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聲稱對抗網路的末路
最後發給老師了:老師對不起,這個方法我做不到!
王老師,關於“基於對抗網路的域適應”這個方向的學習,近期的進度想向您彙報,並就後面的工作希望和您討論。
雖然想繼續撐著再學習一段時間,看是否能繼師兄們的工作之後有進一步的進展,但從目前的學習效果來看,確實成果寥寥,同時後繼無力。
自上次組會就相關對抗模型思路進行溝通後,意識到自己一開始關注生成對抗網路的“生成”部分確實是有駁主題,重點應該關注在“對抗”的相關思想上。隨後您發給我的論文,我也有仔細翻閱,也利用相關關鍵詞如“對抗網路”“域適應”“遷移學習”等檢索近年文獻來查閱。
但就目前的學習,文獻內容涉及到的過多不同的GAN、計算機視覺、理論等內容我完全無法消化理解。即便增加了學習時間,但也是杯水車薪。綜合我目前的能力和精力,以及現在也已經研一下學期,我覺得目前這個課題大大超出了我當前的水平。
我在這個階段也學習了深度學習的一些知識,但自身基礎確實薄弱,在這裡讓您失望了。因此想與您商量一下我的下一步安排。
後續溝通
和王老師溝通以後,老師自己也認可,他自己給我定的課題確實有點超出我的現在的水平。但他還是希望我能就此方向進一步學習。但我這一次很堅定,因為通過近期的學習,我真的!真的!真的!發現這個方法對於目前的我來說學習成本還是太大了,所以最後還是推脫了。最後老師和我討論,讓我繼續“建築物變化檢測”這個方向,但是暫時不考慮“生成對抗網路”這個方法了。但是他還是在一直的說“對抗”思想,嗚嗚嗚。
其實一開始老師有問我,如果不做這個的話,我目前有什麼想法。我其實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的。以前也說過,我自己不是一個開拓的人。守成尚可。所以結合我們實驗室當前的主流:建築物、水質、農作物,但因為農作物方向我導師好像接觸的並不是很多,又因為建築物方面已經有人在做了,所以我原本是想和我的大師兄和二師兄一樣做水質反演的,但是老師最後還是讓我換個方法,但還是在建築物變化檢測上這個方向上。因為另一個做建築物的同學,做的不是建築物變化檢測而是建築物識別。
同時因為實驗室有師兄做過變化檢測方向上的相關研究,讓我畏難情緒也稍稍減少了一點。那個師兄用的是什麼雙支網路,我暫時還是一點都沒有接觸到吶,唉。
只能說,加油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