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絕大部分人用來管理Scrum/敏捷開發的四類工具

絕大部分人用來管理Scrum/敏捷開發的四類工具

目前針對產品研發管理的工具和平臺大致可分為四類,但無論是哪一類,因為敏捷理念的火熱,或多或少的能支援一些Scrum的需求,這也就造成了大家現在選擇Scrum工具時更加迷惑。下面我們就簡單聊聊這四類工具分別是什麼,又適用於什麼樣的環境。

一、基礎的scrum 工具

1、白板 白板是實施Scrum 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用於每天跟蹤彙報,簡明易懂。但是對Product Backlog支援明顯不夠,也沒辦法保留歷史紀錄,而歷史記錄對於回顧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Scrum 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通過短期回顧,達到持續不斷的改善。 2、Excel Excel相信很多團隊也有嘗試過,也有很多現成的模板可以用,但它主要問題是當成員比較多的時候,同時修改一個共享Excel檔案,會相互衝突,不好同步;同時表格的整理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以及視覺化管理功能並不滿足等(如燃盡圖)
除了最基礎的工具,還有三類平臺:

二、平臺類Scrum 工具

平臺類:釘釘,飛書

協作類:Worktile,Tower, Trello,Teambition,Asana,Basecamp等

研發類:PingCode,Jira,Tapd,Coding等

平臺類雖然通過外掛的形式具備了部分Scrum的功能,但總體來說,基本是各種辦公軟體的大雜燴,用於 Scrum 太過於臃腫。在一定程度也存在下架風險,比如外掛廠商與平臺沒談好下架的情況在以往也並不少見。 協作類的軟體的適用的範圍比較廣,一定程度也能滿足了Scrum管理的需求。 但這些協作軟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以專案的方式來滿足Scrum管理需求,這樣做當然能用,但體驗不好(別問為什麼,誰用誰知道)。
所以從易用性和操作體驗、以及程式碼託管等開發工具之間資料打通等方面而言,平臺類、協作類和專業的研發類工具來說有較大差距 用一句廢話來總結就是:無論是Scrum管理或者更廣義一點來說研發管理需求來說,肯定是專業的研發類工更適合。

三、落地Scrum 需不需要工具?工具該如何選擇?

如果團隊在25人以下,由於規模小資訊差不大,流程簡單,很多事情拉個會議,使用一般的白板或者是線上文件就能滿足需求,這個時候上工具有時候反而會給團隊的效率造成阻礙。 但是當敏捷成為超過百人團隊,或進行大型專案的主流開發方式時,這些自己臨時組織起來的技術團隊,或者是在跨團隊之間,以及日常管理多個團隊,如僅靠白板、電子表格和Wiki 等將難以滿足需求。
要選擇一個適合的工具,其實就是判斷它能否滿足我們的Scrum 管理需求。而作為一個Scrum工具,一定要考慮是否支援Scrum框架所必需的基本元素,如Product Backlog、Sprint Backlog、Bumdown Chart等。 這裡根據Scrum方法論的管理流程列出來一些基本功能,以研發工具PingCode 舉例:

四、Scrum管理工具的簡單評測

為了避免口水戰,我們這裡僅從Scrum方法論出發,對比這些工具在功能匹配度上的一些不同(僅供參考,體驗深度問題可能有一定程度出入)

從Scrum工具的功能層面角度可以看出,PingCode 這裡做的是比較不錯的,甚至是說完整支援了 Scrum 敏捷開發流程。

當然,功能數量只是表面,我們還做了更深入的測評,由於每個測評篇幅會過長,所以這裡我們就以PingCode為例。

五、Scrum管理工具的深入體驗

1、Scrum角色管理 Scrum 框架下有3種常見角色: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敏捷教練(Scrum Master) 團隊成員(Scrum Team) 在體驗中,PingCode 能以自定義專案角色和許可權的方式對成員進行分組和許可權管理。比如配置不同角色不同的管理和檢視專案、工作項型別等許可權,專案成員亦可擁有多個角色。 2、需求管理 按照Scrum的一般做法,迭代開始前,由產品負責人收集來自各方需要、期望和訴求,評定優先順序,整理出產品 Backlog,通過會議評審形成 Sprint Backlog。 在體驗中,PingCode是以史詩、特性、使用者故事三級方式進行需求管理。可以通過自定義需求狀態、補充各類屬性欄位,編寫完整描述,上傳相關產品文件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故事結構。 也可以利用「子工作項」進行復雜需求細化和拆解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需求也可與使用者反饋、研發任務、測試結果、Wiki的文件等工作項相關聯,便於其它成員查詢引用、追溯來源。

3、規劃 無論是產品規劃或者是制定產品的里程碑,產品路線圖對於產品團隊來說都是很需要的,我們來看看Pingcode的表現: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我們一眼就能看到未來三個月甚至一年要做哪些產品功能,而且能知道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哪一個功能做完才能做另外一個功能。 是管理層特別喜歡的功能了 4、缺陷管理 這個模組很明確,就是列出我們開發過程中或者通過使用者反饋提交的所有的缺陷,具備優先順序等屬性設定。 5、迭代 這是我們敏捷開發過程中用到的最核心的功能,也是支撐我們 Scrum 流程的靈魂。 就PingCode來說,在Sprint規劃以及資訊豐富度上是做的比較好的。 這裡我最想聊的是工作項(可能這不在Scrum管理之列),這是一個真正體現研發團隊的價值的資料的能力。 比如下面的使用者故事 :該使用者故事的負責人是誰,子任務如何拆分的,關聯了哪些工作項,關聯的測試用例是什麼,開發過程中提交的開發資料和資訊是怎樣的,工時是怎麼登記的,關聯的 Wiki 頁面是什麼,都上傳了哪些附件,評論中都討論了哪些事情,該工作項的活動軌跡是什麼,狀態是怎麼流轉的等等。 6. 跟蹤迭代進度 迭代開始後,每日站立會議對迭代進行跟蹤。各成員快速任務進度、今天的計劃、遇到的困難等就成為常態,燃盡圖在這裡必不可少。 我們從下圖也能看出,PingCode迭代概覽、燃盡圖基本具備,在直觀反映各成員工作狀況、當前迭代進度的健康程度上並沒有啥毛病。 7、迭代回顧 在迭代完成後,團隊成員對當前迭代所完成的工作成果進行演示覆盤。 這個環節PingCode支援整個迭代情況概覽,以及迭代回顧看板記錄,基本能滿足回顧覆盤的需求。

除以上講的一些之外,我發現PingCode還具備版本、篩選器(全域性搜尋)、工時統計等一些在Scrum管理中比較好用的功能。但這裡就偷個懶,不一一講解。

就體驗來看,PingCod在系列Scrum管理工具中也是特別值得嘗試的一個選擇,當然,需求各有不同,我是以自身團隊的經驗來判斷的,也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