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通訊 & Service 筆記 HTTP TCP UDP 概括總結
Linux程序通訊機制
Linux 系統中有萬物皆檔案的說法,虛擬檔案系統(VFS)是 Linux 對外的介面,任何程式都必須通過這層介面來使用它。
為了避免系統安全問題(越權訪問),程序間記憶體無法共享,資料互動就得采用特殊的通訊機制(IPC)。
程序劃分使用者空間(不可共享)跟核心空間(可共享),並且所有程序都共享一個核心空間;
Linux 系統中,主要通過 copy_from_user() 跟
copy_to_user() 函式來進行跨程序資料的互動。
互動流程
當 Client 向 Server 發起 IPC 請求時(互動),Client 會先將資料從使用者空間拷貝到核心空間,驅動程式在將核心空間中的資料拷貝到 Server 中,完成 Client 向 Server 程序間資料傳輸。
缺點:效能低,需要兩次記憶體拷貝,而且無法得知接收資料的大小,記憶體消耗大。
共享記憶體
通過 shmget() 函式申請記憶體共享(虛擬的臨時檔案),但不是在核心中;
通過 shmat() 函式把共享記憶體對映到使用者空間,成功返回記憶體地址,通過這個地址來進行資料的讀寫
無需記憶體拷貝,使用簡單,但不適合併發場景,資料同步不及時,所以通常跟訊號量配合,達到同步的控制。
訊號 Signal
需要拷貝兩次記憶體,傳送訊號通知,可以跨程序接收,無法傳輸複雜資料,主要用於同步。
訊號量 Semaphore
類似同步鎖,資源競爭時互斥訪問,可以看作一個計數器,用來記錄記憶體存取狀況;
根據數值來判斷,資源在一個時刻只有一個程序(執行緒)所持有,如果有程序持有會進入休眠佇列等待喚醒。
管道
需要拷貝兩次記憶體,首先呼叫系統函式建立管道,同時會在核心中建立虛擬檔案,通過對虛擬檔案的讀寫(不能同時進行)來達到互動的目的,傳輸資料不能超過4k,否則會阻塞管道。
PIPE - 單向管道,一端只能讀,另一端只能寫,pipe是匿名的,只支援父子和兄弟程序之間的通訊。
FIFO - 雙向管道,可以讀也可以寫,能保證資料順序,建立管道後需要呼叫 open 函式開啟檔案才能操作。
Android 主執行緒中的 Looper 喚醒,native 層的 Looper 使用的是 pipe 匿名管道,寫入資料時會重新喚醒管道。
缺點:管道速度慢,且匿名管道只能父子通訊,容量也有限。
訊息佇列
需要拷貝兩次記憶體,佇列是一個訊息連結串列,訊息都包含識別符號,不同程序可以根據訊息型別識別符號來對這個連結串列進行操作。
佇列本身是非同步的,還可以實現模組之間的解耦,Handler 執行緒通訊也使用了訊息佇列。
ContentProvider
啟動時會通過 AMS 註冊服務,然後可以通過 URI 來獲取 Binder 引用,從而獲取到 Server 方法進行互動。
Socket
需要拷貝兩次記憶體,開銷大,不安全。
Binder 機制
Binder 是 Android IPC 的基礎,像是一個粘合劑或者中轉站,把 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三者為不同程序)粘合一起。
雖然 Linux 中有管道、佇列、socket 等程序通訊方式,但是 Binder 在效能(一次拷貝)、安全(app應用具有 id 標識可以更好鑑別身份)等方面更出色。
劃分
Binder 記憶體被劃分為使用者空間(應用程式)和核心空間(核心和驅動),這樣使用者空間崩潰了,核心空間也不會受到影響;
Client、Server 和 ServiceManager(管理 Service 註冊與查詢) 都執行在使用者空間上的不同程序中,Binder 驅動程式執行在核心空間。
Client、Server 和 ServiceManager的互動也是基於 Binder,Binder 跟 ServiceManager 屬於系統自帶。
Binder 互動
首先,Server 通過 Binder 向 Service Manager 註冊服務,等於告訴 ServiceManager 它有什麼功能;
然後 Client 呼叫 Binder 向 Service Manager 查詢 Server 中的資訊,Service Manager 查詢完畢後返回一個 Proxy 代理物件;
最後 Client 通過代理物件,進行呼叫後在傳送給 Binder 驅動,最後 Server 執行後把返回值傳送給驅動,驅動再轉發給 Client(App) 程序。
傳統的跨程序互動需拷貝資料2次,Binder 只需要拷貝一次記憶體,主要是使用到了記憶體對映;
Binder 在核心空間和接收程序的使用者空間中會建立一個共享記憶體,達到一次拷貝的目的。
mmap 記憶體對映
把程序虛擬地址和檔案實體地址進行關聯,使得二者存在對映關係,程序就可以採用指標的方式操作這段記憶體。
呼叫 linux 系統下的函式 mmap,作用是虛擬記憶體區域和共享物件建立對映關係,提高資料的讀、寫,減少了資料拷貝次數,以達到記憶體複用。
start activity
Intent Activity 跳轉使用的 Binder,由於 Binder 傳輸資料有大小限制的,資料超過大小就會報錯(手寫open,mmap就可以突破這個限制), Binder 主要用於頻繁通訊而存在。
content provider
底層使用 Binder,而 Binder 執行緒數預設最大為16,超過會阻塞執行緒,所以只能支援16個執行緒同時併發。
優缺點
高效 - 只需要拷貝一次記憶體;
安全性高 - 每個程序都有 UID,PID 身份標識,容易鑑別身份;
ALDL
Android 提供了 ALDL 來進行跨程序之間的通訊,通過 Binder 實現的一個簡化封裝的工具。
Service
執行在主執行緒上,不可以執行耗時操作,否則會 ANR,不同 Activity 可以很好去控制 service。
使用
啟動 service 可以在後臺執行計算處理,繫結 service 可以跟元件進行互動。
start 方式開啟(stop 關閉)的 service,在該 Activity 銷燬後仍會執行,無法獲取服務中的值;
onCreate -> onStartCommand -> onDestroy
bind 方式開啟(unBind 關閉)的 service,依賴繫結的 Context,該 Context 所在活動銷燬後會停止,可以通過 binder 獲取返回結果。
onCreate -> onBind -> onUnBind -> onDestroy
預設為後臺服務,容易被系統回收,也可以設定成前臺服務,不容易被回收。
public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 new Notification(...); ... startForeground(1, notification); } }
互動
1.通過 intent 傳遞,onStartCommand 中獲取。
2.通過 binder 物件傳遞:
bindService 時把 ServiceConnection(重寫方法中獲取到 binder 物件) 類當做引數,Service 中 onBind 返回自定義的 binder 物件。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new MyBinder(); } public class MyBinder extends android.os.Binder{ public void setData(int count){ MyService.this.count = count; } }
3.回撥傳值。
關閉
Service 必須在既沒有跟 Activity 關聯又處於停止狀態時才會被銷燬。
如果同時使用了 start 跟 bind 方式開啟服務,需要同時呼叫兩者的關閉方法去停止服務。
IntentService
Service 的子類,會建立單獨的執行緒,在 onHandleIntent 方法中
執行耗時操作,結束後自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