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2021 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這些偽科學真害人

2021 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這些偽科學真害人

1 月 18 日訊息,2021 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1 月 15 日揭曉,選出了全年最具代表性的十條流言,並根據流言性質及傳播規律分為“混淆概念”“成見效應”“不當聯想”“主觀推斷”“慣性思維”五大類別。

本次活動是“2022 科學跨年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主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承辦,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中心製作,得到了北京科技報社、北京晚報、騰訊較真、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以及中核集團宣傳中心的大力支援。

2021 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每月“科學”流言榜的基礎上,選出了全年最具代表性的十條流言,2021 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為:“冬奧期間天然降雪越多越好?”“接種新冠疫苗將導致病毒‘免疫逃逸’?”“每天喝點紅酒可以軟化血管?”“核能供暖的熱水帶有核輻射?”“航天員一到空間站就吃胖了?”“大象北遷是因為西雙版納生態破壞嚴重?”“口罩消毒殘留物會致癌,用前要抖一抖?”“‘三高’人群不能吃蛋黃?”“隔空充電有輻射危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會頻繁掉線?”

科普專家介紹,諸如“接種新冠疫苗將導致病毒‘免疫逃逸’?”“口罩消毒殘留物會致癌,用前要抖一抖?”等科學流言,用一些看起來專業、高深的科學詞彙,混淆原本正確的科學理念,如果公眾科學素養不足或不夠理性,很容易上當受騙。而“核能供暖的熱水帶有核輻射?”“隔空充電有輻射危險?”等科學流言利用公眾“先入為主”以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傳播,實則是販賣社會焦慮。公眾面對自身關切的資訊時,如果進行錯誤或過度聯想,就可能中了流言的圈套,像“每天喝點紅酒可以軟化血管?”“‘三高’人群不能吃蛋黃?”等科學流言,就把一些可能性或相關性當成因果性和必然性,資訊在口耳相傳中就會“變味”。

附 2021 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及傳播規律解析:

(一)年度流言規律之:混淆概念

用一些看起來很專業、高深的科學詞彙、看似“高大上”的偽科學概念炮製出流言,將原本正確的科學理念進行混淆,如果人們科學素養不足或不夠理性,很容易上當受騙。

典型流言

1。接種新冠疫苗將導致病毒“免疫逃逸”

流言:

要立即停止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否則將導致病毒突變,產生“免疫逃逸”。

真相:

“免疫逃逸”指的是病原體或腫瘤通過不同機制拮抗、阻斷和抑制機體的免疫應答。“免疫逃逸”在理論上雖然有可能發生,但它根本就不是疫苗該背的黑鍋。新冠病毒的各種變異株,在疫苗大規模接種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並出現了更具傳染性的變種。即使沒有疫苗,病毒感染人體之後,免疫系統也會自己產生對病毒的免疫壓力,在這種壓力下,會導致變異株的出現。

另一方面,“病毒增加幾個突變,就可以抵抗抗體”也是不現實的。在設計各種疫苗的時候,研究者普遍選擇了新冠病毒的整個刺突蛋白甚至滅活病毒整體,就是為了疫苗可以刺激人體產生針對病毒各個部分的多種抗體,這些疫苗在病毒變異的情況下也不會馬上就失去作用。

反之,如果接種者寥寥、疫病傳播居高不下,病毒才會有更多機會發生突變。真正能解決新冠肺炎疫情的辦法還是儘快給大規模人群接種疫苗,減少病毒演化和變異的空間。

2。口罩消毒殘留物會致癌,用前要抖一抖

流言:

口罩消毒殘留物“環氧乙烷”是一類致癌物質,開啟包裝後要把口罩在空氣中甩一甩,讓環氧乙烷數值大幅下降,否則會致癌。

真相:

醫用外科口罩、N95 口罩大部分會通過環氧乙烷蒸汽燻蒸消毒。但在消毒過後,廠家會等環氧乙烷揮發後,才進行包裝。此外,口罩在進行環氧乙烷殺菌之後,廠家還會進行環氧乙烷的檢測,出廠口罩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也就是小於 10μg / g。

環氧乙烷是一種易揮發物質,當口罩通過多道流程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基本上不會帶有造成影響的殘留物質。正規企業生產的口罩,殘留符合國家標準,不會對佩戴者健康造成威脅。

(二)年度流言規律之:成見效應

對於不熟悉的科學技術,公眾總會從最初的印象出發得出結論,而這種初印象往往是一種缺乏科學證據的偏見。這種流言就是利用公眾“先入為主”以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傳播,實則是販賣社會焦慮。

