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酷開 15 年,創維沒想到

酷開 15 年,創維沒想到

2014 年 10 月的一天,做電視的創維(酷開)和做手機的華為(榮耀)進行了一次高調合作,這次合作的產物是一款名為酷開榮耀 A55 的 “智慧螢幕”。

在當時,作為沒有遙控器、機身沒有任何介面、全靠無線傳輸進行內容播放的播放器,A55 是一個難以被歸類的產品,沒有人能說清楚它究竟是一臺電視、還是一個平板,但它卻在冥冥之中預示了兩件事:

第一,多終端互聯互通(IoT)在日後逐漸成為一個重要趨勢;

第二,包括華為、OPPO 在內的更多網際網路廠商開始造電視。

只是,當時沒人料想到,酷開會拋開電視講一個更大的故事。

中國 iTunes 夢

A55 不是酷開的第一臺 “電視”,華為也不是酷開合作的第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2006 年,蘋果公司頗受歡迎的 iTunes 經過五年迭代更新,更新到了 7.0 版本,這一版本更新中的一大亮點是引入了迪士尼、皮克斯等電影工作室的數十部電影。

同樣是在這一年,國內電視巨頭創維與移動儲存方案廠商朗科跨界合作,出資 1000 萬成立酷開網路(各佔 50% 股份),與現在眾人熟知的酷開網路不同的是,當時的酷開網路是一家面向消費者免費提供高清電影下載服務的公司。

實際上,酷開網路正是希望借鑑蘋果公司的成功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有所建樹。

時任創維集團副總裁的楊東文當時向媒體表示,“儘管酷開網路當前還只是為使用者提供免費內容服務,但我們的目標是將其打造為專業化、內容極為豐富的綜合視訊下載網站,並最終能夠創造出巨大收益的中國的 iTunes。”

酷開網路成立時投入的 1000 萬元正是用來購買 2000 部正版電影版權,由此撐起了網站成立前兩年的視訊下載業務。也因此,當時大家更願意稱其為:酷開網。

由於酷開和朗科的基因所致,酷開網成立之初有一個更為明確的目標——為硬體做增值服務、賣硬體。

楊東文在 2008 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

最初成立酷開網是我跟朗科董事長鄧國順一次的聊天,當時只覺得這個網站能提升創維液晶電視和朗科大容量 U 盤的銷量,並沒有想過進軍內容領域。

出乎意料的是,通過隨電視、U 盤贈送,酷開網在不到 2 年時間裡積累了 100 萬會員使用者。

這也讓創維有了對酷開網繼續增資的信心。

與此同時,另一個讓創維始料未及的是,2006 年創維在液晶電視上引入 USB 介面後,酷開電視也開始悄悄在酷開家族一隅生根發芽、不斷壯大。

網上賣電視

自 2009 年起,酷開電視經歷了視訊聊天電視、社交電視、酷開雲電視的發展,最終在 2013 年正式推出酷開 TV 品牌。

2013 年 9 月,創維和阿里在北京聯合召開發佈會,搭載創維天賜系統和阿里雲 OS 雙系統的酷開電視正式在線上面世。

楊東文將這解釋為創維在電視上的雙品牌戰略——根據線上線下消費習慣、消費結構,酷開僅在線上銷售,創維則在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

酷開電視品牌的出現,更像是創維在 O2O 這一時代背景下的轉型嘗試。就在一年前(2012 年),創維線上營收還只有 25 億元,在整個集團營收佔比不足 10%。

不過,2013 年想要搶佔 “新興”網際網路電視賽道的不只有創維,TCL、樂視、小米…… 似乎都感受到了電視市場即將面臨的變局(注:2014 年中國電視銷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在這一年一擁而入,整個電視市場充斥著 1999 元、2999 元的網際網路電視似乎想要下沉到每一個家庭,這一年也由此成為網際網路電視集中爆發的一年。

對於酷開而言,也順理成章地做起了電視的生意,終於有了營收進賬。

做硬體生意的同時,酷開也不忘繼續在內容方面加大投入和佈局。在 2014 年與華為合作推出「酷開榮耀 A55 智慧螢幕」、2015 年相繼推出酷開 A43、小企鵝電視、果粉電視後,2016 年,酷開提出 “大內容”戰略。

官方當時對 “大內容”戰略的解釋是:

在大資料時代背景下,基於智慧電視大屏生活體驗,為使用者提供不止於影視,更包括教育、健康、旅遊、商城、遊戲等在內的全方位內容,及為這些內容打造的專業硬體。

對於酷開而言,這一戰略有兩個深遠影響:

第一,酷開在內容上保持的開放心態,成為隨後進入賽道的網際網路巨頭考慮最多的盟友,包括愛奇藝、騰訊、百度等頂級內容方在之後幾年裡陸續與酷開展開了深度合作;

第二,再次將內容提到戰略高度為賣電視的酷開進行了一次價值迴歸,已經於 2014 年正式獨立運營的酷開顯然不是也不能成長為另一個創維,酷開本質上是一個有些特別的網際網路企業。

和 BAT 做朋友

2016 年 9 月,酷開迎來了第一筆 1.5 億元外部戰略投資,資方為愛奇藝。

酷開要推行 “大內容”戰略,愛奇藝認為 “中國網路視訊行業進入後競爭時代”,戰投酷開這件事兒就這樣一拍即合,投後愛奇藝佔股 5%。

在這次戰投合作協議中,雙方特別提到,“從下一財年開始,創維旗下網際網路電視將通過銀河網際網路電視整合播控平臺,預置 VIP 會員服務及相關內容。”愛奇藝內容體系、會員體系由此開始進駐酷開系統,酷開在內容生態構建、商業模式形成上也有了一個不錯的改變。

隨後,時任愛奇藝高階副總裁段有橋進入酷開公司董事名單中。

2017 年 6 月,騰訊 3 億元再次入股酷開,成為繼愛奇藝後又一重要股東,佔股 7.71%,時任騰訊視訊客廳產品部總經理趙罡成為酷開新董事。

酷開與騰訊、愛奇藝的合作是由淺入深,一開始是與騰訊視訊、愛奇藝視訊的合作。後來,酷開與愛奇藝在廣告上也有合作,與騰訊的合作也從視訊延伸到遊戲。

對於酷開與騰訊、愛奇藝資本之外的部分合作細節,時任酷開總裁林勁這樣解釋。

2018 年 3 月,百度再次戰投酷開,10.55 億元投資佔股 11%,時任度祕事業部總經理景鯤成為酷開新董事。

此次戰投除了為酷開又注入 10 億資本、讓酷開投後估值飆升到近百億外,雙方還提及 “未來創維酷開系統將與百度 DuerOS 系統深度融合,這樣的融合涉及技術、內容、資料、運營方面的聯合。”

為什麼酷開如此受網際網路巨頭青睞?

這既有市場的原因,也有酷開自身的原因。

從市場表現來看,網際網路電視或智慧電視的戰火已經於 2014 年前後在網際網路領域蔓延開來,不同於傳統電視廠商在硬體方面的優勢,網際網路廠商更渴望以長期積累的內容及軟體方面的能力切入這一戰場,這給了傳統電視網際網路品牌的成長機會;

從酷開自身而言,酷開在網際網路電視系統、內容構建方面既佔得先機、又足夠開放。直到 2017 年,TCL 旗下得到阿里、騰訊戰投的同類品牌雷鳥才正式推出,彼時的酷開已經和包括阿里、華為、百度、騰訊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先後進行了深度合作。

酷開就這樣一步步成長為一家估值近百億的獨角獸。

2018 年 1 月,時任酷開 CEO 的王志國對外介紹公司定位時講道:

酷開公司的定位是傳統的網際網路企業。傳統是指發展使用者的模式非常傳統,網際網路企業是因為變現的方式很網際網路、很商業。

也是在這一年,估值百億、和 BAT 成為朋友的酷開,有了另一個本質的轉變。

剝離電視業務

在國內市場競爭環境下,整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在最初幾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包括樂視、小米、創維、TCL 等開展網際網路電視業務的廠商都在思考一個同樣的問題——網際網路電視盈利模式應該是怎樣的?

