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每週所得(22年第13周)Hello world!

每週所得(22年第13周)Hello world!

這裡整理記錄我在過去一週看到、聽到、收集到的有用、有趣或者單純我之前不知道的資訊。

文章

  1. Kamil Galeev: 為什麼俄羅斯不能生產任何東西

    俄羅斯是一個很奇怪或者說畸形的國家,一方面繼承了蘇聯冷戰時代遺留下來的巨大的重工業遺產,至今仍可以算是世界領先;另一方面幾乎不能生產任何輕工業產品。我之前一直以為生產全球化和規模效應是導致這一現象在俄羅斯得不到改變的主要原因。

    這篇文章給出了更深層的原因:“黑手黨”式寡頭集團主宰了俄羅斯最主要、最直接的利益行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和出口,而其他可以促使經濟進步的複雜經濟活動則被打壓。這是因為國內的經濟活動不是中性的,“黑手黨”們限於自身的能力無法控制這些複雜的行業,但如果允許這些行業自行發展,就會養活一個敵對的利益集團。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利益集團愈發強大,從而要求權利的重新分配,這是寡頭們不可接收的。於是,他們寧可把所有複雜的行業全部外包到國外,因為這樣做就不會在內部“資敵”。

  2. A better future for news

    Platform Thinking+推薦了一篇關於Substack 的商業模式及其背後的哲學的文章 Substack’s Ideology 這是一篇付費訂閱文章,所以我在這裡推薦Substack創始人自己的文章。雖然已經是17年的文章了,但從中仍可以看到創始人對Substack理念的闡釋。

    文中明確寫到,Substack的目標是:

    Make it simple to start a publication that makes money from subscriptions.

    讓創辦一個基於訂閱變現的出版物變得簡單

    文中的另一段或許更能體現Substack的理念:

    We believe that journalistic content has intrinsic value and that it doesn’t have to be given away for free. We believe that what you read matters. And we believe tha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better time to bolster and protect those ideals. Now, more than ever, publishers of news and similar content can be profitable through direct payments from readers. In fact, we are so convinced by this notion that we have started a company to accelerate the advent of what we are convinced will be a new golden age for publishing. The company is called Substack.

    我們相信新聞內容具有內在價值,因而不一定要免費贈送。我們相信讀者能閱讀的東西很重要。我們相信現在是支援和保護這些理想的最好時機。現在,新聞和類似內容的出版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通過讀者的直接付款而獲利。事實上,我們對這一理念深信不疑,所以我們成立了一家公司,以加快我們確信將是一個新的出版黃金時代的到來。這家公司叫做Substack。

    Substack’s Ideology 的作者認為,Substack出售的實際上是使用者對個人注意力的控制權,而這正是以推薦演算法為中心的內容平臺從讀者那裡剝奪的。換句話說,Substack就是在幫助使用者從平臺奪回對自己攝入內容進行篩選和控制的權力。

    然而,由於不可避免的增長壓力,曾經承諾不使用演算法推薦的Substack也開始在主頁掛上了閱讀器連結以及newsletter推薦列表,似乎難以避免“勇士終將變成惡龍”的結局。

    相關文章:

    [1] Platform Thinking+ : 3/20/2022:Thinness

    [2] Substack’s Ideology

  3. 災難報道是"吃人血饅頭"嗎?|050

    東航MU5735空難發生第二天,《人物》雜誌推出報道《MU5735航班上的人們》。這篇文章獲得了很多關注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支持者認為這篇文章充滿人文關懷,批評者則指責《人物》違反新聞倫理、給家屬帶來二次傷害。這篇文章已經被刪了,有網友截圖儲存了這篇文章,詳見[1]。

    關於這篇報道,我比較認同方可成老師的觀點:

    它當然算不上佳作,操作上也有瑕疵,但這樣的報道有其意義,絕不是什麼“吃人血饅頭”。如果能有更多的時間操作,質量應該會更好,但也可能失去發表的機會。

    方老師在文章中還提到“冰點”週刊主編從玉華的觀點“再廣大的悲傷,也比不上一個小人物的具體的悲傷”,以及兩篇著名的災難報道《回家》和《永不抵達的列車》。這兩篇報道我之前都讀到過,尤其是《永不抵達的列車》,“悲劇沒有旁觀者,在高速飛奔的中國列車上,我們每一位都是乘客”。我第一次讀到《永不抵達的列車》時恰逢剛進入大學,跟文中主人公遇難時處於幾乎相同的人生時段,代入感自然也十分強烈。

    相關文章

    [1] 《人物》:MU5735航班上的人們

    [2] 《回家》

    [3] 《永不抵達的列車》

本週播客

本週播客的主題是家暴,所涉及播客均來自 故事FM。家暴與底層女性困境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涉及到太多傳統文化、經濟發展和女性意識的問題。我可能並沒有能力去討論這樣的話題並給出真知灼見,所以本週整理了故事FM中我印象深刻的、關於家暴的單集推薦給大家。這些單集都來自不同視角的講述者。

1.受害者E617. 砍了我 32 刀的丈夫死了,婚姻還在迫害我

小麗的一雙兒女現在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 , 小麗聯絡女兒,女兒也不再和小麗說話,因為孩子知道,自己逃不出來了。

2.孩子E314.家暴的多米諾骨牌:爸爸打媽媽,媽媽打我,我打弟弟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傷害絕對不只是身體上的痛苦,精神和心理上的傷害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治癒。這個時間,很可能是一輩子。“爸爸打媽媽,媽媽打姐姐,姐姐打弟弟。家暴的輪子就這樣轉動起來,貝貝很疑惑媽媽為什麼這樣對待她,但她確實也對弟弟做了一樣的事。貝貝不知道該怎麼理解自己,後來也只剩下後悔。”

3.施暴者E454.一個家暴者的懺悔與救贖

昔日的施暴者通過反暴力尋求自我救贖,顧偉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施暴者除了自我控制,也需要通過外力引導走出暴力。

4. ‘殺夫者’辯護律師E590.為「殺夫」女人做無罪辯護

迄今為止,可以說徐秋雲的人生是非常悲慘的,她為家庭付出一切,卻遭受長期致命的家庭暴力。徐秋雲經常對她的丈夫說,現在社會這麼好,日子越來越好過,你不要再打我了,我們好好過日子。但是其丈夫不為所動,最終徐秋雲的忍耐換來的是最後這次致命的暴力,也因此激發了徐秋雲的防衛意識,反而讓她丈夫命喪黃泉。—— 辯護詞


我很不認同“家暴”這個詞,在暴之前加上了‘家’字,似乎就讓暴力行為變成了應該被關起門來討論和處理的‘家事’,給了施暴者巨大的、免受懲罰的空間。從個體出發,這是對施暴者的縱容,是施暴者的‘保護傘’;而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出發,這又何嘗不是很多管理者、執法者和司法者懶政的藉口。暴力就應該被稱之為暴力,而不是被冠以家暴的字眼。施暴者就應該被懲罰,而不是因為“孩子不能沒有父親”、“這麼多夫妻不也是這樣過來了”這些拙劣的藉口逃避懲罰。

本週在讀

本週在讀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的《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這本書讓我想到了一部著名的電影 浪潮(DIE WELLE)。目前讀的內容還比較少,下週再分享相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