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叢集高可用部署詳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nowledgesea/p/6535766.html
序言
清風萬里的季節,週末本該和親人朋友一起消遣這爛漫的花花草草,或是懶洋洋的晒個太陽聽聽風聲鳥鳴。無奈工作使然,理想使然,我回到啦公司,敲起啦鍵盤,擼起啦程式碼,程式狗的世界一片黯然,一片黯然,願天下所有努力的程式狗都夢想成真吧!!
回到正題,為什麼搭建rabbitmq叢集?rabbitmq叢集有那些模式?如何搭建Rabbitmq叢集?rabbitmq映象高可用策略有那些?
1、首先這款產品本身的優點眾多,大家最看好的便是他的非同步化提高系統抗峰值能力,然後便是系統及功能結構解耦,那麼照此兩點來說,他的在整個系統中的作用還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此重要,當然要考慮他的高可用性,那麼便有啦第一個問題的解答。
2、rabbitmq有3種模式,但叢集模式是2種。詳細如下:
- 單一模式:即單機情況不做叢集,就單獨執行一個rabbitmq而已。
- 普通模式:預設模式,以兩個節點(rabbit01、rabbit02)為例來進行說明。對於Queue來說,訊息實體只存在於其中一個節點rabbit01(或者rabbit02),rabbit01和rabbit02兩個節點僅有相同的元資料,即佇列的結構。當訊息進入rabbit01節點的Queue後,consumer從rabbit02節點消費時,RabbitMQ會臨時在rabbit01、rabbit02間進行訊息傳輸,把A中的訊息實體取出並經過B傳送給consumer。所以consumer應儘量連線每一個節點,從中取訊息。即對於同一個邏輯佇列,要在多個節點建立物理Queue。否則無論consumer連rabbit01或rabbit02,出口總在rabbit01,會產生瓶頸。當rabbit01節點故障後,rabbit02節點無法取到rabbit01節點中還未消費的訊息實體。如果做了訊息持久化,那麼得等rabbit01節點恢復,然後才可被消費;如果沒有持久化的話,就會產生訊息丟失的現象。
- 映象模式:把需要的佇列做成映象佇列,存在與多個節點屬於RabbitMQ的HA方案。該模式解決了普通模式中的問題,其實質和普通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訊息實體會主動在映象節點間同步,而不是在客戶端取資料時臨時拉取。該模式帶來的副作用也很明顯,除了降低系統性能外,如果映象佇列數量過多,加之大量的訊息進入,叢集內部的網路頻寬將會被這種同步通訊大大消耗掉。所以在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合中適用。
準備叢集環境安裝RabbitMQ
我的環境如下:
1、兩臺Centos7的機器,hostname分別為:F , G .
2、IP地址分別為:F—172.18.8.229 , G—172.18.8.224。
3、修改hosts檔案如下,下面是G這臺機器的hosts檔案內容,F也需要如下配置:
[root@G bin]# cat /etc/hosts 127.0.0.1 G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localdomain4 ::1 G local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localdomain6 172.18.8.224 G 172.18.8.229 F
4、保證兩臺機器都能夠相互ping通,如下圖:
好啦,環境到此就就能滿足啦,接下來我們把rabbitmq裝在2臺機器上。
學習不看官方文件,那就別學啦,地址如下:http://www.rabbitmq.com/install-rpm.html
安裝rabbitmq依賴erlang環境,所以我們要先安裝erlang環境。
安裝完成之後,下載rabbitmq的rpm包ivh即可。如果實在不會安裝,Linux系統(二)軟體的安裝與解除安裝裡面有安裝rabbitmq的例項,看官笑納,實在不會裝那加入左上方群,或者點選網頁右上方的X吧,一定要相信不是你的錯,是你與rabbitmq緣分不到。
安裝啟動過程中如果出現error,那可參考下面幾個方案試試:
- vim /etc/rabbitmq/enable_plugins :刪除檔案中的內容。
- 檢視hosts檔案是否配置完善,相互是否可以ping通
- 檢視相關埠是否被佔用,如若佔用kill掉
- 如果已經叢集,那麼要檢視所有叢集中的/var/lib/rabbitmq/.erlang.cookie是否一致。
