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重拾字元編碼

重拾字元編碼

02【Collection、泛型】

主要內容

  • Collection集合
  • 迭代器
  • 增強for
  • 泛型

第一章 Collection集合

1.1 集合概述

集合是什麼呢?

  • 集合:集合是java中提供的一種容器,可以用來儲存多個數據。

集合和陣列的區別呢?

  • 陣列的長度是固定的。集合的長度是可變的。
  • 陣列中儲存的是同一型別的元素,可以儲存基本資料型別值。集合儲存的都是物件。而且物件的型別可以不一致。在開發中一般當物件多的時候,使用集合進行儲存。

1.2 集合框架

集合按照其儲存結構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單列集合java.util.Collection和雙列集合java.util.Map,本部分主要為Collection

集合。

  • Collection:單列集合類的根介面,用於儲存一系列符合某種規則的元素,它有兩個重要的子介面,分別是java.util.Listjava.util.Set。其中,List的特點是元素有序、元素可重複。Set的特點是元素無序,而且不可重複。List介面的主要實現類有java.util.ArrayListjava.util.LinkedListSet介面的主要實現類有java.util.HashSetjava.util.TreeSet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JDK中提供了豐富的集合類庫,為了便於初學者進行系統地學習,接下來通過一張圖來描述整個集合類的繼承體系。

集合本身是一個工具,它存放在java.util包中。在Collection

介面定義著單列集合框架中最最共性的內容。

1.3 Collection 常用功能

Collection是所有單列集合的父介面,因此在Collection中定義了單列集合(List和Set)通用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可用於操作所有的單列集合。方法如下:

  • public boolean add(E e): 把給定的物件新增到當前集合中 。
  • public void clear() :清空集合中所有的元素。
  • public boolean remove(E e): 把給定的物件在當前集合中刪除。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E e): 判斷當前集合中是否包含給定的物件。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判斷當前集合是否為空。
  • public int size(): 返回集合中元素的個數。
  • public Object[] toArray(): 把集合中的元素,儲存到陣列中。

方法演示: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public class Demo1Collec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集合物件 
    	// 使用多型形式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String>();
    	// 使用方法
    	// 新增功能  boolean  add(String s)
    	coll.add("小李廣");
    	coll.add("掃地僧");
    	coll.add("石破天");
    	System.out.println(coll);

    	// boolean contains(E e) 判斷o是否在集合中存在
    	System.out.println("判斷  掃地僧 是否在集合中"+coll.contains("掃地僧"));

    	//boolean remove(E e) 刪除在集合中的o元素
    	System.out.println("刪除石破天:"+coll.remove("石破天"));
    	System.out.println("操作之後集合中元素:"+coll);
    	
    	// size() 集合中有幾個元素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有"+coll.size()+"個元素");

		// Object[] toArray()轉換成一個Object陣列
    	Object[] objects = coll.toArray();
    	// 遍歷陣列
    	for (int i = 0; i < object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objects[i]);
		}

		// void  clear() 清空集合
		coll.clear();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內容為:"+coll);
		// boolean  isEmpty()  判斷是否為空
		System.out.println(coll.isEmpty());  	
	}
}

tips: 有關Collection中的方法可不止上面這些,其他方法可以自行檢視API學習。

第二章 Iterator迭代器

2.1 Iterator介面

在程式開發中,經常需要遍歷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針對這種需求,JDK專門提供了一個介面java.util.IteratorIterator介面也是Java集合中的一員,但它與CollectionMap介面有所不同,Collection介面與Map介面主要用於儲存元素,而Iterator主要用於迭代訪問(即遍歷)Collection中的元素,因此Iterator物件也被稱為迭代器。

想要遍歷Collection集合,那麼就要獲取該集合迭代器完成迭代操作,下面介紹一下獲取迭代器的方法:

  •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獲取集合對應的迭代器,用來遍歷集合中的元素的。

迭代的概念:

  • 迭代:即Collection集合元素的通用獲取方式。在取元素之前先要判斷集合中有沒有元素,如果有,就把這個元素取出來,繼續在判斷,如果還有就再取出出來。一直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全部取出。這種取出方式專業術語稱為迭代。

Iterator介面的常用方法如下:

  • public E next():返回迭代的下一個元素。
  • public boolean hasNext():如果仍有元素可以迭代,則返回 true。

如何使用Iterator迭代集合中元素:

![02_迭代器的實現原理(1)](F:\OneDrive\桌面\02-Java語言進階\day02_Collection、泛型\resource\02_迭代器的實現原理(1).bmp)public class Itera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多型方式 建立物件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String>();

