,兩組的差距拉大到35%。
  
  猜測:在睡眠過程中,大腦會拓寬記憶的透光孔,讓我們看到更完整的景象,建立起不同的關聯和組合等記憶。在其他實驗中也證明了睡眠能增強前一天所學內容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比如詞彙學習、單詞配對、邏輯推理、報告陳述、考試等,當然前提是需要記住這些專案的關鍵之處的細節,才能藉助睡眠把這些要點拼湊起來,這樣做能讓成績提升10%~30%。
大腦睡眠結構圖:

image.png

第一階段:睡眠的開頭階段,屬於輕度睡眠,這一階段常常會有類似快速眼動睡眠的模式出現。
  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這一階段大腦忙著進行模式識別,幫助我們感知在白天顯現不出來的各種關係,如彩蛋實驗,以及創造性難題的解決。
  第二階段:這是運動記憶的專場,如果這個階段的睡眠被打斷,會讓運動學習效果顯著變差,如音樂學習、體育運動、機械操作等技能的學習都屬於運動學習。
  第三和第四階段:這兩個階段也被稱為慢波階段和深度睡眠階段,是延長記憶的關鍵階段,如果缺少這一階段的睡眠,會削弱對新學的知識的記,這一階段對鞏固陳述性記憶十分重要。
  此外實驗表明,白天睡1~1.5個小時所得到的學習輔助效果,跟一整晚8小時的通宵睡眠幾乎不相上下。

要發揮睡眠對記憶的效果,需要保證上面五個階段都得到充足的時間,而不管是習慣於什麼時間段睡覺的。當明後天需要進行考試時,適當調整作息時間能夠使複習效果更好。假如平常習慣是23點睡到7點,大腦生物鐘習慣在這段時間分段調整腦波,適當晚點睡,能夠壓縮深度睡眠時長,早上睡會懶覺增加第一二階段的時長,有利於模式識別和運動記憶這兩種考試,如數學或化學考試、音樂表演等。如果是要應付如默寫單詞等需要發揮記憶的考試,就可以稍微早點睡覺,然後早點起床再複習一遍,這樣能拉長深度睡眠的時長,縮短對記憶效果不太明顯的第一二階段的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