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TCP/IP (一)——OSI模型

TCP/IP (一)——OSI模型

分層

  OSI模型,即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縮寫:OSI;簡稱為OSI模型)是一種概念模型,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範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準框架。定義於ISO/IEC 7498-1。

  OSI 將通訊功能劃分為7個分層,分別為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OSI模型的建議是比較理想化的。

各分層的作用

分層名稱 功能 描述
7 應用層 針對特定應用的協議 為應用程式提供服務並規定應用程式中通訊相關的細節,包括檔案傳輸、電子郵件、遠端登陸(虛擬終端)等協議。
6 表示層 裝置固有資料格式和網路標準資料格式的轉換 將應用處理的資訊轉換為適合網路傳輸的格式,或將來自下一層的資料轉換為上層能夠處理的格式。因此它主要負責資料格式的轉換。具體來說,就是將裝置固有的資料格式轉換為網路標準傳輸格式。不同裝置對同一位元流解釋的結果可能會不同。因此,使它們保持一致是這一層的主要作用。
5 會話層 通訊管理負責建立和斷開通訊連線(資料流動的邏輯通路)管理傳輸層以下的分層 負責建立和斷開通訊連線(資料流動的邏輯通路),以及資料的分割等資料傳輸相關的管理。
4 傳輸層 管理兩個節點之間的資料傳輸。負責可靠傳輸(確保資料被可靠地傳送到目標地址) 起著可靠傳輸的作用。只在通訊雙方節點上進行處理,而無需在路由器上處理。
3 網路層 地址管理與路由選擇 將資料傳輸到目標地址。目標地址可以是多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線而成的某-個地址。因此這一層主要負責定址和路由選擇。
2 資料鏈路層 互聯裝置之間傳送和識別資料幀 負責物理層面上互連的、節點之間的通訊傳輸。將0、1序列劃分為具有意義的資料幀傳送給對端( 資料幀的生成與接收)。
1 物理層 以“0”、“1”代表電壓的高低,燈光的閃滅。界定聯結器和網線的規格 負責0、1位元流(0、1序列)與電壓的高低、光的閃滅之間的互換。

作者: 暮顏 —— 衣帶漸寬終不悔
出處:https://www.cnblogs.com/vocaloid-fan1995/


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宣告,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線,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https://www.cnblogs.com/vocaloid-fan1995/p/15624623.html
本作品採用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國際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