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10 臺,ARM 伺服器走進中國移動大網
基於 ARM 平臺的伺服器,到底行不行?中國移動給出了明確、有力的回答!
近日,中國移動釋出集中網路雲資源池三期工程計算型伺服器採購招標公告。該專案採購計算型伺服器 43564 臺,劃分為 2 個標包:標包 1,X86 平臺,需求數量 28854 臺,最高投標限價為不含稅金額 142362.2 萬元人民幣;標包 2,ARM 平臺,需求數量 14710 臺,最高投標限價為不含稅金額 73085 萬元人民幣。
據 C114 瞭解,這是中國移動在網路雲集採中首次明確 ARM 平臺的採購數量與比例,並且 ARM 平臺的採購規模與採購金額均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一。此舉意味著中國移動開始積極擁抱多樣性算力,這既是其業務發展的需要,也是出於資訊與網路安全自主可控的考量。
算力多樣性發展已成必然
伴隨著雲端計算、大資料、IoT 等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作為資料分析、處理和儲存的底座,算力多樣性發展已成必然。
近日,“多樣性算力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行,信通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清華大學以及華為、中興等 11 家企業、高校與機構,圍繞多樣性算力產業生態的構建和中國計算產業的協同發展之路展開深入探討,並聯合發布《多樣性算力技術願景白皮書》,呼籲產業合作,為世界提供多樣性算力基礎設施,消除行業分享數字化紅利的技術鴻溝。
白皮書指出,多樣性算力產業體系建設應從運營商網路雲、IT 雲、公有云三大資料中心場景切入,初期以 ARM 為主,推動多樣化伺服器整機和部件成熟;拉通產業,引導應用跨架構適配與遷移,共建多樣性算力軟體體系;同時,面向 GPU、FPGA 等異構計算平臺,打造開放多元普惠的計算產業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發言中就強調,集中優勢力量協同攻關技術適配和生態共建,是“以點帶面”補齊中國產業體系在網信領域產業化和生態體系差距、加快資訊科技安全可控、建設網路強國的有效路徑。
ARM 架構伺服器已基本滿足商用條件
事實上,隨著身份由傳統通訊服務提供商向數字化使能者的轉變,我國三大運營商近年來紛紛佈局多樣性算力,在處理海量大資料的同時,“場景化”匹配多樣性資料。
同樣是在“多樣性算力產業峰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表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都呼喚多樣性算力,數字化轉型需要比較好的基礎平臺,多樣性算力是構建基礎平臺的基礎。
段曉東指出,通用架構的核心是 CPU,CPU 決定上層技術路線,形成多個流派,主流架構包括 X86、ARM 等。面對不同場景的大規模評測,中國移動系統化地構建了面向跨架構處理器的評價體系,並提出三個不同的評測角度:第一,核粒度,引入單核評測力度,深入評估處理器核心演程序度,進行評判;第二,全維度,增加實時性、加解密、虛擬化等評測維度,全面驗證處理器效能;第三,workload,通過新的壓力並行方法挑戰 CPU 極限,動態調整併發執行緒數。
評估結果顯示,基於 ARM 架構的伺服器已基本滿足商用條件,通過中國移動規模部署得到了驗證。測試發現,ARM 在單核效能上相比 x86 還有繼續優化的空間,整機伺服器效能已與 x86 伺服器相當,能夠滿足 5G 等電信大併發業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