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memory_target設定不當導致資料庫無法啟動的問題(r3筆記第38天)

memory_target設定不當導致資料庫無法啟動的問題(r3筆記第38天)

"""
函式的概念:
          對摸個特定的功能,或者程式碼塊進行封裝,在需要使用的時候進行呼叫
          定義:
            def 函式的名字():
                被封裝的功能或者程式碼塊->函式體
          呼叫:
            函式的名字()
          好處:
            讓程式更加簡潔,程式碼更加合理簡單
          坑:
            函式不呼叫不會執行
函式的引數:
            在函式呼叫的時候,給函式傳遞資訊
                1.形參:在函式定義的時候準備一些變數,來接收一些資訊.[個數不定]
                    1.位置引數:按照位置進行一個一個的宣告
                    2.預設引數:[引數名="預設值"]在具體引用的時候可以不寫預設引數,自動引用預設值.有其他項的時候,在引數名後面加上引數即可;
                        順序:位置引數在前,預設值引數在後面
                    3.動態傳參
                        *引數名----*args,[表示動態傳參,位置引數.個數不限] 接收到的值會被統一放在一個元組內
                        **引數名----**kwargs,[表示接收關鍵字的動態傳參] 接收到的所有引數都會被放在一個字典內

                2.實參:實際在呼叫的時候傳遞的資訊.[個數不定]
                    1.位置引數:按照位置進行傳參(一對一的寫)
                    2.關鍵字引數(形參名1="實參名", 形參名1="實參名",
                        形參名1="實參名",)
                    3.混合引數(順序---位置引數放前面,關鍵字引數放後面)
                函式在執行的時候,實參,必須要保證形參有資料

函式的返回值:
Python內建的函式:
        print()
        set()

""" # 定義一個函式測試多個形參和實參的傳遞實驗: # def eat(food, cai, tang, shui, tian, lvl): # if lvl > 90: # print(food) # elif lvl > 80: # print(cai) # elif lvl > 70: # print(tang) # elif lvl > 60: # print(shui) # elif lvl > 50: # print(tian) # else:
# print("滾一邊去") # # # eat("米飯", "青菜", "黃瓜雞蛋湯", "可口可樂", 1, 45) # 定義一個函式,實現多次的加減乘除 # a = int(input("1")) # b = int(input("2")) # i = 0 # def mr(ren, lvl): # 形參___可以有N個 # print("怒目而視", ren) # print("驗證交涉", ren) # if lvl < 46: # print("死不要臉") # else: # print("烏龜王八蛋")
# print("罵完收工") # print("生氣") # mr("破鍵盤", 111) # 實參 # 在呼叫函式的時候,才能知道具體罵誰,罵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