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微信公眾號-Kindle-時間管理-高效生活管理法-筆記

微信公眾號-Kindle-時間管理-高效生活管理法-筆記

微信公眾號-Kindle-時間管理-高效生活管理法-筆記

July 25, 2020 12:49 PM
從微信公眾號看到一篇時間管理文章,記錄下來。
2020下半年,推薦你一套極簡、高效生活管理法!

工作

彈性原則

思考:
- 這件事情不做會有什麼影響?能不能不做?
- 這件事情最晚什麼時候需要完成?
- 我能否把它移交給別人?能否簡化掉任何部分?
- 我需要做到什麼程度為止?60分、80分,還是100分?

工作管理清單

三個:

  • 本週安排:所有需要在這周內完成的事情
  • 持續跟進:沒有時間限制,但需要時不時去跟進的事情
  • 安排規劃: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

判斷流程:
1)當拿到一個新任務時,先用上面的「彈性原則」問一下,如果能不做,直接丟掉。

2)如果必須得做,去思考:
它最晚的截止時間是多少?
如果是本週,則留出一定的提前量(避免自己陷入「帕金森效應」),再把它排進「本週安排」,寫上具體的日子。

  • 進「本週安排」時的Tips:
    (1)我會首先給自己每天預留大約4-5小時的時間。然後,預估這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再看週一是否已經排滿。如果滿了,就看週二;如果也滿了,就看週三……以此類推。
    (2)如果這項任務會「鎖住一段時間」(比如週六下午需要開一場會議),我會標上具體的時間段,告訴自己:這段時間已經被鎖住了,記得從每天的「預留時間」里扣除掉。
    (3)如果這項工作沒有明確的截止時間,我就丟進「本週安排」,但不加日期。這樣當按日期排序時,它就會出現在「無日期」裡,再見縫插針去做。

3)如果這個任務是一個長期的、跟進性質的事項(比如跟進外包出稿),那麼就丟進「持續跟進」。

4)如果都不是,則扔進「安排規劃」裡面。

5)然後,每週日,對所有「本週安排」裡面的事情做一個總體回顧,再開啟「安排規劃」,按照前面的流程,把所有有待完成的事項,繼續分門別類丟進這三個清單裡面。

這樣的好處在於:

  • 一方面,可以保持自己的任務清單非常清爽,能夠高效聚焦到「所有必須做的事情」上;
  • 另一方面,當切換到「全景模式」時,又能對大局有一個清晰的縱覽,對自己的時間分配心裡有數。

「AFD 管理法」—— 標籤

一種方法「AFD 管理法」。另一個維度 —— 標籤,來作區分。
所有的任務預設都是「Action」(行動)。
而如果它屬於「Focused」(思考)或「Dessert」(恢復精力),就給它打上一個 F 或 D 的標籤。
另一方面,標籤的另一個妙用,是用來作「情境篩選」
例如:

  • [在外] -- 經常出門 ---忙完要事,順便處理的事
  • [學習] -- 收藏一些有趣有用的學習材料、文獻 ---有時間查閱
  • [深圳] -- 想去的店、想逛的地方、想體驗的東西 -- 方便搜尋

===================================================================

即,兩個維度對自己的任務進行拆分和安排。

  • 一個是清單,它是一個固定的分解,用來安排和規劃日程;
  • 另一個是標籤,它可以靈活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設計,涵蓋所有可能涉及的情境,方便你第一時間做出篩選

資訊

「流」的原則:
一切知識必須能夠流動起來、用起來,它才會產生價值。否則,就只會成為「死物」而已。

「INK-P」筆記法

分為 4 個筆記本:

  • Inbox(待處理):所有一切接收到的資訊,全部放在這裡,再定期慢慢分發。
  • Note(備查):從 Inbox 得來的知識點,當我把它補充完善之後,就把它做成一張知識卡片,存入 Note 裡面。
  • Knowledge(主題):簡單來說,它包含兩種:
  • 一是我對一個小的主題的積累和闡述 —— 比如「行為遺傳學」和「為什麼人會越來越狹隘」。但凡產生新的想法、獲得新的認知,我就把它們放進去,補全這個主題;
  • 二是一些長期有效、需要時刻更新的東西。比如推薦給大家的書單,我常看的資訊渠道(後面也會總結出來分享給大家),關注的全球大事件,等等。
  • Project(專案):資訊的歸宿。一旦我覺得對一個主題的理解足夠完整了,得出了一些結論,我就把它移動到 P 裡面,要麼作為文章輸出出來,要麼,作為一個方法論或方案,在實踐中試行,並把反饋、心得和注意點更新到這頁筆記裡面。

另外還有一個筆記本,「歸檔」

Inbox

兩個作用。

  • 一方面,它作為一個收集箱而存在:我所有第一時間產生的想法、獲得的知識,包括靈感、備忘錄、讀書筆記,都會先丟到 Inbox 裡面,等待分發。
  • 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作為一個工作桌:放在 Inbox 裡面的東西,就是我還沒有「完全處理妥」的資訊。我只要開啟 Inbox,就可以知道,我還有哪些資訊需要處理,需要把它們用起來,或者內化。

一個完整的「流」:

  • 所有的資訊統一收集到 I 裡面,並時刻提醒我,我還有多少資訊「待處理」;
  • 經過主題閱讀補充完善的資訊,做成一張知識卡片,放進 N 裡面,備查;
  • 把若干張知識卡片整合起來的結果,或者需要時刻更新的內容,放到 K 裡面;
  • 最後,這些成果若是能夠實踐、輸出、應用,再轉移到 P 裡面,成為一個「專案」。

專案

「專案總控」,把所有這樣的專案通過筆記內鏈放進去,作為一個總的索引。
對每一個具體的大專案,把它分成三部分:

  • 跟進:需要我主動去做的事情。
  • 記錄:每次有大的動作、或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就把它的概況記下來。
  • 備忘:跟專案相關的資訊,方便及時查閱。

生活

1)日記
每天晚上大約9-10點,對自己的一整天做一個回顧,記錄今天做的事情、學到的東西、留下的想法 —— 其實瞥一眼任務清單、專案筆記和 Inbox 就行了,很輕鬆。
「每週精華」、「每月精華」
2)財務
採用「預算編制法」。每年給自己編制一個預算,然後每週、每月統計一下支出,大概看一下有沒有超預算,就可以了。
一切支出都可以劃分為「固定支出」和「可變支出」。
3)物品
「四象限整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