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比 Navicat 還要好用、功能更強大的工具!

比 Navicat 還要好用、功能更強大的工具!

DBeaver 是一個基於 Java 開發,免費開源的通用資料庫管理和開發工具,使用非常友好的 ASL 協議。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或者 Github 進行下載。

由於 DBeaver 基於 Java 開發,可以執行在各種作業系統上,包括:Windows、Linux、macOS 等。DBeaver 採用 Eclipse 框架開發,支援外掛擴充套件,並且提供了許多資料庫管理工具:ER 圖、資料匯入/匯出、資料庫比較、模擬資料生成等。

DBeaver 通過 JDBC 連線到資料庫,可以支援幾乎所有的資料庫產品,包括:MySQL、PostgreSQL、MariaDB、SQLite、Oracle、Db2、SQL Server、Sybase、MS Access、Teradata、Firebird、Derby 等等。商業版本更是可以支援各種 NoSQL 和大資料平臺:MongoDB、InfluxDB、Apache Cassandra、Redis、Apache Hive 等。

下載與安裝

DBeaver 社群版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或者 Github 進行下載。兩者都為不同的作業系統提供了安裝包或者解壓版,可以選擇是否需要同時安裝 JRE。另外,官方網站還提供了 DBeaver 的 Eclipse 外掛,可以在 Eclipse 中進行整合。

DBeaver 支援中文,安裝過程非常簡單,不多說,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DBeaver 的執行依賴於 JRE。不出意外,安裝完成後執行安裝目錄下的 dbeaver.exe 可以看到以下介面(Windows 10):

 

這個介面其實是新建資料庫連線,我們可以看到它支援的各種資料平臺;先點選“取消”按鈕,進入主視窗介面。

此時,它會提示我們是否建立一個示例資料庫。

 

 如果點選“是(Y)”,它會建立一個預設的 SQLite 示例資料庫。下圖是它的主視窗介面。

 

  DBeaver 和我們常用的軟體類似,最上面是選單項和快捷工具,左側是已經建立的資料庫連線和專案資訊,右側是主要的工作區域。

 連線資料庫

 開啟 DBeaver 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資料庫連線。可以通過選單“資料庫” -> “新建連線”開啟新建連線嚮導視窗,也就是我們初次執行 DBeaver 時彈出的視窗。

 

  我們以 PostgreSQL 為例,新建一個數據庫連線。選擇 PostgreSQL 圖示,點選“下一步(N)”。

 

  然後是設定資料庫的連線資訊:主機、埠、資料庫、使用者、密碼。“Advanced settings”高階設定選項可以配置 SSH、SSL 以及代理等,也可以為連線指定自己的名稱和連線型別(開發、測試、生產)。

 點選最下面的“測試連結(T)”可以測試連線配置的正確性。初次建立某種資料庫的連線時,會提示下載相應的 JDBC 驅動。

 

  它已經為我們查詢到了相應的驅動,只需要點選“下載”即可,非常方便。下載完成後,如果連線資訊正確,可以看到連線成功的提示。

 

  確認後完成連線配置即可。左側的資料庫導航中會增加一個新的資料庫連線。

 由於某些資料庫(例如 Oracle、Db2)的 JDBC 驅動需要登入後才能下載,因此可以使用手動的方式進行配置。選擇選單“資料庫” -> “驅動管理器”。

 

  選擇 Oracle ,點選“編輯(E)…”按鈕。

 

  通過介面提示的網址,手動下載 Oracle 資料庫的 JDBC 驅動檔案,例如 ojdbc8.jar。然後點選“新增檔案(F)”按鈕,選擇並新增該檔案。

 

  下次建立 Oracle 資料庫連線時即可使用該驅動。

 新建連線之後,就可以通過這些連線訪問相應的資料庫,檢視和編輯資料庫中的物件,執行 SQL 語句,完成各種管理和開發工作。

 

  生成 ER 圖

 最後介紹一下如何生成資料庫物件的 ER 圖。點選視窗左側“資料庫導航”旁邊的“專案”檢視。

 

  其中有個“ER Diagrams”,就是實體關係圖。右擊該選項,點選“建立新的 ER 圖”。

 

  輸入一個名稱並選擇資料庫連線和需要展示的物件,然後點選“完成”,即可生成相應的 ER 圖。

 

  ER 圖可以進行排版和顯示設定,也支援列印為圖片。DBeaver 目前還不支援自己建立 ER 圖,只能從現有的資料庫中生成。

 對於圖形工具,很多功能我們都可以自己去使用體會;當然,DBeaver 也提供了使用者指南,自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