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ENVI中高分五號02星高光譜資料處理

ENVI中高分五號02星高光譜資料處理

高分五號02星於2021年9月7日成功發射,這顆衛星也被稱為高光譜觀測衛星,衛星搭載了一臺60公里幅寬、330譜段、30米解析度的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AHSI),可見近紅外和短波紅外光譜解析度分別達到5奈米和10奈米。

本文件以一景L1級五號02星AHSI資料為例介紹其在ENVI5.6下(ENVI5.3.1及以上版本類似)的處理流程。包括資料開啟、輻射定標、FLAASH大氣校正以及正射校正等操作。

注:可訪問 envi.geoscene.cn/envi_license 獲取最新ENVI5.6.3軟體試用。

1處理流程

圖1   高分五號02星AHSI L1級資料預處理流程

流程說明:

  • 通常情況下,高光譜資料普遍用於定量遙感的應用,輻射定標和大氣校正為必須進行的步驟。對於非定量的遙感應用,比如:土地利用型別分類、目視解譯等,大氣校正可以不做;
  • AHSI L1級資料進行過輻射校正、壞像元修復、光譜校正等處理,沒有進行過系統幾何校正,通過自帶的RPC檔案並藉助經過地形矯正的Landsat8資料為參考影像可完成正射校正;
  • 大氣校正和正射校正的先後順序對結果影響較小。

3詳細處理過程

請使用易智瑞公司遙感事業部開發的“中國國產衛星支援工具”高分五號02星資料。

建議使用ENVI App Store進行ENVI擴充套件工具的安裝與管理。

ENVI App Store下載地址:envi.geoscene.cn/appstore

  • 在App Store找到中國國產衛星支援工具,點選安裝進行安裝。
  • 重啟 ENVI即可。

或手動安裝擴充套件工具:

envi.geoscene.cn/china

2.1資料開啟

(1)啟動ENVI;

(2)通過選單欄File -> Open As-> China Satellites ->GF-5B,在彈出的對話方塊,選擇xml檔案開啟資料。

軟體會自動將可見光-近紅外(VN)和短波紅外(SW)兩個影象檔案開啟,同時會自動將兩個影象檔案合併為330個波段的影象檔案,連同RPC和其他元資料檔案一併開啟。

圖2 開啟L1A級高分五號02星AHSI資料

2.2輻射定標

(1)在Toolbox中,選擇Radiometric Correction ->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在彈出的Data Selection對話方塊中,根據情況選擇VN、SW、VNSW資料,這裡選擇VNSW,點選OK;

(2)在Radiometric Calibration引數設定面板中,直接點選Apply FLAASH Settings按鈕,其餘引數會自動調整為FLAASH大氣校正所要求的資料輸入格式;

(3)設定輻射定標結果輸出路徑和檔名;

(4)點選OK開始執行,定標結束後結果會自動載入到Data Manager中。

圖3 Radiometric Calibration引數設定面板

2.3大氣校正

大氣校正處理分別介紹利用兩種工具進行FLAASH大氣校正:擴充套件工具FLAASH Easy-to-Use和FLAASH大氣校正工具。

2.3.1 FLAASH Easy-to-Use

利用ENVI App Store安裝該工具,該工具為了更方便的使用FLAASH功能特意編寫易用版擴充套件工具,只需設定簡單幾個引數即可完成複雜的大氣校正處理,核心還是FLAASH工具。

  • 在Toolbox中,選擇/Radiometric Correction/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ule/FLAASH Easy-to-Use。設定如下引數:
  • Input Radiance Raster:輸入輻射亮度值影象。

注:該工具對輸入資料要求:

  • 與FLAASH工具要求一致。輻亮度資料(最好使用Radiometric Calibration 工具定標,設定 Apply FLAASH Setting)
  • 要求包含拍攝時間資訊
  • 要求包含波長資訊
  • 高光譜資料要求包含FWHM資訊
  • Scale Factor:輻射亮度值單位換算。
  • Aerosol Model:氣溶膠模型。
  • Initial Visibility(km):初始能見度。根據影像獲取時大氣情況設定,如果氣溶膠無法反演時(K-T,需要短波紅外波段),該值將作為初始值參與大氣校正。
  • Use Tiled Processing:是否採用分塊處理。預設為Yes,如果計算機實體記憶體較大推薦不進行分塊處理。分塊大小(Tile Size)可根據計算機記憶體情況確定,可設定為安裝記憶體的75%,
  • 點選OK執行。

