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遊戲資訊 >戰地1中的“支援兵連狙”:紹沙M1915

戰地1中的“支援兵連狙”:紹沙M1915

   於2017年更新的戰地1DLC“誓死堅守”為支援兵帶來了一種使用半圓形彈匣的輕機槍。遊戲中,該槍射速很慢,但傷害和中距離精度相當不錯,因此受到了部分玩家的青睞,並被戲稱為“支援兵的連狙”。不過在現實中,該槍因為自己天生的效能問題飽受惡評,直到今日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差的機槍之一”,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紹沙M1915。

   一戰前夕,法國陸軍開始尋求一種足夠輕便、足夠廉價、能夠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並裝備步兵的自動武器。當時法軍內部盛行“行進火力”學說,這個學說指出在進攻戰中,法軍步兵採用站立姿勢,使用手中的自動武器一邊前進一邊壓制敵人陣地,使之無法進行有效抵抗,最終達到佔領敵人陣地的目標。這種被迷信的戰術促成了法軍對新式自動槍械的追求。

   1903年-1910年,法國陸軍上尉【路易.紹沙】&總軍械士【查理.薩特爾】在位於皮託的軍械製造廠合作開發了幾款半自動步槍&全自動步槍,其中最亮眼的一款是一個結構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的自動武器:【紹沙-薩特爾自動步槍】,這把槍本身均是用鋼板和鋼管鉚接而成。這把簡易槍械在測試中表現出了尚可的效能,後續研發工作也理所當然的繼續了下去。

   1913年,紹沙-薩特爾自動步槍已經趨於成熟,不久就在【聖.埃特內武器製造廠】投入量產,被稱作“紹沙M1913”。最終量產出來的100支紹沙M1913原本計劃裝備給步兵,但此時各國航空武器的競爭日益嚴峻,於是它們被髮配給陸軍航空隊,充當飛機後座觀察員的自衛武器。

   1914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戰術無比蔑視的法軍在幾個月內就付出了慘重的人員損失,這逼迫法軍重新並認真審視這場戰爭。在塹壕戰僵局中,足夠猛烈的機槍火力&大炮火力是絕對的主宰,也只有它們能在突破戰中起到決定作用,所以法軍發現自己需要大量機槍以增強他們的步兵火力,而且最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裝備 。面對這種迫切需求,已經晉升為陸軍上校的【路易.紹沙】在戰前開發的設計無疑是最佳解決方案。

   1915年,法國陸軍簽署了一份緊急訂單,要求儘快量產50000支【紹沙-薩特爾自動步槍】,以滿足前線對步兵火力的迫切需求。量產任務被交給了位於巴黎的【鬥士自行車製造公司】。


   事實上,這批【紹沙-薩特爾自動步槍】是此前的M1913型的改進版,紹沙上校將半圓形彈匣挪到了機匣下方位置,以便於射手瞄準目標,之所以繼續使用這種彈匣,是因為法軍標準的【勒貝爾M1886D型8毫米步槍彈】錐度過大,只能把彈匣做成這種造型才能和子彈匹配。同年,該槍被正式命名為【紹沙-薩特爾1915型自動步槍】,但我們更習慣稱之為【紹沙M1915輕機槍】。

   由於【鬥士公司】此前的業務都是自行車&汽車製造,在武器方面並沒有什麼經驗,所以紹沙M1915的製造遇到了各種早期技術問題,直到1916年秋季,在凡爾登抵抗德軍攻勢的法軍才接收了第一批質量合格的【紹沙M1915輕機槍】。

   然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紹沙M1915在服役的第一時間就受到了批評,這些差評主要集中在半圓形彈匣上,這種彈匣的Z形彈簧強度不佳,經常無法提供足夠的彈力,這導致該槍時常出現供彈不暢的問題,而且彈匣本身太過脆弱,經常在士兵們在摔跤或臥倒時被壓壞,然後徹底涼涼。

   此外,紹沙M1915的彈匣為了方便士兵觀察剩餘子彈數,被設計成了鏤空樣式,結果在環境骯髒的戰場中,彈匣以及其內部的子彈經常被泥沙和雨水汙染,最終在槍機內生成大量膏狀物,而泥沙汙染正是紹沙M1915那被世人唾罵的高故障率的主要成因。雖然軍方為機槍組下發了皮質彈匣包&機槍帆布護套,但無一能有效保護紹沙M1915不被戰場環境汙染。