        // 新增元素到集合
        coll.add("串串星人");
        coll.add("吐槽星人");
        coll.add("汪星人");
        //遍歷
        //使用迭代器 遍歷   每個集合物件都有自己的迭代器
        Iterator<String> it = coll.iterator();
        //  泛型指的是 迭代出 元素的資料型別
        while(it.hasNext()){ //判斷是否有迭代元素
            String s = it.next();//獲取迭代出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s);
        }
  	}
}

tips::在進行集合元素取出時,如果集合中已經沒有元素了,還繼續使用迭代器的next方法,將會發生java.util.NoSuchElementException沒有集合元素的錯誤。

2.2 迭代器的實現原理

當遍歷集合時,首先通過呼叫t集合的iterator()方法獲得迭代器物件,然後使用hashNext()方法判斷集合中是否存在下一個元素,如果存在,則呼叫next()方法將元素取出,否則說明已到達了集合末尾,停止遍歷元素。

Iterator迭代器物件在遍歷集合時,內部採用指標的方式來跟蹤集合中的元素,為了讓初學者能更好地理解迭代器的工作原理,接下來通過一個圖例來演示Iterator物件迭代元素的過程:

在呼叫Iterator的next方法之前,迭代器的索引位於第一個元素之前,不指向任何元素,當第一次呼叫迭代器的next方法後,迭代器的索引會向後移動一位,指向第一個元素並將該元素返回,當再次呼叫next方法時,迭代器的索引會指向第二個元素並將該元素返回,依此類推,直到hasNext方法返回false,表示到達了集合的末尾,終止對元素的遍歷。

2.3 增強for

增強for迴圈(也稱for each迴圈)是JDK1.5以後出來的一個高階for迴圈,專門用來遍歷陣列和集合的。它的內部原理其實是個Iterator迭代器,所以在遍歷的過程中,不能對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增刪操作。

格式:

for(元素的資料型別  變數 : Collection集合or陣列){ 
  	//寫操作程式碼
}

它用於遍歷Collection和陣列。通常只進行遍歷元素,不要在遍歷的過程中對集合元素進行增刪操作。

2.3.1:遍歷陣列

public class NBFor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5,6,87};
       	//使用增強for遍歷陣列
		for(int a : arr){//a代表陣列中的每個元素
			System.out.println(a);
		}
	}
}

練習2:遍歷集合

public class NBF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String>();
    	coll.add("小河神");
    	coll.add("老河神");
    	coll.add("神婆");
    	//使用增強for遍歷
    	for(String s :coll){//接收變數s代表 代表被遍歷到的集合元素
    		System.out.println(s);
    	}
	}
}

tips: 新for迴圈必須有被遍歷的目標。目標只能是Collection或者是陣列。新式for僅僅作為遍歷操作出現。

第三章 泛型

3.1 泛型概述

  • 泛型:可以在類或方法中預支地使用未知的型別。

tips:一般在建立物件時,將未知的型別確定具體的型別。當沒有指定泛型時,預設型別為Object型別。

3.2 使用泛型的好處

泛型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 將執行時期的ClassCastException,轉移到了編譯時期變成了編譯失敗。
  • 避免了型別強轉的麻煩。

通過我們如下程式碼體驗一下:

public class Generic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abc");
        list.add("itcast");
        // list.add(5);//當集合明確型別後,存放型別不一致就會編譯報錯
        // 集合已經明確具體存放的元素型別,那麼在使用迭代器的時候,迭代器也同樣會知道具體遍歷元素型別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str = it.next();
            //當使用Iterator<String>控制元素型別後,就不需要強轉了。獲取到的元素直接就是String型別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
}

tips:泛型是資料型別的一部分,我們將類名與泛型合併一起看做資料型別。

3.3 泛型的定義與使用

泛型,用來靈活地將資料型別應用到不同的類、方法、介面當中。將資料型別作為引數進行傳遞。

定義和使用含有泛型的類

定義格式:

修飾符 class 類名<代表泛型的變數> {  }

例如,API中的ArrayList集合:

class ArrayList<E>{ 
    public boolean add(E e){ }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

