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Springboot-微服務-微服務元件之服務管理-eureka-消費端呼叫服務

Springboot-微服務-微服務元件之服務管理-eureka-消費端呼叫服務

Springboot-微服務-微服務元件之服務管理-eureka-消費端呼叫服務

微服務現在大部分的呼叫方式都是rest風格的呼叫方式也就常見的http,當然也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RPC

認識RPC

RPC,即 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端過程呼叫),是一個計算機通訊協議。 該協議允許運行於一臺計算機的程式呼叫另一臺計算機的子程式,而程式設計師無需額外地為這個互動作用程式設計。說得通俗一點就是:A計算機提供一個服務,B計算機可以像呼叫本地服務那樣呼叫A計算機的服務。

通過上面的概念,我們可以知道,實現RPC主要是做到兩點:

  • 實現遠端呼叫其他計算機的服務
    • 要實現遠端呼叫,肯定是通過網路傳輸資料。A程式提供服務,B程式通過網路將請求引數傳遞給A,A本地執行後得到結果,再將結果返回給B程式。這裡需要關注的有兩點:
      • 1)採用何種網路通訊協議?
        • 現在比較流行的RPC框架,都會採用TCP作為底層傳輸協議
      • 2)資料傳輸的格式怎樣?
        • 兩個程式進行通訊,必須約定好資料傳輸格式。就好比兩個人聊天,要用同一種語言,否則無法溝通。所以,我們必須定義好請求和響應的格式。另外,資料在網路中傳輸需要進行序列化,所以還需要約定統一的序列化的方式。
  • 像呼叫本地服務一樣呼叫遠端服務
    • 如果僅僅是遠端呼叫,還不算是RPC,因為RPC強調的是過程呼叫,呼叫的過程對使用者而言是應該是透明的,使用者不應該關心呼叫的細節,可以像呼叫本地服務一樣呼叫遠端服務。所以RPC一定要對呼叫的過程進行封裝

RPC呼叫流程圖:

想要了解詳細的RPC實現,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自己動手實現RPC

認識Http

Http協議:超文字傳輸協議,是一種應用層協議。規定了網路傳輸的請求格式、響應格式、資源定位和操作的方式等。但是底層採用什麼網路傳輸協議,並沒有規定,不過現在都是採用TCP協議作為底層傳輸協議。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Http與RPC的遠端呼叫非常像,都是按照某種規定好的資料格式進行網路通訊,有請求,有響應。沒錯,在這點來看,兩者非常相似,但是還是有一些細微差別。

  • RPC並沒有規定資料傳輸格式,這個格式可以任意指定,不同的RPC協議,資料格式不一定相同。
  • Http中還定義了資源定位的路徑,RPC中並不需要
  • 最重要的一點:RPC需要滿足像呼叫本地服務一樣呼叫遠端服務,也就是對呼叫過程在API層面進行封裝。Http協議沒有這樣的要求,因此請求、響應等細節需要我們自己去實現。
    • 優點:RPC方式更加透明,對使用者更方便。Http方式更靈活,沒有規定API和語言,跨語言、跨平臺
    • 缺點:RPC方式需要在API層面進行封裝,限制了開發的語言環境。

主要關鍵點

  • 引入eureka客戶端的依賴
  • 在springboot啟動器上新增,開啟eureka註解

呼叫方式

第一種呼叫方式

1.1 配置引入相關依賴

只要是你想呼叫服務,或者提供服務你就必須引入eureka的客戶端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client</artifactId>
            <version>2.0.1.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1.2 在springboot啟動器上新增,開啟eureka註解


package com.caicai;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discovery.EnableDiscoveryCli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
@EnableDiscoveryClient//開啟eureka服務端的呼叫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ConsumerServiceApplication {
    //Spring boot 呼叫的介面大部分都是rest風格的介面,這裡我們使用,Spring 自帶的resTemplate 去呼叫,它包含了:http,post 等等

    @Bean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ConsumerServiceApplication.class);
    }
}


1.3 在消費端 注入DiscoveryClient,restTemplate

    //動態呼叫方式
   @GetMapping("{id}")
    public User queryById(@PathVariable("id") Long id)
    {
          //根據服務ID 獲取例項
          List<ServiceInstance> instances =   discoveryClient.getInstances("user-service");
          //從例項種獲取相關資訊
           ServiceInstance instance =   instances.get(0);
          String url = "http://"+instance.getHost()+":"+instance.getPort()+"/user/"+id;//這裡獲取的IP和地址,是獲取的是userservice裡面的ip地址,如果我在
          // userservice 中的application.yml 配置了  
          //instance:
            // prefer-ip-address: true # 使用Ip地址
             //ip-address: 127.0.0.1   即便你在eureka上看到了地址是主機名也好,還是其它IP,這裡獲取的URL地址必定是你的配置的IP地址值。
          User user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l,User.class);
          return user;

    }

開開心心,上班! 快快樂樂,遊玩! 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