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inode節點介紹及檢視和刪除

inode節點介紹及檢視和刪除

技術標籤:Linuxlinuxrsync

1. inode 索引節點

檔案儲存在硬碟上,硬碟的最小儲存單位叫做“扇區”(Sector)。每個扇區儲存512位元組(相當於0.5KB)。

作業系統讀取硬碟的時候,一次性連續讀取多個扇區,即一次性讀取一個“塊”(block)。
這種由多個扇區組成的“塊”,是檔案存取的最小單位。
“塊”的大小,最常見的是4KB,即連續八個sector組成一個block。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檔案資料都儲存在“塊”中,那麼很顯然,我們還必須找到一個地方儲存檔案的“元資訊”,比如檔案的建立者、檔案的建立日期、檔案的大小等等。
這種儲存檔案元資訊的區域就叫做inode,中文譯名為"索引節點"。


每一個檔案都有對應的inode,裡面包含了與該檔案有關的一些資訊。

2. 檢視檔案的inode資訊

[[email protected] ~]# ls -i a.txt 
67146822 a.txt

3. 系統的 innode 使用情況

[[email protected]-136 ~]# df -i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tmpfs                  229874   371   229503    1% /dev
tmpfs                     232888
1 232887 1% /dev/shm tmpfs 232888 696 232192 1% /run tmpfs 232888 16 232872 1%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19394560 37807 19356753 1% / /dev/sda1 524288 327 523961 1% /boot tmpfs 232888 1 232887
1% /run/user/0

4. 使用rsync命令快速刪除檔案

4.1 安裝rsync命令

yum install rsync

4.2 建立空目錄

mkdir /root/empty

4.3 用rsync刪除目標目錄test

rsync --delete-before --force -r empty/  test/

選項說明:

--delete-before 接收者在傳輸之前進行刪除操作
-r              遞迴處理
--force         強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