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對資料庫的相關操作
HTML5學堂:在使用PHP將資料庫中的資料提取到前端網頁當中,分為幾個基本步驟,主要包括:定義資料庫的基本資訊、連線資料庫、選擇資料庫、執行SQL命令、分析結果集、關閉資料庫。本篇文章即從第一步開始,逐步的講解PHP對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核心知識 - PHP對資料操作的基本步驟
1、定義資料庫的基本資訊
2、請求“連線主機(伺服器)”
3、選擇資料庫
4、執行SQL命令
5、分析結果集
6、關閉資料庫
最核心的知識,其實依舊是知識的邏輯,而非具體的知識點,知識的邏輯可以認為是一個骨架,而具體的知識點是血肉,只有有了骨架,血肉才不是一坨“爛泥”。
簡要的解釋一下這幾個步驟吧:一個網站當中,前端開發工程師/HTML5開發工程師處理的是網頁的結構,規劃出網頁的格局,確定整體的樣式風格。而展示在網站上的具體內容是來自於後臺的資料庫。這兩種就如同兩座獨立的島嶼,那麼用什麼來連線這兩座島嶼呢?如何將“資料島”上的“資源”運送到展示給使用者的“前端島”呢?這個時候,後臺語言就要發揮其作用了~
無論PHP、JAVA還是ASP.NET,任何一個後臺語言的作用都是類似的,它們是用於連線前端和資料庫的“橋樑”。
那麼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取到資料,自然要先確定到哪裡選取資料,然後請求進行主機(伺服器)的連線(畢竟資料在主機上),之後,則選擇相應的資料庫,接下來,告訴想要進行的操作是什麼,資料庫執行操作之後,必然會有一個結果,將結果返回出來之後,需要進行相關的資料處理(處理成前端可用的狀態),之後用完了,就關閉資料庫唄~
定義資料庫的基本資訊,請求連線主機
第一步與第二步:連線主機,我們需要三個必不可少的資訊,就是主機(伺服器)地址、使用者名稱、密碼。在定義之前通常我們都先進行定義。
定義資料庫資訊
PHP中定義常量的基本命令:define(constant_name, constant_val);
基本實現:
<?php
define('PATH', $_SERVER['DOCUMENT_ROOT']); // HTML5學堂註釋:定義檔案路徑
define('MYSQL_HOST', 'localhost'); // HTML5學堂註釋:主機
define('MYSQL_USER', 'root'); // HTML5學堂註釋:使用者名稱
define('MYSQL_PASSWORD', ''); // HTML5學堂註釋:密碼
?>
相關說明:我在此處使用的是wamp構建的伺服器整合環境,在phpMYadmin當中,是可以檢視具體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的。如果是真實的伺服器,第一個localhost更換為主機的url地址,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分別替換為登入伺服器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即可。
請求連線主機
進行資料庫的連線:使用mysql_connect();命令,命令基本格式:mysql_connect('hostname', 'username', 'password');
在定義了基本資訊之後,我們此處就直接使用常量名即可,程式碼如下:
- $conn = mysql_connect(MYSQL_HOST, MYSQL_USER, MYSQL_PASSWORD);
相關提示: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字串,一定要使用引號將其包含。關於常量命名的規範與推薦,可檢視——>《PHP入門 - 常量的基本規則》
設定編碼格式並選擇資料庫
如同CSS、JS一樣,為了保證前後臺數據的正常顯示,因此也需要指定PHP的編碼格式。具體程式碼如下:
- mysql_query("set names 'utf8'");
在指定編碼格式之後,進行資料庫的選擇。假設我此處需要選擇名為student的資料庫,程式碼如下:
- mysql_select_db('student', $conn);
今天我們就先將講解前三個步驟,整理一下我們的程式碼。程式碼如下:
<?php
define('PATH', $_SERVER['DOCUMENT_ROOT']); // 定義檔案路徑
define('MYSQL_HOST', 'localhost'); // 主機
define('MYSQL_USER', 'root'); // 使用者名稱
define('MYSQL_PASSWORD', ''); // 密碼
// 進行資料庫的連線
$conn = mysql_connect(MYSQL_HOST, MYSQL_USER, MYSQL_PASSWORD);
// 設定編碼
mysql_query("set names 'utf8'");
mysql_select_db('student', $conn);
?>
在之後的文章中,我們再繼續為大家講解後面的幾個步驟——執行SQL命令、分析結果集以及關閉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