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逼空大戰”:轟轟烈烈開始,悄無聲息落幕
當地時間 2 月 7 日晚間,美國散戶聚集的社交平臺 Reddit 在 2021 年 “美國春晚” 超級碗開幕式上播出了一段只有 5 秒鐘的廣告。
該平臺在廣告中表示:“上週我們從社群中學到的一件事情是,當弱者們圍繞一個共同的想法走到一起時,他們可以成就任何事情。”
很顯然,Reddit 此舉是為了致敬近期的 GameStop 散戶逼空事件,並進一步 “神話” 該事件。
但事實卻是,如同這 5 秒的廣告一樣短暫,這場 “史詩級”的逼空盛宴最終在一瞬間歸於沉寂。
在華爾街,輸贏每天都在上演。有人想站在革命前線,有人想一夜暴富。
1 月底,以 Reddit 等社交平臺為根據地的眾多散戶投資者,紛紛湧入市場,大舉買入被對衝基金做空的股票,轟轟烈烈的 “逼空大戰”就此打響。
而被對衝基金梅爾文資本(Melvin Capital)做空的、股價岌岌可危的視訊遊戲零售商 GameStop 順勢迎來了意想不到的交易狂潮。在巔峰時刻,GameStop 的股價曾飈高到 483 美元,這把底層散戶推到金字塔頂,也讓一些人一夜暴富的夢想成真。
但潮水一夜褪去也是真的。
2 月 5 日,GME 股價下跌至 63.77 美元,一系列 “逼空概念股”股價也齊刷刷下跌。這場美國散戶反抗華爾街傳統勢力的交易狂潮,創造又摧毀了 GameStop 約 300 億美元的賬面財富,也致使許多在交易頂峰時期衝進場的炒股人損失慘重。
然而,即使是最出色的選股高手,也難以完美把握最佳交易時機。因此,那些沒有及時在股價最高點拋售股票的人,即便之前賺得盆滿缽滿,最後也可能會一無所有。
不管他們是想賺大錢還是想對抗華爾街,他們都在 GameStop 的大浪中沉浮。而在經歷了兩週時間的大起大落之後,有些人只希望能在月底交上房租。
賺的盆滿缽滿的 “贏家”們
現在是美國印第安納州瓦爾帕萊索的房地產經紀人的肖恩 · 道默持有 1233 份 GameStop 股票。其初始資金一部分來自高中畢業禮物,一部分來自特斯拉股票的收益。
在 GameStop 股價上漲到最高點的前一週,他買入了 4.7 萬美元的 GameStop 股票,這使他的初始投資升值超過了 50 萬美元。
和其他許多人一樣,道默也是通過 Reddit 上的業餘炒股人聚集的 WallStreetBets 論壇瞭解到了 GameStop。
道默表示:“說真的,當你看到大家每天都在爭相買入,看著螢幕上的股價一直在朝上走。你要做的就是隨大流。如果趨勢是這樣,那就順其自然,你會賺到錢的。”
但是,當炒股應用 Robinhood 和其他證券商宣佈對少數幾個瘋漲的股票做一系列交易限制時,GameStop 的股價趨勢急轉直下。對道默而言,結果就是大約 20 萬美元的潛在收入一下子蒸發了。
這個結果在他當時看來是可以接受的,“我的收益率仍有 500%”。
此外,道默和其他 Redditor 使用者相信,GameStop 的股價會再次騰飛。他說:“我們會漲到 1000 美元。”
但是,這一切最終成了黃粱一夢。
上週,隨著股價在兩天內暴跌 72%,道默再也按捺不住了。2 月 2 日下午,道默決定拋售 GameStop 股票。2 月 3 日,他將持有的股票最終以 91.22 美元的價格售出。
最終,道默帶著 6.5 萬美元收益離場,這比他的初始資金翻了一倍還多。對於這個結果道默還是比較滿意。
而在這場狂熱中,還有一位道默似乎也成了 “贏家”。
這位美國印第安納州少年此次的投資翻了不止一倍,即使他沒有選擇在股價最高的時候拋售,來獲得最大的收入。
對於這段經歷,他用釣魚來形容。他表示:“釣魚的時候,會感覺到魚上鉤了,可能是輕咬也可能是一大口。如果你想等上鉤的那股勁再大一點,你可能會失去可能已經上鉤的那條魚。”
他認為,股價最高點,就好似這個魚上鉤的時刻。但在他看來,那只是輕輕一咬。
因此,這個少年決定再觀望一陣,“然後,魚跑了”,他無奈地說道。
但是,他認為還有其他魚會慢慢上鉤。目前,他已相中了一家在塞普勒斯的公司 Castor Maritime。今年到目前為止,這家公司的股價已經增長了 300% 以上。