使用泛型: 即什麼時候確定泛型。

在建立物件的時候確定泛型

例如,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此時,變數E的值就是String型別,那麼我們的型別就可以理解為:

class ArrayList<String>{ 
     public boolean add(String e){ }

     public String get(int index){  }
     ...
}

再例如,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此時,變數E的值就是Integer型別,那麼我們的型別就可以理解為:

class ArrayList<Integer> { 
     public boolean add(Integer e) { }

     public Integer get(int index) {  }
     ...
}

舉例自定義泛型類

public class MyGenericClass<MVP> {
	//沒有MVP型別,在這裡代表 未知的一種資料型別 未來傳遞什麼就是什麼型別
	private MVP mvp;
     
    public void setMVP(MVP mvp) {
        this.mvp = mvp;
    }
     
    public MVP getMVP() {
        return mvp;
    }
}

使用:

public class GenericClas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一個泛型為String的類
         MyGenericClass<String> my = new MyGenericClass<String>();    	
         // 呼叫setMVP
         my.setMVP("大鬍子登登");
         // 呼叫getMVP
         String mvp = my.getMVP();
         System.out.println(mvp);
         //建立一個泛型為Integer的類
         MyGenericClass<Integer> my2 = new MyGenericClass<Integer>(); 
         my2.setMVP(123);   	  
         Integer mvp2 = my2.getMVP();
    }
}

含有泛型的方法

定義格式:

修飾符 <代表泛型的變數> 返回值型別 方法名(引數){  }

例如,

public class MyGenericMethod {	  
    public <MVP> void show(MVP mvp) {
    	System.out.println(mvp.getClass());
    }
    
    public <MVP> MVP show2(MVP mvp) {	
    	return mvp;
    }
}

使用格式:呼叫方法時,確定泛型的型別

public class Generic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物件
        MyGenericMethod mm = new MyGenericMethod();
        // 演示看方法提示
        mm.show("aaa");
        mm.show(123);
        mm.show(12.45);
    }
}

含有泛型的介面

定義格式:

修飾符 interface介面名<代表泛型的變數> {  }

例如,

public interface MyGenericInterface<E>{
	public abstract void add(E e);
	
	public abstract E getE();  
}

使用格式:

1、定義類時確定泛型的型別

例如

public class MyImp1 implements MyGenericInterfac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String e) {
        // 省略...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E() {
		return null;
	}
}

此時,泛型E的值就是String型別。

2、始終不確定泛型的型別,直到建立物件時,確定泛型的型別

例如

public class MyImp2<E> implements MyGenericInterfac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E e) {
       	 // 省略...
	}

	@Override
	public E getE() {
		return null;
	}
}

確定泛型:

/*
 * 使用
 */
public class GenericInterfa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Imp2<String>  my = new MyImp2<String>();  
        my.add("aa");
    }
}

3.4 泛型萬用字元

當使用泛型類或者介面時,傳遞的資料中,泛型型別不確定,可以通過萬用字元<?>表示。但是一旦使用泛型的萬用字元後,只能使用Object類中的共性方法,集合中元素自身方法無法使用。

萬用字元基本使用

泛型的萬用字元:不知道使用什麼型別來接收的時候,此時可以使用?,?表示未知萬用字元。

此時只能接受資料,不能往該集合中儲存資料。

舉個例子大家理解使用即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Intger> list1 = new ArrayList<Integer>();
    getElement(list1);
    Collection<String> list2 = new ArrayList<String>();
    getElement(list2);
}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Collection<?> coll){}
//?代表可以接收任意型別

tips:泛型不存在繼承關係 Collection

萬用字元高階使用----受限泛型

之前設定泛型的時候,實際上是可以任意設定的,只要是類就可以設定。但是在JAVA的泛型中可以指定一個泛型的上限下限

泛型的上限

  • 格式型別名稱 <? extends 類 > 物件名稱
  • 意義只能接收該型別及其子類

泛型的下限

  • 格式型別名稱 <? super 類 > 物件名稱
  • 意義只能接收該型別及其父型別

比如:現已知Object類,String 類,Number類,Integer類,其中Number是Integer的父類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Integer> list1 = new ArrayList<Integer>();
    Collection<String> list2 = new ArrayList<String>();
    Collection<Number> list3 = new ArrayList<Number>();
    Collection<Object> list4 = new ArrayList<Object>();
    
    getElement(list1);
    getElement(list2);//報錯
    getElement(list3);
    getElement(list4);//報錯
  
    getElement2(list1);//報錯
    getElement2(list2);//報錯
    getElement2(list3);
    getElement2(list4);
  
}
// 泛型的上限:此時的泛型?,必須是Number型別或者Number型別的子類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1(Collection<? extends Number> coll){}
// 泛型的下限:此時的泛型?,必須是Number型別或者Number型別的父類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2(Collection<? super Number> c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