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Unix/Linux系統程式設計自學筆記-第十二章:塊裝置I/O和緩衝區管理

Unix/Linux系統程式設計自學筆記-第十二章:塊裝置I/O和緩衝區管理

目錄

目錄

概念介紹

  1. 塊裝置I/O緩衝區

    用來代替磁碟I/O的檔案存取方法,基本原理是使用一系列的I/O緩衝區作為塊裝置的快取記憶體。當程序試圖讀取(dev, blk)標識的磁碟塊時,它首先在緩衝區快取中搜索分配給磁碟塊的緩衝區。如果該緩衝區存在並且包含有效資料,那麼它只需從緩衝區中讀取資料,而無須再次從磁碟中讀取資料塊。如果該緩衝區不存在,它會為磁碟塊分配一個緩衝區,將資料讀入緩衝區中,再從緩衝區中讀取資料。當某個塊被讀入時,該緩衝區將被儲存在緩衝區快取中,以供任意程序對同一個塊的下一次讀/寫請求使用。同樣,當程序寫入磁碟塊時,它首先會獲取一個分配給該塊的緩衝區。然後,它將資料寫入緩衝區,將緩衝區標記為髒,以延遲寫人,並將其釋放到緩衝區快取中。由於髒緩衝區包含有效的資料,因此可以使用它來滿足對同一塊的後續讀/寫請求,而不會引起實際磁碟L/O。髒緩衝區只有在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塊時才會寫入磁碟。

  2. 基本定義

    • bread(dev , blk)函式

      返回一個包含有效資料的緩衝區指標

      BUFFER *bread(dev,blk)
      {
      	BUFFER *bp =» getblk(dev,blk)} //get a buffer for(dev,blk)
          if (bp data valid)
      		return bp;
      	bp -> opcode = READ;		 //issue READ operation
      	start_io(bp);
      	wait for I/O complete;
      	return bp;
      }
      
    • write_block(dev , blk , data)函式

      釋放緩衝區

      write_block(dev , blk , data)
      {
      	BUFFER *bp = bread(dev , data) //write data for U space
      	write data to bp;
      	(synchronous write)? bwrite(bp) : dwrite(bp);
      }
      

      其中bwrite(bp)表示同步寫入,一般用於USB驅動器之類的裝置。

      dwrite(bp)表示延遲寫入,是隨機訪問裝置如硬碟所使用的寫操作方式,dwrite會將緩衝區標記為髒,髒緩衝區只有在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磁碟塊時才會被寫入磁碟。

    1. 物理塊裝置I/O

      每個裝置都有一個I/O佇列,其中包含等待I/O操作的緩衝區。

      緩衝區上的start_io()操作如下:

      start_io(BUFFER *bp)
      {
      	enter bp into device I/O queue;
      	if (bp is first buffer in I/O queue)
      		issue I/O command for bp to device;
      }
      

      當I/O操作完成後,裝置中斷處理程式會完成當前緩衝區上的I/O操作,並啟動I/O佇列中的下一個緩衝區的I/O。裝置中斷處理程式的演算法如下:

      InterruptHandler()
      {
      	bp = dequeue(device I/O queue); //bp = remove head of I/O queue
      	(bp -> opcode == ASYNC)? brelse(bp) : unblock process on bp;
      	if (!empty(device I/O queue))
      		issue I/O command for first bp in I/O queue;
      }
      

Unix系統的 I/O緩衝區管理演算法

  1. Unix系統的I/O緩衝區管理子系統一般有以下個5部分:
    • I/O緩衝區:核心中的一系列NBUF緩衝區
    • 裝置表:每個塊裝置用一個裝置表結構表示
    • 快取區初始化:系統啟動時的I/O緩衝區都處在空閒列表,所有裝置列表和I/O佇列皆為空\
    • 緩衝區列表:當緩衝區被分配給(dev , blk)時,插入裝置列表的dev_list中
    • Unix get/brelse演算法:用於重新分配緩衝區
  2. Unix演算法的缺點:
    • 效率低下:該演算法依賴於重試迴圈,例如,釋放緩衝區可能會喚醒兩組程序:需要釋放的緩衝區的程序,以及只需要空閒緩衝區的程序。由於只有一個程序可以獲取釋放的緩衝區,所以,其他所有被喚醒的程序必須重新進入休眠狀態。從休眠狀態喚醒後,每個被喚醒的程序必須從頭開始重新執行演算法,因為所需的緩衝區可能已經存在。這會導致過多的程序切換。
    • 快取效果不可預知:在Unix演算法中,每個釋放的緩衝區都可被獲取'如果緩衝區 由需要空閒緩衝區的程序獲取,那麼將會重新分配緩衝區,即使有些程序仍然需要當前的緩衝區。
    • 可能會出現飢餓:Unix演算法基於“自由經濟”原則,即每個程序都有嘗試的機會,但不能保證成功,因此,可能會出現程序飢餓。
    • 該演算法使用只適用於單處理器系統的休眠/喚醒操作

新的I/O緩衝區管理演算法

  1. Unix演算法雖然簡單,但也有許多缺點,所以需要一個更可靠的I/O緩衝區管理演算法。這個新的演算法即使用訊號量的緩衝區管理演算法。

  2. 使用訊號量的緩衝區管理演算法

    使用P/V訊號量實現程序同步的演算法:

    BUFFER *getb1k(dev,blk):
    while(1){(1). P(free);
    //get a free buffer first if (bp in dev_1ist){(2). if (bp not BUSY){
    remove bp from freelist;P(bp);
    // lock bp but does not wait
    (3).return bp;
    // bp in cache but BUSY V(free);
    // give up the free buffer
    (4).P(bp);
    // wait in bp queue
    return bp;v
    // bp not in cache,try to create a bp=(dev,blk)
    (5).bp = frist buffer taken out of freelist;P(bp);
    // lock bp,no wait
    (6).if(bp dirty){
    awzite(bp);
    // write bp out ASYNC,no wait
    continue;
    // continue from (1)
    (7).reassign bp to(dev,blk);1/ mark bp data invalid,not dir return bp;-
    // end of while(1);
    brelse(BUFFER *bp),
    {
    (8).iF (bp queue has waiter)( V(bp); return; ]
    (9).if(bp dirty && free queue has waiter){ awrite(bp);zeturn;}(10).enter bp into(tail of) freelist;V(bp);V(free);
    }
    
  3. P/V演算法的正確性驗證

    • 緩衝區唯一
    • 無重試迴圈
    • 無不必要喚醒
    • 快取效果
    • 無死鎖或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