但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呢?道默則表示:“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喜歡看那些數字。”
手足無措的 “輸家”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像前兩位道默那麼幸運。此次的投機熱潮對諾拉 · 薩米爾來說,算是一場噩夢。
今年 24 歲的薩米爾,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名兒童健康研究員。1 月 27 日深夜,GameStop 的股價正在飛漲。她在前一天投入的 735 美元也翻了一番。她迫不及待地把好訊息告訴了她正在睡覺的母親。
但她的母親提醒道:“諾拉,不要貪心。見好就收吧。”但初入股市的薩米爾沒有聽從建議,反而繼續加碼。
她又買入了 800 美元的 GameStop 股票,算下來持有的 GameStop 股份大約 9 股多一點。接著,她又買入了 1800 美元黑莓股票,這家手機制造商曾是移動電子郵件領域的霸主。該公司的股價也在這場狂熱中走高。
之後,薩米爾承認道:“當時我真的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當股價猛漲的時候,你根本想不到它會跌成什麼樣。”
股價上漲的趨勢並沒有維持許久。股價暴跌時,交易應用的崩潰更是雪上加霜。薩米爾別無選擇,只能在 GameStop 股價一瀉千里時,繼續死扛。
後來,她在 134 美元的時候賣出了一份 GameStop 股票。到週五,她手裡剩餘的 GameStop 股票價值僅 528 美元。投資 1500 多美元,她幾乎虧了一半還多。
薩米爾說,這次經歷讓她深深明白:“不要貪心”。
特雷爾 · 瓊斯與她有著類似的經歷。這位 24 歲的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州基諾沙的大學生在此次 “逼空大戰”中並未投資 GameStop,但他還是虧錢了。
他買入了 300 美元的 AMC 股份。這家連鎖影院的股價也在這次狂歡中飆漲,以試圖對抗華爾街的空頭機構們。
他稱:“我就是看到了社交媒體上的熱點,然後就一頭紮了進入。那會,我真信了。”
1 月 27 日,AMC 的股價從前一天的 4.96 美元直線拉昇至 19.9 美元,單日漲幅達到驚人的 301%;交易量更是從 4.6 億次放大至 12.5 億次。
但不久後,AMC 的股價開始下跌,截至 2 月 5 日收盤時僅報於 6.83 美元,一週之內便跌去近 50%。
看到這個情況的瓊斯開始慌了。他說:“我就想著儘快退出。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現在正處於疫情期間,我還要付房租。”
在此之前,瓊斯從未投資過股票。現在,他覺得自己已經吸取了教訓。
他表示:“我很快意識到,像我這樣的草根,根本不足以對抗那些億萬富翁。最終,有錢人總能找到獲勝的辦法。”
隨波逐流的散戶們
雅各布 · 查爾芬特是新澤西維斯特菲爾德的一名高中生,他洋洋得意於自己的 “鑽石之手”直搗華爾街對衝基金要害。
用 Reddit 的話術來說,和賣方的 “紙片手”不同,查爾芬特的 “鑽石手”不會收起來。(注:“紙片手”,paper hand,指賺到了一點錢或者遇到波動就拋售的人;相反,“鑽石手”,diamond hand,為市場波動時仍堅定持有的人)
今年 18 歲的查爾芬特,從 15 歲開始就混跡 WallStreetBets。他對 GameStop 反彈給梅爾文資本等機構造成的壓力津津樂道。
當 GameStop 的股價為 290 美元的時候,他投入了 1035 美元。而在 2 月 5 日,他的投資價值卻縮水到了 220 美元。
對此,他表示:“我知道我在賠錢。我也清楚,股價不會回到之前的水平。”
但查爾芬特認為,損失也是一種投資。而且這些損失還能在在 WallStreetBets 論壇上為他贏得 “網路積分”。他表示:“如果你說‘我還持有’,會(比不持有)獲得更多的讚賞。”
據悉,WallStreetBets 論壇上的很多使用者仍然堅信,GameStop 的股價會反彈。而另一方面,Reddit 上近期新建了一個論壇,使用者在這裡分享投資 GME 股票虧損的故事。