圖4 FLAASH Easy-to-Use引數面板

2.3.2 FLAASH大氣校正工具
第一步:FLAASH大氣校正
  • 在Toolbox中,開啟/Radiometric Correction/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ule/FLAASH Atmospheric Correction工具,彈出FLAASH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 Input Parameters引數設定面板。
  • 在基本引數設定面板中,上面部分主要用於設定資料輸入輸出:
  • Input Radiance Image:選擇上一步輻射定標後的結果;
  • Radiance Scale Factors:選擇Use single scale factor for all bands,數值保持預設1

注:原始輻射定標結果的單位為W·m-2·sr-1·μm-1,FLAASH要求輸入輻亮度資料的單位為μW·cm-2·sr-1·nm-1,二者正好相差10倍,在做輻射定標時我們已經做了Scale Factor單位轉換,故保持預設即可;

  • Output Reflectance File:設定經大氣校正後的地表反射率資料輸出路徑及檔名;
  • Output Directory for FLAASH Files:校正過程中生成其他檔案的儲存路徑,預設在當前使用者系統臨時資料夾下,如果該資料夾沒有許可權或所在磁碟空間不足,建議修改至其他磁碟,否則會出現程式碼為102的錯誤);
  • Rootname for FLAASH Files:輸出檔名字首,可不填。

至此,上面部分引數已經設定完畢,中間部分主要用於設定影像和感測器相關引數,大部分為自動獲取,這裡只需要設定不能自動獲取引數:

  • Sensor Altitude(km):感測器高度,705km(ENVI預設不會自帶填入,手動輸入即可);
  • Ground Elevation(km):影像對應區域地面平均高程,注意單位是km;
  • Pixel Size(m):像元大小,30m;

中間部分已經設定完畢,最下部為大氣模型及氣溶膠反演相關引數設定:

  • Atmospheric Model:大氣模型,一般根據影像中心緯度和獲取月份確定,需藉助幫助文件完成;
  • Water Retrieval:是否進行水汽反演,選擇Yes,此時下方Water Absorption Feature選項啟用,有1135/940/820nm三個選項可選,推薦選擇1135nm。此處保持預設;
  • Aerosol Model:氣溶膠模型,有Rural、Urban、Maritime和Tropospheric四個選項可選;
  • Aerosol Retrieval:氣溶膠反演方法,使用暗像元反射比模型估算影像氣溶膠含量和平均能見度,有None、2-Band(K-T)和2-Band Over Water三個選項可選。本例子選擇了VNSW波段,可選擇2-Band(K-T);
  • Initial Visibility(km):初始能見度。根據影像獲取時大氣情況設定,如果氣溶膠無法反演時,該值將作為初始值參與大氣校正,此處保持預設即可;
  • Spectral Polishing:光譜平滑。保持預設Yes;
  • Width (number of bands):光譜平滑視窗大小。數值越大,輸出反射率資料光譜越平滑,奇數值較偶數值計算效率略高。此處保持預設。
  • Wavelength Recalibration:輸入波長校準。AVIRIS、HYDICE、HyMap、HYPERION、 CASI和AISA感測器ENVI會自動校準,其他高光譜感測器需要提供額外的光譜儀定義檔案。此處保持預設No。

至此,基本引數面板全部設定完畢,設定結果如圖所示:

圖5 FLAASH大氣校正基本引數設定面板

  • 高光譜引數設定面板,用來設定水汽和氣溶膠反演通道:
  • 在基本引數設定面板底部,點選Hyperspectral Settings…,開啟高光譜引數設定面板;
  • Select Channel Definitions by:通道引數來源。這裡我們保持預設設定Automatic Selection即可,FLAASH自動選擇通道定義,通道定義由FLAASH根據資料的光譜特徵自動分配。

高階引數設定面板:

  • 在基本引數設定面板中,點選右下角Advanced settings…,開啟高階引數設定面板;

左方引數框中的引數一般保持預設即可,對於右側引數框中的引數:

  • Use Tiled Processing:是否採用分塊處理。預設為Yes,如果計算機實體記憶體較大推薦不進行分塊處理。分塊大小(Tile Size)可根據計算機記憶體情況確定,可設定為安裝記憶體的75%,預設為100M或者大於Classic中設定的快取大小(Cache Size)。對於包含許多0值的影像,分塊大小不易設定太小,避免出現分塊像元值全為0而報錯。此處選擇No,不進行分塊(計算機實體記憶體8G以上一般可選擇);
  • 其他引數保持預設即可,引數設定完畢後點擊OK。
  • 在基本引數設定面板中,點選左下角Apply按鈕,彈出FLAASH Atmospheric Correction面板,顯示處理進度。處理結束後,會彈出一個簡單的統計面板,說明大氣校正結束。

