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比亞迪宋 Plus DM-i 是否值得買,實地體驗來了

比亞迪宋 Plus DM-i 是否值得買,實地體驗來了

先問個問題:如果現在需要一臺能在北京、上海免購置稅的插混車,你能想到哪些?如果把範圍縮小到落地 15 萬~20 萬,還剩下哪些車型?最後,限制在 SUV,還有哪些?

筆者統計了一圈,20 萬實打實能買到只有這 6 臺:

領克 06 PHEV:15.86 萬

榮威 eRX5:15.28-16.28 萬

長安 CS75 PHEV:13.68-16.78 萬

名爵 領航 PHEV:14.58-17.58 萬

吉利星越 PHEV:15.13-18.63 萬

以及搭載被廣泛看好,叫板豐田(THS)、本田(i-MMD)的比亞迪超級混動 DM-i 技術的:

宋 Plus DM-i:14.68-16.98 萬

上週,筆者到北京海淀一家比亞迪 4S 店體驗這臺車,本著客觀的原則,回答幾個有關這臺車網友常提到的問題,並介紹幾個優缺點,感興趣的車友們可作為參考。

一、駕駛感

首先,宋 Plus DM-i 有 HEV 和 EV 兩種動力模式,結合 ECO / 標準舒適 / 運動,可調節內燃機介入時間和程度。

體驗下來,滿電狀態使用「ECO+HEV」+「標準 + EV」會得到輕快且節能的油門響應。

操縱感延續 15W 價位 SUV 應有水準,優勢在於它是一臺電動車,整塊電池平鋪在底盤,開啟運動模式,EPS(轉向助力)介入減弱,擺頭動作小,有不錯的指向性。配合輕巧的油門,前段車速整體反饋非常不錯,出乎意料。

令人遺憾的是,一旦進入急彎,車頭反向的慣性和側傾程度會把你拉回現實:這仍然是臺重量集中在車頭的緊湊型 SUV,操縱感其實和 RAV4、CRV 拉不開太多差距。

不過,把它放在油車圈子裡,從宋 Pro 到宋 Plus 混動,再到今天的 DM-i,比亞迪底盤調教越來越好。但咱非要和同價位合資車例如 Rav4、國產吉利的 CMA 平臺對比,比亞迪的混動平臺的車架調教仍欠點火候。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買 DM-i 的迪粉多數是奔著燃油經濟性去的。

動力方面補充個小細節,110 公里版百公里加速要比 51 公里版慢 0.1s,有一種解釋是電機效能 + 9%,也難平衡增加上來的 90kg 裝備質量,而且 1.5L 驍雲 - 插混發動機介入較晚,基本是後半段、速度到 60、70 公里每小時才發力,前段加速基本是強調電機的效能。實際體驗下來,這項引數上的微弱差異放在實際道路上,幾乎可以忽略。

很多人沒注意,宋 Plus DM-i 還個“絕殺”,它目前是 20 萬以內唯一(沒錯,唯一)一臺可直流快充的插混車車型。PS,轎車裡領克 03 PHEV、名爵 6 PHEV 也是不帶直流快充的。

充電速度提上去,單程 20、30 公里的往返路段,把宋 Plus DM-i 當純電車完全可以。“無限接近純電車”的說法,這確實在 110KM 續航版上有所體現。

二、多花 10000 塊 + 的科技配置,值嗎?

電池差異說完,兩款里程各加 1 萬就可升級的“科技”配置,值麼?據筆者瞭解,由於產能跟不上,北京正常提車基本需要等 2、3 個月,這樣緊俏的供需,4S 店基本不可能給出優惠空間,51 公里(尊貴型、尊榮型)、110 公里(旗艦型、旗艦 Plus)價格都是指導價原價,那麼,尊榮、旗艦 Plus 要不要選呢?

