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tkinter+socket 庫初步實現聊天服務端,執行效率奇低,僅供參考

tkinter+socket 庫初步實現聊天服務端,執行效率奇低,僅供參考

000 - Sysbench 資料庫壓力測試工具

  • sysbench是一個開源的、模組化的、跨平臺的多執行緒效能測試工具,可以用來進行CPU、記憶體、磁碟I/O、執行緒、資料庫的效能測試。目前支援的資料庫有MySQLOraclePostgreSQL。以下操作都將以支援MySQL資料庫為例進行。

1. Linux 上安裝 sysbench 工具

  • 安裝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yum/apt等來安裝,另一種自己下載原始碼包來安裝,筆者這裡採用的是centos,採用yum安裝
  • sysbench的原始碼包下載地址: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ysbench,採用原始碼安裝的可轉這裡
  • 通過yum安裝如下:
    • 設定yum repo倉庫

curl -shttps://packagecloud.io/install/repositories/akopytov/sysbench/script.rpm.sh| sudo bash

  • 安裝

sudo yum -y install sysbench

  • 安裝完檢查是否成功

sysbench --version

2. 資料庫測試用例準備

  • 我們這裡測試的是MySQL,首先我們在資料庫建立一個專門用來測試的庫test_db

  • 通過sysbench建立20個測試表,每個表中建立100萬資料,再通過10個執行緒對測試庫發起訪問,持續5分鐘,對其進行壓測

3. sysbench 構建表與資料

  • 執行下面命令準備資料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read_write --db-ps-mode=disable prepare

  • 上面命令的引數說明:
    • --db-driver=mysql
      : 表示資料庫的驅動型別,我們使用的是MySQL所以填mysql,如果使用Oracle則填寫相應的oracle
    • --time=300: 這個引數表示持續訪問的時間 300秒
    • --threads=10: 表示使用10個執行緒模擬併發訪問
    • --report-interval=1: 表示每隔一秒輸出以此壓測情況
    •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這一塊的配置,就是基本的資料庫連結資訊,指定資料庫IP,埠,賬號密碼
    •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這三個引數設定,表示指定測試的庫為test_db, 同時在這個庫中構建20個表,並且每個表中構建出 100萬條測試資料,表的名字會類似sbtest1,sbtest2這種格式
    • oltp_read_write: 表示執行oltp資料庫的讀寫測試
    • --db-ps-mode=disable: 禁止ps模式
    • prepare: 表示按照命令設定去構建出我們的資料,也就是對前面所有命令的執行方案

4. 全方位測試

1. 綜合讀寫測試
  • 測試資料庫的綜合讀寫TPS,使用oltp_read_write模式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read_write --db-ps-mode=disable run

注意:命令最後不再是 之前的 prepare,這裡是 run ,表示執行壓測,前面的是準備資料

  • 效果

  • 上面是直接輸出到控制檯,我們也可以將其全部記錄在檔案中,通過管道,| tee /tmp/mysysbench.log整個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read_write --db-ps-mode=disable run | tee /tmp/mysysbench.log

2. 只讀效能測試
  • 測試資料庫的只讀效能,使用oltp_read_only模式,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read_only --db-ps-mode=disable run

  • 結果:

  • 如果要輸出到檔案如上
3. 刪除效能測試
  • 測試資料庫的刪除效能,使用模式:oltp_delete,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delete --db-ps-mode=disable run

4. 更新索引欄位測試
  • 測試資料庫的更新索引欄位的效能,使用模式:oltp_update_index, 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update_index --db-ps-mode=disable run

5. 更新非索引欄位測試
  • 測試資料庫中更新非索引欄位的效能,使用模式:oltp_update_non_index, 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update_non_index --db-ps-mode=disable run

6. 插入效能測試
  • 測試資料庫的資料插入效能,使用模式:oltp_insert,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insert --db-ps-mode=disable run

7. 寫入效能測試
  • 測試資料庫的寫入效能,使用模式:oltp_write_only, 命令如下: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write_only --db-ps-mode=disable run

8. 清理資料
  • 前面命令進行了各種測試,在測試完之後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cleanup命令來清除構建的測試資料

sysbench --db-driver=mysql --time=300 --threads=10 --report-interval=1 --mysql-host=192.168.56.10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root --mysql-db=test_db --tables=20 --table_size=1000000 oltp_read_write --db-ps-mode=disable cleanup

9. 壓測結果分析

  • 通過上面的命令我們可以全方位的得到測試的結果,我們直接每個一秒輸出一次結果,在控制檯會輸出類似下面的東西:

