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常用監控命令-top

常用監控命令-top

top命令: top命令經常用來監控linux的系統狀況,比如cpu、記憶體的使用 第一行: 10:00:28 — 當前系統時間 104 days, 19:26 — 系統已經運行了104天19小時26分鐘(在這期間沒有重啟過) 1users — 當前有1個使用者登入系統 load average: 1.15, 1.42, 1.44 — load average後面的三個數分別是1分鐘、5分鐘、15分鐘的負載情況 loadaverage資料是每隔5秒鐘檢查一次活躍的程序數,然後按特定演算法計算出的數值。如果這個數除以邏輯CPU的數量,結果高於1的時候就表明系統在超負荷運轉了; 第二行: tasks:總程序; running:正在執行的程序; sleeping:休眠-不消耗CPU stopped:停止 zombie:殭屍程序,程序意外停止又不退出 第三至八行:cpu狀態 6.7% us — 使用者空間佔用CPU的百分比。 0.4% sy — 核心空間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ni — 改變過優先順序的程序佔用CPU的百分比 92.9% id — 空閒CPU百分比 0.0% wa — IO等待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hi — 硬中斷(Hardware IRQ)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si — 軟中斷(Software Interrupts)佔用CPU的百分比 中斷:CPU切換或程序切換,切換時產生上下文; 上下文:CPU切換的時候保留切換前程序的狀態,以便程序切換回來的時候,原程序繼續執行; 第九行:記憶體狀態 16435972k total — 實體記憶體總量(15.6GB) 16179848k used — 使用中的記憶體總量(15.43GB) 256124k free — 空閒記憶體總量(250M) 738096k buffers — 快取的記憶體量 (720.7M) 第十行:swap交換分割槽 16383992k total — 交換區總量(16GB) 2689100k used — 使用的交換區總量(2.56G) 13694892k free — 空閒交換區總量(13.37GB) 5156216k cached — 緩衝的交換區總量(4.9GB) 第9行中使用中的記憶體總量(used)指的是現在系統核心控制的記憶體數,空閒記憶體總量(free)是核心還未納入其管控範圍的數量。納入核心管理的記憶體不見得都在使用中, 還包括過去使用過的現在可以被重複利用的記憶體,核心並不把這些可被重新使用的記憶體交還到free中去,因此在linux上free記憶體會越來越少,但不用為此擔心。 如果出於習慣去計算可用記憶體數,這裡有個近似的計算公式:第9行的free + 第9行的buffers + 第10行的cached,按這個公式此臺伺服器的可用記憶體:250M+720m+4.9G= 5.8~5.9GB。 對於記憶體監控,在top裡我們要時刻監控第10行swap交換分割槽的used,如果這個數值在不斷的變化,說明核心在不斷進行記憶體和swap的資料交換,這是真正的記憶體不夠用了。 第十一行以下:各程序(任務)的狀態監控 PID — 程序id USER — 程序所有者 PR — 程序優先順序 NI — 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順序,正值表示低優先順序 VIRT — 程序使用的虛擬記憶體總量,單位kb。VIRT=SWAP+RES RES — 程序使用的、未被換出的實體記憶體大小,單位kb。RES=CODE+DATA SHR — 共享記憶體大小,單位kb S — 程序狀態。D=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R=執行 S=睡眠 T=跟蹤/停止 Z=殭屍程序 %CPU — 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 %MEM — 程序使用的實體記憶體百分比 TIME+ — 程序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1/100秒 COMMAND — 程序名稱(命令名/命令列) 2、監控java執行緒數: (1)、top命令的監控最小單位是程序,想要看到程序下的執行緒用 命令 :top -p 程序號 (2)、ps -eLf | grep java | wc -l 在Linux系統“一切都是檔案”的思想貫徹指導下,所有程序的執行狀態都可以用檔案來獲取。系統根目錄/proc中,每一個數字子目錄的名字都是執行中的程序的PID,進入任一個程序目錄,可通過其中檔案或目錄來觀察程序的各項執行指標,例如task目錄就是用來描述程序中執行緒的,因此也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獲取某程序中執行中的執行緒數量(PID指的是程序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