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DIV+CSS 太極八卦

DIV+CSS 太極八卦

面向物件技術簡介

  • 類(Class): 用來描述具有相同的屬性和方法的物件的集合。它定義了該集合中每個物件所共有的屬性和方法。物件是類的例項。
  • 方法:類中定義的函式。
  • 類變數:類變數在整個例項化的物件中是公用的。類變數定義在類中且在函式體之外。類變數通常不作為例項變數使用。
  • 資料成員:類變數或者例項變數用於處理類及其例項物件的相關的資料。
  • 方法重寫:如果從父類繼承的方法不能滿足子類的需求,可以對其進行改寫,這個過程叫方法的覆蓋(override),也稱為方法的重寫。
  • 區域性變數:定義在方法中的變數,只作用於當前例項的類。
  • 例項變數:在類的宣告中,屬性是用變數來表示的,這種變數就稱為例項變數,例項變數就是一個用 self 修飾的變數。
  • 繼承:即一個派生類(derived class)繼承基類(base class)的欄位和方法。繼承也允許把一個派生類的物件作為一個基類物件對待。例如,有這樣一個設計:一個Dog型別的物件派生自Animal類,這是模擬"是一個(is-a)"關係(例圖,Dog是一個Animal)。
  • 例項化:建立一個類的例項,類的具體物件。
  • 物件:通過類定義的資料結構例項。物件包括兩個資料成員(類變數和例項變數)和方法。

類定義

語法格式如下:

class ClassName:
    <statement-1>
    .
    .
    .
    <statement-N>

類有一個名為 __init__() 的特殊方法(構造方法),該方法在類例項化時會自動呼叫,像下面這樣:

def __init__(self):
    self.data = []

類定義了 __init__() 方法,類的例項化操作會自動呼叫 __init__() 方法。如下例項化類 MyClass,對應的 __init__() 方法就會被呼叫:

x = MyClass()

然, __init__() 方法可以有引數,引數通過 __init__() 傳遞到類的例項化操作上。例如:

class Complex:
    def __init__(self, realpart, imagpart):
        self.r 
= realpart self.i = imagpart x = Complex(3.0, -4.5) print(x.r, x.i) # 輸出結果:3.0 -4.5

self代表類的例項,而非類

類的方法與普通的函式只有一個特別的區別——它們必須有一個額外的第一個引數名稱, 按照慣例它的名稱是 self。

class Test:
    def prt(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rt()
<__main__.Test instance at 0x10d066878>
__main__.Test

self 不是 python 關鍵字,我們把他換成 runoob 也是可以正常執行的:

可以使用以下函式的方式來訪問屬性:

  • getattr(obj, name[, default]) : 訪問物件的屬性。
  • hasattr(obj,name) : 檢查是否存在一個屬性。
  • setattr(obj,name,value) : 設定一個屬性。如果屬性不存在,會建立一個新屬性。
  • delattr(obj, name) : 刪除屬性。
hasattr(emp1, 'age')    # 如果存在 'age' 屬性返回 True。
getattr(emp1, 'age')    # 返回 'age' 屬性的值
setattr(emp1, 'age', 8) # 新增屬性 'age' 值為 8
delattr(emp1, 'age')    # 刪除屬性 'age'

Python內建類屬性

  • __dict__ : 類的屬性(包含一個字典,由類的資料屬性組成)
  • __doc__ :類的文件字串
  • __name__: 類名
  • __module__: 類定義所在的模組(類的全名是'__main__.className',如果類位於一個匯入模組mymod中,那麼className.__module__ 等於 mymod)
  • __bases__ : 類的所有父類構成元素(包含了一個由所有父類組成的元組)
class Employee:
   '所有員工的基類'
   empCount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alary):
      self.name = name
      self.salary = salary
      Employee.empCount += 1
   
   def displayCount(self):
     print "Total Employee %d" % Employee.empCount
 
   def displayEmployee(self):
      print "Name : ", self.name,  ", Salary: ", self.salary
 
print "Employee.__doc__:", Employee.__doc__
print "Employee.__name__:", Employee.__name__
print "Employee.__module__:", Employee.__module__
print "Employee.__bases__:", Employee.__bases__
print "Employee.__dict__:", Employee.__dict__Employee.__doc__: 所有員工的基類
Employee.__name__: Employee
Employee.__module__: __main__
Employee.__bases__: ()
Employee.__dict__: {'__module__': '__main__', 'displayCount': <function displayCount at 0x10a939c80>, 'empCount': 0, 'displayEmployee': <function displayEmployee
at 0x10a93caa0>,
'__doc__': '\xe6\x89\x80\xe6\x9c\x89\xe5\x91\x98\xe5\xb7\xa5\xe7\x9a\x84\xe5\x9f\xba\xe7\xb1\xbb', '__init__': <function __init__ at 0x10a939578>}

python物件銷燬(垃圾回收)

Python 使用了引用計數這一簡單技術來跟蹤和回收垃圾。

在 Python 內部記錄著所有使用中的物件各有多少引用。

一個內部跟蹤變數,稱為一個引用計數器。

當物件被建立時, 就建立了一個引用計數, 當這個物件不再需要時, 也就是說, 這個物件的引用計數變為0 時, 它被垃圾回收。但是回收不是"立即"的, 由直譯器在適當的時機,將垃圾物件佔用的記憶體空間回收。

 

a = 40      # 建立物件  <40>
b = a       # 增加引用, <40> 的計數
c = [b]     # 增加引用.  <40> 的計數

del a       # 減少引用 <40> 的計數
b = 100     # 減少引用 <40> 的計數
c[0] = -1   # 減少引用 <40> 的計數

垃圾回收機制不僅針對引用計數為0的物件,同樣也可以處理迴圈引用的情況。迴圈引用指的是,兩個物件相互引用,但是沒有其他變數引用他們。這種情況下,僅使用引用計數是不夠的。Python 的垃圾收集器實際上是一個引用計數器和一個迴圈垃圾收集器。作為引用計數的補充, 垃圾收集器也會留心被分配的總量很大(即未通過引用計數銷燬的那些)的物件。 在這種情況下, 直譯器會暫停下來, 試圖清理所有未引用的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