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計算機網路基礎

計算機網路基礎

1. 計算機網路的效能指標

  1. 速率

    定義:資料庫或資料傳輸率或位元率,即連線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通道上傳送資料位數的速率
    單位:有b/s(位元每秒),kb/s,Mb/s,Gb/s,Tb/s
    單位轉換:

             速率                    儲存容量   1Byte(位元組) = 8 bit(位元)
          千 1kb/s = 10³b/s                 1KB = 2^10B = 1024B = 1024 * 8 b
          兆 1Mb/s = 10³kb/s                1MB = 2^10KB = 1024KB
          吉 1Gb/s = 10³Mb/s               1GB = 2^10MB = 1024MB
          太 1Tb/s = 10³Gb/s                1TB = 2^10GB = 1024GB

  

  2. 頻寬

    1. 定義:表示網路的通訊線路傳送資料的能力,通常指單位時間內從計算機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外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資料率”
    2. 單位:位元每秒,b/s,kb/s,Mb/s,Gb/s

      

  3. 吞吐量

    1. 定義: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通道、介面)的資料量
    2. 單位:位元每秒,b/s,kb/s,Mb/s

      

   4. 時延

    1. 定義:指資料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也叫延遲或遲延,單位s秒

    2. 計算:時延 = 傳送時延 + 傳輸時延 + 排隊時延 + 處理時延

     

     

    3. 時延頻寬積

         

     

    4. 往返時延RTT

      1. 定義:從傳送方傳送資料開始,到傳送發接收到接收方傳送的確認(接收方接收到資料會立即傳送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

       

2. 分層結構

  1. 分層的原則
    1. 各層之間相互獨立,每層只實現一種相對獨立的功能
    2. 每層之間介面自如清晰,易於理解,相互交流盡可能少
    3. 結構上可以分隔開,都由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
    4. 保持下層對上層的獨立性,上層單向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

  2. 分層結構

  

  3. OSI七層網路體系結構

    1. 定義:
由上到下: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物理層,上三層為資源子網,負責資料處理,下三層為通訊子網,負
     責資料通訊,傳輸層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用來檢驗資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通訊過程

      

   4. TCP/IP四層網路體系結構

    1. 定義: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網路介面層

    2. 通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