[ 31s ] thds: 10 tps: 350.35 qps: 5575.50 (r/w/o: 4874.81/0.00/700.69) lat (ms,95%): 36.89 err/s: 0.00 reconn/s: 0.00

  • 我們來解釋一下其中的含義,首先[31s]表示這是在第31秒的時候輸出的一段壓測統計結果,其他欄位如下:

    • thds:10: 表示當前有10個執行緒正在壓測
    • tps:350.35: 表示當前每秒執行了350.35個事務
    • qps:5575.50: 表示當前每秒可以執行5575.50個請求
    • (r/w/o: 4874.81/0.00/700.69): 表示在每秒5575.50個請求中,有4874.81個讀請求,0.00個寫請求,700.69個其他請求,其實就是對qps的細化
    • lat (ms,95%): 36.89:表示 95% 的請求的延遲都在36.89 毫秒以下
    • err/s: 0.00 reconn/s: 0.00:表示有0個請求失敗,發生了0次的網路重連
  • 在壓測結束後會輸出一個總的壓測結果,如下:

  • 其中的引數的解釋:

10. 常用監控命令

  • 在壓測過程中我們要時刻關注伺服器的CPU、磁碟I/O、網路負載等資訊,一旦發現任何一個超出一定負荷,則不適合再繼續加大執行緒數來壓測了
  • 一定要注意,壓測的過程是要保證機器各項指標在正常範圍內的最大負載,而不是我們不斷的增大sysbench的執行緒數,不關係其他指標,這樣即使機器每秒抗住了很高的qps,但是這時候的機器已經是滿負荷運行了,記憶體,cpu,網路頻寬等都幾乎被打滿,這種情況機器隨時可能掛掉,這時候的測壓就沒有什麼代表性了,因為你不可能在生產者讓它達到這樣的負荷
觀察 CPU 的的負荷
  • Linux下最常見的命令就是top命令,可以輸出詳細的情況,如下:

  • 對於上面的輸出,我們詳細來分析一下,首先看第一行的輸出

top - 16:24:21 up 13:41, 4 users, load average: 0.11, 3.10, 3.72

  • 16:24:21: 表示當前的時間
  • up 13:41:表示已經運行了多長時間
  • 4 users:當前機器有幾個使用者在使用
  • load average: 0.11, 3.10, 3.72:這是核心。表示CPU在 一分鐘、五分鐘、十五分鐘 內的平均負載情況,簡單解釋一下,假設我們是一個四核的CPU,此時如果我們的CPU負載是0.15,那麼表示這四個核心中連一個核心都沒使用滿,表明整體比較空閒;如果整個負載是1,則表示四個核中有一個已經使用的比較繁忙了,但是其他三個還是比較空閒的;如果負載是4,則說明當前四個核心都處於跑滿的狀態,如果負載大於四,假設6,那說明四核的CPU被超負荷使用也無法處理完當前的任務,有很多執行緒與要等待CPU資源
  • 後面有記憶體的使用情況,

KiB Mem : 498684 total, 6216 free, 366620 used, 125848 buff/cache

  • 498684 total: 總的記憶體,差不多490M
  • 6216 free:當前可用記憶體,6M
  • 366620 used:已使用記憶體
  • 125848 buff/cache:用於IO緩衝的記憶體
磁碟IO檢測
  • 在檢測CPU和記憶體使用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檢測磁碟的使用狀況,包括IO吞吐量,IOPS等資訊
  • 主要通過dstat命令來檢視,如果系統沒有裝可以通過yum install dstat進行安裝
  • 執行dstat -d命令,可以看到如下:

上面顯示的記憶體可以看到儲存的IO吞吐量的詳細資料,每秒讀19M資料,每秒寫6521K的資料,這個吞吐量並不是很高,一般普通的機械硬碟可以到達上百MB的讀寫量

  • 使用命令dstat -r來檢視IOPS的情況,如下:

如上面結果可以看到,讀寫分別的IOPS的值,也就是說隨即磁碟讀取/寫入每秒多少次,通常來說磁碟的讀寫每秒在兩三百次是可接受的

網絡卡流量檢測
  • 同樣我們可以通過dstat -n來檢視網絡卡的具體流量情況,如下:

可以看到上面所示,網絡卡每秒接收和傳送的資料量。通常來說如果我們電腦是千兆網絡卡,那麼每秒鐘網絡卡的總流量也就在100M左右,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