樂視的 “硬體免費”以失敗收尾,小米搭建起了自己的會員體系,酷開剝離了電視業務,開始專注系統生態。

2018 年 4 月 1 日,這一年的愚人節,酷開網路官宣不再賣電視,將酷開電視相關業務平移整合到創維全球電商中心,實行 “創維 + 酷開”雙品牌。其中,酷開主要專注當時已有起色的系統生態。

彼時的酷開在強推 “大內容”戰略兩年後,在內容側有了不錯的變現能力,據官方資料顯示,2017 年酷開內容營收達到 2.88 億,其中廣告業務同比增長 472%,廣告形式多達 11 種。

這樣的增長源於公司業務重心的傾斜。

為了讓更多電視預裝酷開系統,酷開在 2017 年啟動了「拓展終端計劃」,據王志國當時透露,2017 年團隊更多是在尋找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廠商進行商務談判和系統植入。

為了在酷開系統上集聚更多使用者,酷開主動讓渡收益、構建了多重激勵措施。例如,「拓展終端計劃」,酷開在 2018 年又制定了「N 計劃」。這一計劃引入 “終端入股、終端分紅”的概念,根據終端佔比,給廠家 “股權”——用「N 計劃」拓展模式形成的終端資源池未來共同的資本收益分配權益。

在這之前,酷開系統已經在為飛利浦、松下、熊貓、冠捷、視緯通、視源、芯智、五星、斐訊等 16 個非酷開品牌提供服務,酷開的 OTT 業務已經幹得風生水起。

也是在這一年,酷開終端累計啟用量達到 3100W + 臺,王志國為酷開定下了一個 “小目標”:到 2021 年,酷開網路終端規模將達到 1 億臺。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 “1 億臺終端”並非指的是 1 億臺電視。從以往酷開電視每年百萬臺的增量資料來看,純靠電視也無法支撐起酷開的 “億級”目標,酷開的野心在於對 “萬屏互聯”的篤定。

2020 年 9 月 2 日,酷開系統 8 正式釋出。

酷開官方對於這一系統的解讀是:這是一次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跨越。

歷數酷開系統以往版本,既有面向電視應用的酷開系統 TV 版、面向平板應用的酷開系統觸屏版、面向電視盒子用用的酷開系統 OTT 版,也有面向商用屏的信發系統、面向會議屏的天賜雲系統,以及面向車載屏的酷開系統智行駛版。

這麼多系統,它們之間實際上是相互割裂的。

為什麼會是割裂的?

這是因為每一個系統都只能用一項功能,這項功能被用的時間又是極其有限的。

如果今天的大屏能夠在大家想用的時候就用上,甚至能夠和小屏完美地結合,在需要的時候將小屏的資訊共享到大屏上,這時的大屏產業將會迎來一輪新的高潮。

基於這樣的邏輯,酷開系統提出無界空間的概念。

“萬屏互聯”給了酷開系統一個瘋狂成長的機會,也讓酷開有了一個更好的身價。

一切為了上市

2021 年 2 月 2 日,據中金公司披露的資訊,酷開網路已在今年年初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並在 1 月 29 日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計劃登陸 A 股上市。

從最初成立酷開網,購買 2000 部電影版權提供免費視訊下載服務,輾轉「賣電視」、「賣廣告」、「賣內容服務」後,酷開網路幾經蛻變,終於要以系統生態模式尋求上市。

其實酷開網路要上市從來都不是祕密。

2014 年 4 月,當酷開從創維旗下分拆、獨立運營時,官方就明確表示,未來可能進行融資上市。

隨後在 2016-2017 年進行 3 輪戰略融資後,酷開網路已經成為國內 OTT 行業首家估值近百億企業。

2018 年 4 月,在剝離電視業務時,王志國透露,酷開剝離電視業務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上市。

2020 年 8 月,創維集團釋出公告稱,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同意其對酷開網路進行分拆,管理層目前正在審查市場狀況以及分拆方案。

2020 年 12 月 23 日,酷開網路就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革,由 “有限公司”變更為 “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 3.6 億元。

2021 年 2 月,酷開網路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期,這時的酷開網路已經不再是那個提供免費電影下載的網站,而是一個提供物聯網系統衍生內容及廣告服務的資訊服務廠商。

當硬體免費最終在這個時代被證偽後,內容付費逐漸為國人所接受,大資料讓酷開找到了更多商業創新機會。

酷開網路大屏指數研究院院長趙磊此前曾向雷 鋒網這樣解釋酷開的商業模式:

以資料和流量為基礎,一定會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會助力新通路、新流量、新資料和新方法的產生。這些都會助力在家庭客廳中進行垂直類的精細化場景挖掘,這些精細化場景又會產生新的商業模式。

這些新的模式我們對內已經在使用,但是要在行業內實現普及,還需要一段時間。

正如楊東文最初在成立 “酷開網”時對 iTunes 模式的思考:

收費下載的模式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如果收費我們將得不償失。

酷開最終沒能長成中國版的 iTunes。

但酷開在這個時代找到了自己的發力點,這是創維 15 年前沒想到、也不會想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