- 如果不存在上述檔案,echo $HOME ,開啟此資料夾,檢視cookie檔案是否一致。
- 重啟電腦,防止快取資料配置未更新過來。
這裡安裝啟動成功之後,來幾個常用的操作。
[root@G bin]# ./rabbitmq-server -deched --後臺啟動服務 [root@G bin]# ./rabbitmqctl start_app --啟動服務 [root@G bin]# ./rabbitmqctl stop_app --關閉服務 [root@G bin]#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啟動web管理外掛 [root@G bin]# ./rabbitmqctl add_user zlh zlh --新增使用者,密碼 [root@G bin]# ./rabbitmqctl set_user_tags zlh administrator --設定zlh為administrator許可權
如果你看到如下操作,即表明啟動成功啦,並且web管理頁面的外掛也啟動成功,如果下面的6為0,則需要啟動web管理外掛
那具體rabbitmqctl 的命令詳細還要看官網文件:http://www.rabbitmq.com/man/rabbitmqctl.1.man.html
搭建rabbitmq的一般模式叢集
在上述的兩臺機器上安裝rabbitmq完成之後,你可以看到你的機器中有如下1個檔案。路徑在$HOME中或者在/var/lib/rabbitmq中,檔名稱為.erlang.cookie,他是一個隱藏檔案。那麼這檔案儲存的內容是什麼,是做什麼用的呢?
這樣說吧:RabbitMQ的叢集是依賴erlang叢集,而erlang叢集是通過這個cookie進行通訊認證的,因此我們做叢集的第一步就是幹cookie。怎麼幹?
1、必須使叢集中也就是F,G這兩臺機器的.erlang.cookie檔案中cookie值一致,且許可權為owner只讀。
機器G中的Cookie:機器F中的Cookie:
修改檔案許可權如下:
[root@F ~]# chmod 600 .erlang.cookie
2、檢視叢集狀態,我的是已經做好的。
[root@F bin]# ./rabbitmqctl cluster_status Cluster status of node rabbit@F ... [{nodes,[{disc,[rabbit@G]},{ram,[rabbit@F]}]}, {running_nodes,[rabbit@G,rabbit@F]}, {cluster_name,<<"rabbit@F">>}, {partitions,[]}, {alarms,[{rabbit@G,[]},{rabbit@F,[]}]}]
3、停止當前機器中rabbitmq的服務
[root@F bin]# ./rabbitmqctl stop_app
4、把G中的rabbitmq加入到叢集中來
[root@F bin]# ./rabbitmqctl join_cluster --ram rabbit@G
5、開啟當前機器的rabbitmq服務
[root@F bin]# ./rabbitmqctl start_app
6、開啟網頁管理頁面檢視nodes
如此便可以啦,你可以做下測試,驗證下我們序言中說的普通模式的說明,那必須是槓槓對的。
搭建rabbitmq的映象高可用模式叢集
寫到這裡,接下來,有朋友要請我吃飯啦,我就速戰速決赴會去啦,即便如此該有的也會都有的。go,go,go。
這一節要參考的文件是:http://www.rabbitmq.com/ha.html
首先映象模式要依賴policy模組,這個模組是做什麼用的呢?
policy中文來說是政策,策略的意思,那麼他就是要設定,那些Exchanges或者queue的資料需要複製,同步,如何複製同步?對就是做這些的。
這裡有點內容的,我先上例子慢慢說:
[root@G ~]# ./rabbitmqctl set_policy ha-all "^" '{"ha-mode":"all"}'
引數意思為:
ha-all:為策略名稱。
^:為匹配符,只有一個^代表匹配所有,^zlh為匹配名稱為zlh的exchanges或者queue。
ha-mode:為匹配型別,他分為3種模式:all-所有(所有的queue),exctly-部分(需配置ha-params引數,此引數為int型別比如3,眾多叢集中的隨機3臺機器),nodes-指定(需配置ha-params引數,此引數為陣列型別比如["3rabbit@F","rabbit@G"]這樣指定為F與G這2臺機器。)。
參考示例如下
當然在web管理介面也能配置:
配置完看佇列如下,其中表示ha-haall的說明用我的ha-haall策略啦,屬於映象模式,沒有表示的就是普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