典型流言

3。核能供暖的熱水帶有核輻射

流言:

核能供暖的熱水都帶有核輻射,如果暖氣管道發生洩漏,後果不堪設想。

真相:

核反應產生的熱量,首先經過層層介質轉換以後才進入居民家中,因此暖氣管道中不會帶有核輻射。

像火電站一樣,核電站也可以做到“熱電聯產”,即又發電,又供熱。核電站產生的熱量,會通過廠內換熱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後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終端使用者。整個過程中,只有“蒸汽加熱水”和“水加熱水”兩種模式,核電站與供暖使用者間有多道迴路隔離,每個迴路間只有熱量的傳遞,沒有水的交換,也就不會有任何放射性物質進入使用者暖氣管道。

4。隔空充電有輻射危險

流言:

“隔空充電”技術產生的輻射極強,會危害身體健康。

真相:

無線充電技術按照技術原理,可以分為三大類,即電磁感應式、電磁共振式和無線電波式。無論哪種方法的隔空充電(無線充電),其技術基礎都離不開電磁波,而電磁波會產生輻射,頻率越高、能量越大,相對應的輻射也就越強。不過,討論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必須考慮輻射量,如果電子產品的充電功率不高,對人體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輻射標準與空間面積也有關係。根據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制定的安全上限,人體承受的安全輻射範圍為 10 瓦 / 平方米。按照家庭住房面積 90 平方米計算,居民家中可以承受的輻射功率最大為 900 瓦左右。隔空充電的充電樁,根據推算最高發射功率只有 25 瓦,所以是能夠保證人體安全的。

無線電波式隔空充電技術是以“毫米波”極窄波束的形式傳遞給手機的,目前沒有實驗資料表明,毫米波會帶來輻射,也就是說毫米波的輻射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三)年度流言規律之:不當聯想

公眾面對自身關切的資訊時,如果進行錯誤或過度聯想,就可能中了流言的圈套。比如把一些可能性或相關性當成因果性和必然性,資訊在口耳相傳中就會“變味”。

典型流言

5。每天喝點紅酒可軟化血管

流言:

經常飲用紅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會降低。這是因為紅酒中的白藜蘆醇可以軟化血管。

真相:

靠喝紅酒來軟化血管的方法並不靠譜。紅酒中因含有白藜蘆醇,過去曾被認為有軟化血管的作用。但現在我們知道,紅酒中白藜蘆醇的含量非常低,即使每天喝 20 瓶紅酒也起不到軟化血管的作用。

相反,紅酒中大約含有 15% 的酒精,會對心血管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多項研究已經證實,攝入的酒精無論多少,對人體都是有害的。酒精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個疾病都有直接關聯。如果大量攝入酒精,還會引起消化系統腫瘤、酒精肝、酒精性心肌病等嚴重問題。

6。“三高”人群不能吃蛋黃

流言:

凡是膽固醇高的食物,“三高”人群都應該遠離,因此吃雞蛋時只能吃蛋白部分,不能吃高膽固醇的蛋黃。

真相:

蛋黃中確實含有較多膽固醇,一個蛋黃膽固醇含量可達 280 毫克左右。但大部分人群膳食來源的膽固醇,不會直接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

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是受遺傳基因和代謝因素的影響,人體對膳食來源膽固醇的吸收,以及膽固醇對血脂的影響,不同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和《美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5》都取消了之前的飲食膽固醇限量(300 毫克 / 天),認為沒有證據表明飲食膽固醇多一些會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

另外,蛋黃富含優質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維生素 A、維生素 B1、鈣、鋅等營養素,其整體營養價值遠超蛋清,是蛋類營養的精髓。

(四)年度流言規律之:主觀推斷

由於對前沿科技缺乏系統瞭解,從而通過主觀想象得出結論,滋生謠言。

典型流言

7。航天員一到空間站就吃胖了

流言:

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一到空間站後就吃胖了。

真相:

2021 年 11 月,央視《朗讀者》公開一則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發來的太空朗讀視訊。視訊中,王亞平、葉光富和翟志剛先後朗讀了巴金的《激流》總序節選。網友讚歎這是“從遠方傳來的詩意”“宇宙級的浪漫”。也有網友發現,三位航天員看起來“胖了些”。

聯想到此前看過的航天員飲食,大家不禁疑惑:他們是吃胖了嗎?