查爾芬特稱,他和其他青少年股民比較享受投資的遊戲化過程。他的很多朋友買入 GameStop 僅僅是因為覺得有趣,而不是為了賺錢。
查爾芬特表示:“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早已沒有了公平正義,一切都在分崩離析。一切都不再重要了。所以,及時行樂罷了。”
29 歲的亞瑟 · 戴維特目前生活在芝加哥,在一家為員工提供工人援助計劃的公司工作。他一直被視為是保持良好財務頭腦的典範。
他每月自動向指數基金存入 200 美元。據悉,回報相當不錯,也讓他有能力償還自己的 35000 美元研究生債務。
此次的投機熱潮,他買入了 GameStop 和 AMC 這兩個漲勢驚人的股票。
戴維特在 GameStop 和 AMC 上的投資不足 1500 美元。然而,他在 GameStop 那部分投資已經虧了一半,AMC 上的投資也虧了 20% 以上。
但他表示,他可能會繼續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票。他認為,GameStop 剛剛任命了幾名新高管,這可能會給該公司帶來新希望。而且一旦疫情結束,人們開始走出家門時,AMC 的股價十分有可能反彈。
戴維特稱自己天生不是賭徒,他表示:“如果我不看好 GameStop 或 AMC 的話,我也不會樂在其中。”
GameStop 狂熱背後:華爾街 VS 華爾街
其實,在講究收益和資本實力的金融遊戲裡,散戶們從來就沒有佔據過優勢。
表面上看,此次 “逼空大戰”是一群受 Reddit 論壇啟發的散戶聯合起來,大量買入 GameStop、AMC 等公司的股票與華爾街對抗,以此來逼退職業對衝基金經理人管理的空頭基金。
但摩根大通發現,AMC 和 Plug Power 這兩個隨 GameStop 一同在狂熱交易期間股價大漲的股票,在散戶中間也非常受歡迎。但是,差一點兒大敗華爾街的遊戲零售商 GameStop 卻不在最受散戶歡迎的十大股票名單中。
摩根大通的量化團隊使用來自交易所的公開資料顯示,1 月份,在散戶購買最多的股票榜單上,GameStop 只排到了第 15 名。
1 月份散戶交易量最高的十大股票 來源:摩根大通/製圖:CNBC
有跡象表現,股價瘋漲背後的主要推手,仍是機構投資者。
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分析師 Peng Cheng 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人們把散戶投資描述為某些股票價格極端反彈的主要推動力,但實際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散戶投資者在今年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的巨大聲量,吸引了大部分的關注。Robinhood 等線上交易平臺的崛起也助長了這些投資者的購買熱情。
受逼空事件 “吸睛效應”的影響,Reddit 論壇 WallStreetBets 上的會員數量也激增至 850 萬。
然而,資料顯示,這些新秀散戶的 “噪聲”或許導致了人們忽略了華爾街在這場投機熱潮中的快速交易行為。
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師德文 · 瑞恩(Devin Ryan)稱:“或許真相併不全是小人物對抗大機構。我覺得,機構投資者上週在這幾支股票買賣上也很活躍,正是這些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推高了股票交易量。”
據 Citadel Securities 資料,從 2 月 2 日到 2 月 4 日,散戶投資者實際上是 GameStop 的淨售出方。
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總部位於紐約的對衝基金 Senvest Management 在 GameStop 狂歡中賺了 7 億美元。而摩根士丹利旗下基金持有 GME 股票市值暴漲逾一億美元,該基金在去年就押中了 GME。