圖6 FLAASH大氣校正結果面板

校正後的地表反射率資料存放在設定的Output Reflectance File路徑下,其他結果檔案存放在設定的Output Directory for FLAASH Files路徑下。

第二步:結果檢視

大氣校正結果是否正確可通過檢視典型地物波譜曲線進行,一般選擇檢視植被波譜曲線。具體操作如下:

  • 在Data Manager中,選擇FLAASH大氣校正結果,右鍵選擇Load CIR以標準假彩色合成方式載入顯示;
  • 在工具欄中,點選 圖示或使用快捷鍵Alt + Z,彈出Spectral Profile面板,顯示檢視中心畫素光譜曲線;
  • 在Layer Manager中,選擇輻射定標資料圖層,再次點選工具欄上 圖示,開啟另一個Spectral Profile面板;
  • 移動檢視視窗中的定位框,選擇植被覆蓋較密的像元,檢視大氣校正前後該像元處的光譜曲線。定位像元處植被前後光譜曲線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FLAASH大氣校正基本消除了大氣的影響;
  • 同理,可多檢視幾個不同區域植被像元大氣校正前後的光譜曲線。

圖7 FLAASH大氣校正前後植被光譜曲線對比(左-大氣校正前,右-大氣校正後)

大氣校正後的波譜曲線有幾個波段是“斷開”的,是因為Flaash大氣校正後的結果會標識幾個水汽影響波段為“bad bands”,實際這幾個波段在原始影象中的畫素值也都為0.

2.4正射校正

高分五號02星AHSI L1級包括了RPC檔案,在經過了輻射定標、大氣校正等處理後,ENVI仍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元資料資訊,會自動將RPC嵌入處理結果中(hdr標頭檔案中)。在Layer Manager中,大氣校正結果檔案上點選右鍵選擇View Metadata,開啟元資料檢視面板。可以看到RPC資訊。

下面對大氣校正的結果進行RPC正射校正。可選擇流程化正射校正(/Geometric Correction/Orthorectification/RPC Orthorectification Workflow)或者基於參考影像正射校正(/Geometric Correction /Orthorectification/RPC Orthorectific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

    本例子使用Landsat8作為參考影像,如下圖為兩個資料疊加顯示結果,可以看到有不小的偏差。

圖8 兩個資料的疊加顯示(小視窗顯示的為Landsat影像)

  • 開啟/Geometric Correction/Orthorectification/RPC Orthorectific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開啟基於基準影像的RPC正射校正工具;在面板上進行資料讀寫和引數設定:
  • Input Raster:選擇上一步得到的大氣校正結果;
  • Input Reference Raster:具有準確地理位置資訊的參考影像。這裡選擇選擇覆蓋該區域的Landsat8影象全色波段;
  • Input DEM Raster:這裡使用全球200米解析度的DEM;
  • DEM Is Height Above Ellipsoid:DEM資料是否是橢球高。這裡使用全球200米解析度的DEM,則按照預設No。
  • Requested Number of GCPs:50,需要採集的控制點最大數量;
  • Search Windows Size551,搜尋視窗大小,理論視窗越大,找點精度越高,時間越長。
  • Output Coordinate System:可選項,如果不設定,則輸出的正射校正結果是UTM-WGS84座標系的;
  • Output Pixel Size:X:30,Y:30。

注:輸出像元大小為可選項,如果不設定,則輸出的像元大小為根據RPC自動計算的平均像元大小,建議手動設定輸出資料的解析度。

  • Image Resampling:重取樣方法,預設雙線性內插Bilinear;
  • Grid Spacing:畫素柵格間距。保持預設10;這個值越大,校正速度越快,精度越低。
  • Output Raster:正射校正結果輸出路徑及檔名。軟體會自動設定,可手動修改;
  • Output GCPs:控制點檔案輸出路徑及檔名,軟體會自動設定,可手動修改;
  • 引數設定好之後,點選OK開始執行。

注:如果有多個數據需要處理,ENVI5.6(需要單獨安裝Geospatial Services Framework——GSF)提供後臺並行處理功能,在RPC Orthorectific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面板左下角點開三角形按鈕點選Run Task in the Background。

圖9  RPC Orthorectific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引數設定面板

分別顯示正射校正後的結果以及基準影像,開啟透視視窗,進行對比檢視。

圖10  對比檢視正射校正影像與參考影像位置配準情況

在Toolbox中,開啟/Geometric Correction/Orthorectification/RPC Orthorectification Workflow工具,可以將前面自動生成的控制點檔案匯入,檢視自動尋找的控制點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