   事實上,紹沙M1915早在1916年7月就已經裝備了位於索姆河一線的法國軍隊,然而這些早期紹沙存在槍機和抽殼器容易斷裂的問題,而這是鬥士公司在製造過程中對材料熱處理不良導致的,在收到反饋後,鬥士公司立刻對紹沙M1915的製造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理,斷裂問題也隨之成了過去式。本人在查詢數篇紹沙M1915相關文章後發現,該槍的可靠性問題主要是拉胯的彈匣導致的,槍械本身卻沒發現什麼大毛病,也就是說,如果法軍能夠為紹沙M1915換一個靠譜的供彈裝置,該槍至少能更好的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法軍也能為此少死更多的士兵。遺憾的是,官僚主義嚴重的法國高層根本不願意對此做出什麼改進,所以法軍士兵們只能繼續忍著性子使用這款不成功的自動武器,直到戰爭結束。

   於是,法軍內部開始頻繁接到紹沙M1915返廠維修的報告,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該槍的可靠性問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急眼的法軍機槍手經常以粗魯的方式“解決”紹沙的故障,如果還是不見好轉,這些憤怒的士兵就會用暴力手段虐待紹沙M1915,雖然有這種行為的法軍士兵會遭到嚴厲的懲罰,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們做出這種下意識動作。而提供這種有缺陷武器的設計者們卻沒有被制裁,屬實“雙標”。

   1916年夏季的戰鬥表明,原先為紹沙M1915配備的2人機槍組在攜帶武器和彈藥的情況下無法及時跟進步兵進攻,而這是法軍不能容忍的,因為在進攻戰中提供及時的行進火力本就是該槍的重要使命,於是當年7月,法軍又為紹沙機槍組增設了一名彈藥手,後來又在1917年10月增設了1名獨立指揮官。

   為了讓機槍部隊官兵熟悉紹沙M1915,法軍在巴黎近郊組建了自動步槍培訓學校,主要負責培訓機槍教官,然後讓他們培訓各大野戰部隊中的紹沙雙人機槍組。最初的培訓時間設定為一星期,但很快就追加到了兩星期,以便讓機槍手們更好的適應這個奇葩武器。但是,對面德軍MG-08/15輕機槍手足足需要4個星期接受培訓,這意味著法軍輕機槍手可以更快的前往戰場,出現傷亡後也可以更快的被補充,這種優勢在戰爭後期顯得更加突出。


   紹沙機槍組的培訓核心就是不厭其煩的進行“行進火力”的要領訓練。實施這種戰術時,紹沙M1915射手與副射手會並排起來,一邊開火一邊向目標靠近,射手負責射擊,副射手負責裝彈。但是,手持紹沙M1915站立射擊並不是輕鬆的工作,因為該槍全長過大、重心靠前、握把又被安裝在彈匣後面,哪怕是在普通訓練場使用都很不便,更不要說是佈滿鐵絲網&泥濘的戰場上了。該槍的行進射擊要領是用右臂肘部和身體夾緊槍托,左手握住那該死的握把,這樣就可以在沒有槍帶的協助下克服重心靠前的問題;此外,紹沙M1915使用長後座自動原理,如果槍身固定不穩發生隨動,槍機都很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所以射手也會用左手抓著彈匣前部保證平衡,但這很容易導致燙傷。由此可見,紹沙M1915被罵絕不是隻有可靠性問題。

   有趣的是,紹沙M1915大部分射擊教程都把重點放在了半自動射擊上,這明顯與該槍的開發初衷相悖,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該槍即使在狀態最好的情況下,連續打完300發子彈後也經常會因為過熱而停止工作,戰場上的各種汙物也隨時影響紹沙的正常工作,執意進行全自動射擊怕是卡殼更快。所以法軍只能通過半自動射擊來彌補紹沙M1915槍管升溫過快和容易卡殼的缺陷。

   另一方面,法軍也非常注重紹沙M1915的近距離射擊,這可以部分彌補該槍精準度不佳的缺陷。精準度問題是紹沙M1915使用的長後坐系統、雙腳架穩定性不佳以及瞄準具位置不當導致的,法軍要求對單體目標的射擊距離應為100-200米,對小叢集目標的射擊距離應為400米。我相信這種有效射程會讓面對德軍機槍的法軍輕機槍手們壓力山大。