散戶交易的另一個指標是交易報告設施(TRF)的交易量。這個資料顯示,2 月 2 日,散戶交易量接近最高點 50%,但是第二天即下降 5% 以上,說明散戶們在 Reddit 狂熱期間的投資有所減少。
投行 Piper Sandler 的分析師理查德 · 雷佩拖(Richard Repetto)稱:“如果只是散戶在買賣的話,TRF 的比例應該保持不變。”他認為,對衝基金 “可能也乘著交易的狂熱入場,企圖賺上一筆。”
此外,包括空頭卡森 · 布洛克(Carson Block,)在內的一些投資者認為,這是一次華爾街對華爾街的 “大逃殺”。
瑞銀紐約證券交易所場內業務主管阿特 · 卡辛(Art Cashin)懷疑,除了散戶,還有其他人在發揮作用。
他表示:“我懷疑,你看到的事實並非全部來自公眾和散戶的敘述。我認為,有一些專業人士試圖煽動這群散戶變成暴民,指使他們買入股票以攻擊對衝基金。”
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託德 · 亨德森認為,華爾街對衝基金才是 GameStop 股價異常的推動力。
他指出:“我知道人們會去 Reddit 的論壇,散戶以某種形式與大空頭合作,但歸根結底,我認為這依舊是大空頭聯手抵抗大空頭的故事。所有的價格上漲,十分有可能源於一些對衝基金嘗試擊敗看空 GameStop 的對衝基金。”
監管已經上路,淪為 “棋子”的散戶未來或遭打壓?
儘管 GameStop 的泡沫似乎迅速破滅,但華盛頓的監管機構並沒有忘記這場狂歡。
眾議院參議院都在計劃就這兩週的 GameStop 事件舉行聽證會。新任命的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 · 耶倫(Janet L. Yellen)表示,她將與證券交易委員會、聯邦儲備委員會以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和商品期貨貿易委員會的負責人會面,討論 “最近的活動是否與保護投資者、公平有效的市場相一致”。
據悉,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人員已經在梳理 Reddit 上的帖子,來確定上週是否有不良分子試圖操縱市場。該監管機構還在調查機器人在交易熱潮中扮演角色的可能性。
但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的託尼 • 凱西 (Tony Casey)認為,“下意識”的監管行為可能會帶來不利影響。
他表示,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如果議員急於就監管零售投資、經紀商或對衝基金下結論,那麼華盛頓的聽證會可能會 “危險”。
凱西稱:“人們一直在呼籲對散戶交易進行監管。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呼籲,是因為散戶明顯虧錢了,但我們不能在散戶虧錢的時候放任不管,在機構虧錢的時候就說要加強監管。一旦這麼做了,那將引發一場政治災難。”
但無論監管機構做出怎樣的決定,毫無疑問地是,散戶在這場聲勢浩大的 “逼空大戰”中落敗了。
從交易市場到輿論場,美國空頭機構都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在勢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散戶失敗的結局早已註定。
縱觀美國曆史上幾次著名的金融事件,無論是 1937 年大蕭條、2007 年次貸危機,還是 2011 年的 “佔領華爾街”事件,在與 “血厚”的華爾街的較量中,散戶從來都沒有贏過。
而疫情期間,美聯儲 “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導致華爾街與散戶之間的對立愈來愈嚴重。
正如橋水基金創始人瑞 · 達利歐(Ray Dalio)曾經的預言,美聯儲量化寬鬆將激起空前的階級、收入和財富分化,美國社會距離內戰更進一步。
由此看來,下一場逼空大戰或許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