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責任鏈模式在業務場景中應用

責任鏈模式在業務場景中應用

責任鏈模式是一種設計模式。在責任鏈模式裡,很多物件由每一個物件對其下家的引用而連線起來形成一條鏈。請求在這個鏈上傳遞,直到鏈上的某一個物件決定處理此請求。發出這個請求的客戶端並不知道鏈上的哪一個物件最終處理這個請求,這使得系統可以在不影響客戶端的情況下動態地重新組織和分配責任

-百度百科

寫了這麼多年程式碼,我一直秉承著 以無形勝有形 的風格去累程式碼,我也常常的去看 《設計模式》嘗試著從裡面找到一種牛B的模式來解決,解耦業務程式碼!前人的經驗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老話說的好:“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這次剛好寫一個支付介面,經過業務分析,我想到了 23種設計模式中的 責任鏈模式。 剛好可以拿來借鑑!

業務需求

現有一個支付介面需求,能接受 多種的支付方式 。比如:一個訂單要支付 100塊錢,客戶端提交過來一個支付列表,比如:現金:50,掃支付寶碼:20,系統紅包賬戶支付:30元!

正常思維程式碼實現

正常我們來實現這種需求,就直接

public void pay(List<payListDTO> payList) {
    
    for (payList as pay) {
    
        if (pay == “微信“) {
        
        }
    
         if (pay == “支付寶“) {
        
         }
    
         if (pay == “掃碼支付“) {
        
        }
    }
}

上面的程式碼很簡單,也很明瞭!但是作為一個年長的開發者,是不能容忍的!至於為什麼不能容忍,我這裡也不表明客套話了,網上多的很!

業界內一神話:“高內聚,低耦合”。以這個視角去看上面的程式碼,一個好的內聚模組(這裡可以看每一個 if裡做的事情) 應該是單獨的一個方法或者一個類,以方便程式碼的複用性,解除方法隨著需求的迭代而變的很難維護。

那麼我們嘗試著利用前人累積下的智慧來改造這段程式碼!

改造

  1. 首先定義一個標準,定義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Payhander {
    
    //定義支付行為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pay(PayContext cnt)
}
  1. 定義現金支付類 實現 標準
@Component("cashPayHander")
class CashPayHander extends Payhander {

    public boolean pay(PayContext cnt) {
    
           //現金支付邏輯
    }
}
  1. 定義餘額支付類 實現 標準
@Component("balancePayHander")
class BalancePayHander extends Payhander {

    public boolean pay(PayContext cnt) {
    
         //餘額支付邏輯
    }
}

定義介面,和實現類簡單! 那麼接下來是如何把這些類給利用起來?

通過理解責任鏈裡描述 我們還要在每個實現類裡定義一個指向下一個實現類的引用!

  1. 改造下抽象介面
public abstract class Payhander {
    
    //定義一個指向下一個處理器的引用
    protected Payhander nextHander;
    
     
    // 這裡我新加入一個待字類去實現的下一個引用注入器
    public abstract void setNextHander(PayHander next)
     
        
    //定義 getter,setter由子類實現
    protected PayHander getNexthander() {
        return nextHeader;
    } 
        
        
        
        
        
    
    //定義支付行為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pay(PayContext cnt)
}
  1. 改造下現金支付實現類
@Component("cashPayHander")
class CashPayHander extends Payhander {
    
    
    // 這裡我是利用Spring 的注入方式來實現自動注入 此時我們這現金支付注入下一個引用 為餘額支付
    @Resource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extHander(PayHander balancePayHander) {
        this.nextHander = balancePayHander;
    }
    
    
   
    
    public boolean pay(PayContext cnt) {
    
           //現金支付邏輯
        
         if (super.getNexthander() != null) {
             //呼叫下一個處理器
             super.getNexthander().pay(cnt);
         }
    }
}

其他類的改造的類這裡就不一一示例出!

經過這樣一改造,那麼責任鏈的雛形就在我們腦海裡出現了這樣的一副圖,每個支付業務邏輯單獨在每個實現類裡做業務邏輯,單個類的利用性得到提高。再加入其他支付方式的時候,只要寫入實現,加入連結串列中即可。

一切看起來VeryGood,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缺點

  1. 如果維護人在每個實現類之前引用沒有處理好,容易開成環鏈,死迴圈。
  2. 每實現類都會被訪問一次,這個是連結串列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