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WINDOWS開發 >叢集前後端分離(api介面)

叢集前後端分離(api介面)

介面API設計學習報告
轉自:TP
15331023 陳康怡

什麼是API?
API即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是一種通道,負責一個程式與另一個程式的溝通。而對於web端開發而言,API可以理解為前後端協商好的互動規範。前端根據API規範傳送請求,後端根據API規範響應請求。通過API可以實現前後端分離。一個好的API可以讓前後端的開發人員各司其職,專注於深耕自己的領域。

為什麼前後端要分離?
傳統的MVC模型

傳統的MVC模型是非常好的協作模式,Controller、Model、View層分離,前後端分工比較清晰,但仍不足夠。

傳統MVC模型的典型問題:

前端開發重度依賴開發環境,開發效率低。這種架構下,前後端協作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前端寫demo,寫好後,讓後端去套模板。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前端可以基於本地開發demo,效率高。不足之處在於前端所做的demo需要後端使用模板再改寫一遍(如HTML改為JSP),容易出錯,溝通成本高。 另一種協作模式是前端負責瀏覽器端的所有開發和伺服器端的 View 層模板開發。 好處是 UI 相關的程式碼都是前端去寫就好,後端不用太關注,不足就是前端開發重度繫結後端環境,環境成為影響前端開發效率的重要因素。

前後端職責仍舊糾纏不清。頁面路由等功能本應該是前端最關注的功能,但卻是由後端實現。Controller層與Model層往往也會糾纏不清。

對前端發揮的侷限。後端效能優化受後端框架限制,難以使用Comet、Bigpipe等技術方案來優化效能。

分離的目的:

  1. 關注點分離
  2. 職責分離
  3. 對的人做對的事
  4. 更好的共建模式
  5. 快速的反應變化

前後怎麼分離?

第一階段:基於Ajax的SPA:

CDN(內容分發網路)傳送網頁內容,通過基於JavaScript的AJAX實現與後端的互動。缺點是瀏覽器端會十分複雜,尤其是JavaScript部分的程式碼。

第二階段:瀏覽器端的分層架構:
前後端約定互動規範,前端在瀏覽器端完成業務邏輯。前端需要資料時,根據API向後端請求,後端根據API發回響應(一般為JSON格式)。前端得到資料後使用模板引擎渲染顯示。

前後端分離的難點:

前後端介面的約定。如果後端介面設計存在缺陷,或業務模型不夠穩定,那麼前端開發會很痛苦。這一塊在業界有 API Blueprint 等方案來約定和沉澱介面,在阿里,不少團隊也有類似嘗試,通過介面規則、介面平臺等方式來做。有了和後端一起沉澱的介面規則,還可以用來模擬資料,使得前後端可以在約定介面後實現高效並行開發。 相信這一塊會越做越好。

前端開發的複雜度控制SPA 應用大多以功能互動型為主,JavaScript 程式碼過十萬行很正常。大量 JS 程式碼的組織,與 View 層的繫結等,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後端 前端
提供資料 接收資料,返回資料
處理業務邏輯 處理渲染邏輯
Server-side MVC架構 Client-side MV*架構
程式碼跑在伺服器上 程式碼跑在瀏覽器上
API設計原則
介面返回資料即顯示:前端僅做渲染邏輯處理;
渲染邏輯禁止跨多個介面呼叫;
前端關注互動、渲染邏輯,儘量避免業務邏輯處理的出現;
請求響應傳輸資料格式:JSON,JSON資料儘量簡單輕量,避免多級JSON的出現;
RESTful介面規範
RESTful介面規範,是基於REST理念設計的介面規範,具體詳見: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4/05/restful_api.html

REST本身並沒有創造新的技術、元件或服務,而隱藏在RESTful背後的理念就是使用Web的現有特徵和能力, 更好地使用現有Web標準中的一些準則和約束。

API文件編寫
API文件編寫需要包括:

簡要描述
請求URL
請求方式、引數
返回示例
返回引數說明
備註
這裡是一個示例:http://www.showdoc.cc/web/#/demo?page_id=9

參考連結:

https://www.jianshu.com/p/c81008b68350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4/05/restful_a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