真相併非如此!在失重的狀態下,航天員的血液將湧向大腦和上身,血液的黏稠度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面部浮腫,甚至是頭部發脹的情況。而伙食、運動等因素,不會迅速造成這類變化。

此前也有網友發現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在太空中出現了浮腫現象。因此,航天員臉變圓潤不是因為發胖了,而是特定環境下體內血液再分佈的正常現象。

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會頻繁掉線

流言:

車載北斗定位頻繁掉線,“北斗系統”不靠譜。

真相:

北斗定位儀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系統”)並非同一概念。北斗系統是一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而市場上所謂的“北斗產品”,往往只是某一企業的產品,並不能代表北斗系統。北斗系統具有釋放出導航定位等能力,但具體如何去使用,則由第三方軟體或硬體,也就是“北斗產品”來實現。可以肯定的是,北斗系統沒有問題,也有嚴格的實時監測,不存在衛星掉線導致訊號中斷的可能性。

正因為北斗系統的名頭響、口碑好,老百姓十分關注,利用“北斗”的高科技名頭忽悠的現象才時有發生。對於有些商家借北斗系統之名行炒作之實的行為,必須堅決予以糾正,這既是對行業的規範,更是對北斗系統的呵護。

(五)年度流言規律之:慣性思維

慣性思維常常會左右人們的思想,思維定式更會影響人們科學理性地探求真知,尤其對於那些廣受關注的現象級熱點,由於全民關注度高、傳播度大,資訊在雙向的互動傳播中更易出現偏差,很容易僅僅基於常識思考,得出錯誤結論。

典型流言

9。冬奧期間天然降雪越多越好

流言:

冬奧會離不開雪,所以比賽期間下的天然雪越多越好,人造雪只是備用方案。

真相:

對於高規格的冬奧賽事,人造雪不是備用方案,而是主要方案。在常年有雪、降雪量極為充沛的地區,冬季專案的賽道依然採用人工造雪。此時,自然降雪反而是種“負擔”。

人造雪的優點是雪質更具可控性。其形成的時間短、生長快,雪花的形狀也基本一致。尤其是優質的“冰狀雪”,硬度大,不易被破壞,在運動員高速轉彎的情況下能保證雪道表面不變形,選手不論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態都是一樣相對完美。此外,根據不同賽事、不同場地的需求,人造雪是可以自由“定製”的,可以調整雪花的粒徑、含水量和硬度。

相比之下,自然降雪較為鬆軟,運動員的雪板非常容易陷入雪中,造成側翻、急停等事故。因此,賽事期間如果遇上了下雪天氣,鬆軟的天然雪就會導致“光滑如鏡”的賽道功虧一簣。

因此,如果真的遇到“天公不作美”時,工作人員會立即使用壓雪機重新壓實雪道,並對賽道進行緊急整飾。

10。大象北遷是因為西雙版納生態破壞嚴重

流言:

一群亞洲象一路北遷,是因為它們原先的棲息地(西雙版納)生態環境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無法再生存。

真相:

無論是亞洲象還是非洲象,都有長距離遷移的特性。因為遷移有助於尋找新的覓食地和資源、河流棲息地,也有助於種群間的基因流動以及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維持生存。

目前我國的亞洲象主要分佈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普洱及臨滄等地。本次北遷亞洲象就來自於以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勐養片區為核心的亞洲象分佈區。

結合歷史研究發現,該片區亞洲象一直有遷移擴散的習性。從 1995 年開始,5 頭亞洲象就向北擴散至普洱市思茅區一帶;另有 2 群約 32 頭遷移到思茅區的思茅港和六順鎮,在景洪和思茅之間來回活動。2005 年又有 13 頭向西擴散至瀾滄縣,如今在勐海縣和瀾滄縣之間來回遷移。

野生動物進行長距離遷移取決於景觀和環境條件的連通性。靠近林緣的農田地帶為遷移的亞洲象提供了食物能量,是遷移的關鍵。本次 15 頭亞洲象一路北上至昆明暢通無阻地進行新棲息地的探索,也歸因於沿途一些恢復起來的森林以及農田補給,當地政府和各部門一路為沿途居民和亞洲象“保駕護航”,為減少人象衝突提供了保障。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法定範圍全部為國有林,當地管理部門一直以來嚴格按照保護區條例進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並沒有發生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資源被嚴重破壞的情況。自 2016 年,雲南省林業部門就開始規劃亞洲象國家公園,為這一物種的長遠保護進行科學規劃。

所以,大象北遷並非是西雙版納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恰恰相反,大象北遷這樣一個現象證明了我國在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上取得了很明顯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