重點看差異:全速 ACC、自動緊急制動 AEB、擁堵輔助 TJA、主動車道輔助 LKS、車道偏離預警 LDWS、盲區監測 BSD、開門預警 DOW—— 這些功能打包起來,在丐版(尊貴型)、次頂配(旗艦型)上通通沒有。

可以這麼說:

  • 在北京、上海日常龜速擁堵路段,ACC+TJA 自動跟車能很好緩解疲勞;

  • 對於觀察力不佳的同學,BSD 能在急速行駛的車流中提醒你後車的靠近;

  • 對於行色匆匆的乘客,DOW 或許能在不經意的瞬間,避免疾馳的美團小哥帶走一塊車漆…

不是強行推銷哈,貴出的 1w 塊也就這些優勢了。

因為 DPilot 裡自詡 L2 級別的 LKS 真的有些雞肋…

準確的說,DiPilot 自問世以來就備受吐槽,很正常,比亞迪的強項一直是造車和造電池,王傳福在採訪中也表示,他理解的智慧是“網聯”,輔助駕駛軟體功能做的比較保守,而且大多是從博世買過來的套件,DiPilot 辣雞也是可以理解的。

先來說它的輔助駕駛是怎麼工作的,不像其他 L2 級別的量產車,你在方向盤上是找不到 LDA、LKS 按鍵 —— 首先,停好車,在中控設定開啟「車道保持」;然後,啟動車輛,上高速,將速度提到 60 公里每小時以上,XX 便會自動車道保持。在偏離車道的時候,他會通過振動或者聲音方式來提醒駕駛者,本質上,LKS 是 ACC 巡航的一個組成功能,不能單獨開啟。

如果說比亞迪漢的 L2 是「開關」邏輯,宋 Plus DM-i 則更強調「條件」邏輯 —— 車速 60+、道路筆直、車道線清晰,L2 輔助才會自動開啟。

它會遇到什麼問題呢?車速稍稍低於 60km/h 時,LKS 就會自動退出,如果車內噪音過大、道路顛簸掩蓋了震動,駕駛員或許不會注意到車輛已降級到 LDWS(車道偏離預警),此時若不主動施加轉向力,車子會不自覺偏離車道,甚至蹭到隔離帶。這點,不吐不快。

還有幾個小問題:

(1)會不會像秦 DM-i 一樣低速發動機頻繁啟停?

目前有很多人吐槽秦 DM-i 頻繁啟停問題,低速尤其是電量低於 25% 時。秦我還沒開過。不過宋 DM-i 有個優點,就是 NVH 做的比較完善,前機蓋下放海綿給料足,即便發動力來回啟停,聲音也聽不太清。

網上說失去動力,我覺得是極端個例。

DM-i 是新技術,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多數使用者適應。

(2)後盤座椅振動嚴重嗎?

有振動,敏感的話,別坐後排。發動機介入 + 高速巡航時,後盤座椅震動還是很明顯的,具體作用在後腰。

最後,吐槽下的宋 Plus DM-i 產能問題,我們剛剛提到,目前 4S 提車普遍要 2、3 個月,實際上有些地區甚至被拖到 4 個月,很多對購置稅不敏感或者號牌無限制的地區,乾脆放棄 DM-i,或者直接選了宋 Pro、加錢選唐 2.0T,可能大家對平順性沒有那麼高要求,但又急用車。

通過實際走訪 4S 店,筆者獲得的訊息與比亞迪官方道歉口徑如出一轍:

“由於訂單很多,車輛交付上相對較慢,目前新增訂單的交付仍需要平均 3.5 個月的等待時間,因此而給 DM-i 客戶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5 月 17 日,比亞迪釋出宣告,稱正積極安排和部署,以加速 DM-i 超級混動車型的產能提升。

或許比亞迪自己也沒想到 DM-i 系列如此暢銷,網上有一種說法是,重慶工廠目前只能滿足 1.5w 臺漢規格的刀片電池車型供給。按這種進度,半年內實現 1 個月內提 DM-i 還是有些難度的。

最後,宋 Plus DM-i 從混動節能、駕駛舒適性來講,值得買;但短期用車需求強烈、對後排振動敏感的使用者,可以先看看其他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