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Redis持久化

Redis持久化

RDB核心規則配置 save <指定時間間隔> <執行指定次數更新操作>,滿足條件就將記憶體中的資料同步到硬碟中.
官方出廠配置預設是: 
900秒內有1個更改
300秒內有10個更改
60秒內有10000個更改
如果滿足上面設定的觸發條件,則將記憶體中的資料快照寫入磁碟。
若不想用RDB方案,可以把 save "" 的註釋開啟,代表禁用RDB持久化方案.
# save ""
save 900 1      // 900s內如果有一個更改則觸發RDB儲存,檔名為xxx.dump
save 300 10     //  300s內如果有10個更改,則觸發儲存
save 60 10000    //  60s內如果有10000個更改則觸發儲存
 
#當RDB持久化出現錯誤後,是否依然進行繼續進行工作,
yes:不能進行工作
no:可以繼續進行工作
可以通過info中的rdb_last_bgsave_status瞭解RDB持久化是否有錯誤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配置儲存至本地資料庫時是否壓縮資料,預設為yes。
Redis採用LZF壓縮方式,但佔用了一點CPU的時間。若關閉該選項,但會導致資料庫檔案變的巨大。建議開啟。
rdbcompression yes
 
#是否校驗rdb檔案;從rdb格式的第五個版本開始,在rdb檔案的末尾會帶上CRC64的校驗和。
這樣做有利於檔案的容錯性,但是在儲存rdb檔案的時候,會有大概10%的效能損耗,
所以如果你追求高效能,可以關閉該配置
rdbchecksum yes
 
#指定本地資料庫檔名,一般採用預設的 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資料目錄,資料庫的寫入會在這個目錄。rdb、aof檔案也會寫在這個目錄
dir /usr/local/redis/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