   有趣的是,法軍還為紹沙M1915機槍安裝了環形高射瞄準具,用於打擊在前線低空飛行的德軍飛機。但是該槍無論是射速還是有效射程都是不合格的,所以其防空效果可想而知。不過戰地1中的紹沙M1915也可以使用環形瞄準具。

   1917年秋季,法軍基層步兵單位得到改組,改組後的每個步兵連會得到12挺紹沙M1915,這些機槍還會得到VB槍榴彈兵、擲彈兵、步槍手的支援,其主要任務除了隨時支援步兵外,就是摧毀德軍的MG-08/15輕機槍組 ,在執行這種任務時,紹沙M1915會壓制德軍輕機槍組的行動,然後高射角的VB槍榴彈組會將他們徹底摧毀。到了1918年,每個法軍步兵排都會由3個這樣的戰鬥組(班)構成,其戰術進步也和率先使用“滲透戰術”的德國相當。

   1918年,法國陸軍還出現了一個叫“機槍獵殲組”的單位,這種單位由6人組成,攜帶紹沙M1915、VB槍榴彈發射器、勒貝爾步槍,他們的任務就是通過快速突擊的方式,剷除德軍陣地中的機槍組,事實證明,該編組的出現有效降低了德軍機槍對法軍步兵的威脅,但“機槍獵殲組”自身的損失不小,因為德軍機槍的有效射程要明顯優於紹沙M1915和槍榴彈發射器。

   紹沙M1915之所以能在戰爭後期如此大量的普及法軍,得歸功於它的製造工藝。鬥士公司在該槍的量產中大量使用液壓機床、焊接、鉚接等工藝,大幅度降低了製造紹沙M1915所需的資源、成本&時間,紹沙M1915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種使用衝壓技術製造的量產槍械。正是因為成本極低,紹沙M1915才可以大量的裝備法軍基層單位,並最終普及到班組,雖然該槍問題一堆,但至少也是火力比大栓凶猛的自動武器。所以,法軍士兵對該槍是“又恨又無奈”,因為紹沙確實缺陷多多,但它也確實為法軍提供了足夠多的自動火力,這比對面德軍強了不少。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法國一共生產了147000支【紹沙M1915輕機槍】,雖然戰爭結束,但法軍還是繼續使用紹沙M1915,直到FCM-24輕機槍的問世。

   值得一提的是,一戰時期的德軍也使用過繳獲的紹沙M1915,但是和法軍一樣,他們對這款武器的評價也不咋樣,所以從未有組織的使用這些武器,相比之下,劉易斯輕機槍就很受德軍青睞,德軍新機槍手的培訓除了自家的MG-08和MG-08/15,還會包括劉易斯輕機槍的教學。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戰敗投降後,德軍從法國武器庫中發現了大量紹沙M1915,這些武器被髮配給維希法國偽軍&在法國留守的德軍守衛部隊。

   結語:紹沙M1915確實存在很多缺陷,但該武器的出現也確實讓法軍擁有了此前夢寐以求的自動火力,而且也如同他們期望的那樣:“在最短時間內大量裝備”。此外,紹沙M1915率先採用金屬衝壓工藝,這在武器歷史上也是有劃時代意義的;該槍使用的直線形造型、可拆卸式彈匣、火力選擇能力等設計,也為後世突擊步槍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技術基礎。

   紹沙M1915是法國對戰場環境做出的應對措施,但它並不完全正確,其總體設計也存在很多不足。但即使如此,它還是為法軍提供了數量眾多的自動武器,也多少為法軍步兵戰術的演變&槍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教訓。只能說,它一堆毛病,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紹沙M1915輕機槍

誕生時間:1915年

參戰時間:1916年

口徑:8毫米

供彈方式:20發半圓形彈匣

使用彈種:勒貝爾1886D型8毫米步槍子彈

冷卻方式:氣冷

火力選擇:全自動/半自動

全槍長:1143毫米

槍管長:445毫米

戰鬥全重:9.5千克

槍口初速:723米/秒

射速:250發/分

有效射程: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