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Nodejs-token認證

Nodejs-token認證

一、為什麼要使用Token?

  在前後端分離開發時為什麼需要使用者認證呢?原因是由於HTTP協定是不儲存狀態的(stateless),這意味著當我們透過帳號密碼驗證一個使用者時,當下一個request請求時它就把剛剛的資料忘了。於是我們的程式就不知道誰是誰,就要再驗證一次。所以為了保證系統安全,我們就需要驗證使用者否處於登入狀態。

  在很多專案案例中,需要實現賬戶的功能,客戶端所有的功能都基於使用者已登陸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這就要求每次客戶端像伺服器請求資料時都要驗證賬戶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則按正常方式返回資料,如果錯誤則進行攔截並返回錯誤資訊。

  但是當客戶端頻繁向伺服器請求資料的話,每次伺服器都要頻繁地查詢資料庫。而Token正是為了減輕伺服器的壓力,減少頻繁的查詢資料庫,使伺服器更加健壯,並取代傳統使用session的方法來進行驗證。

  前後端分離通過Restful API進行資料互動時,如何驗證使用者的登入資訊及許可權。在原來的專案中,使用的是最傳統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前端登入,後端根據使用者資訊生成一個token,並儲存這個 token 和對應的使用者id到資料庫或Session中,接著把 token 傳給使用者,存入瀏覽器 cookie,之後瀏覽器請求帶上這個cookie,後端根據這個cookie值來查詢使用者,驗證是否過期。

  但這樣做問題就很多,如果我們的頁面出現了 XSS 漏洞,由於 cookie 可以被 JavaScript 讀取,XSS 漏洞會導致使用者 token 洩露,而作為後端識別使用者的標識,cookie 的洩露意味著使用者資訊不再安全。儘管我們通過轉義輸出內容,使用 CDN 等可以儘量避免 XSS 注入,但誰也不能保證在大型的專案中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在設定 cookie 的時候,其實你還可以設定 httpOnly 以及 secure 項。設定 httpOnly 後 cookie 將不能被 JS 讀取,瀏覽器會自動的把它加在請求的 header 當中,設定 secure 的話,cookie 就只允許通過 HTTPS 傳輸。secure 選項可以過濾掉一些使用 HTTP 協議的 XSS 注入,但並不能完全阻止。

  httpOnly 選項使得 JS 不能讀取到 cookie,那麼 XSS 注入的問題也基本不用擔心了。但設定 httpOnly 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很容易的被 XSRF,即跨站請求偽造。當你瀏覽器開著這個頁面的時候,另一個頁面可以很容易的跨站請求這個頁面的內容。因為 cookie 預設被髮了出去。

  另外,如果將驗證資訊儲存在資料庫中,後端每次都需要根據token查出使用者id,這就增加了資料庫的查詢和儲存開銷。若把驗證資訊儲存在session中,有加大了伺服器端的儲存壓力。那我們可不可以不要伺服器去查詢呢?如果我們生成token遵循一定的規律,比如我們使用對稱加密演算法來加密使用者id形成token,那麼服務端以後其實只要解密該token就可以知道使用者的id是什麼了。不過呢,我只是舉個例子而已,要是真這麼做,只要你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洩露了,其他人可以通過這種加密方式進行偽造token,那麼所有使用者資訊都不再安全了。恩,那用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來做呢,其實現在有個規範就是這樣做的,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 JWT。

二、token基礎

  JWT 是一個開放標準(RFC 7519),它定義了一種用於簡潔,自包含的用於通訊雙方之間以 JSON 物件的形式安全傳遞資訊的方法。JWT 可以使用 HMAC 演算法或者是 RSA 的公鑰金鑰對進行簽名。它具備兩個特點:

  • 簡潔(Compact):可以通過URL, POST 引數或者在 HTTP header 傳送,因為資料量小,傳輸速度快

  • 自包含(Self-contained):負載中包含了所有使用者所需要的資訊,避免了多次查詢資料庫

  一個JWT(Java Web Token)實際上就是一個字串,它由頭部、載荷與簽名 三部分組成。編碼之後的JWT是這樣的一串字元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
eyJzdWIiOiIxMjM0NTY3ODkwIiwibmFtZSI6IkpvaG4gRG9lIiwiYWRtaW4iOnRydWV9.
TJVA95OrM7E2cBab30RMHrHDcEfxjoYZgeFONFh7HgQ 

  由.分為三段,通過解碼可以得到。

// 1. Headers頭部
// 包括類別(typ)、加密演算法(alg)
{
 "alg": "HS256",
 "typ": "JWT"
}
// 2. Claims載荷
// 包括需要傳遞的使用者資訊
{
 "sub": "1234567890",
 "name": "John Doe",
 "admin": true
}
// 3. Signature簽名
// 根據alg演算法與私有祕鑰進行加密得到的簽名字串
// 這一段是最重要的敏感資訊,只能在服務端解密
HMACSHA256( base64UrlEncode(header) + "." + base64UrlEncode(payload), SECREATE_KEY)

1、Header 頭部:頭部包含了兩部分,token 型別和採用的加密演算法。它會使用 Base64 編碼組成 JWT 結構的第一部分,如果你使用Node.js,可以用Node.js的包base64url來得到這個字串。

2、Payload 負載:這部分就是我們存放資訊的地方了,你可以把使用者 ID 等資訊放在這裡,JWT 規範裡面對這部分有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常用的由 iss(簽發者),exp(過期時間),sub(面向的使用者),aud(接收方),iat(簽發時間)。同樣的,它會使用 Base64 編碼組成 JWT 結構的第二部分

3、Signature 簽名:前面兩部分都是使用 Base64 進行編碼的,即前端可以解開知道里面的資訊。Signature 需要使用編碼後的 header 和 payload 以及我們提供的一個金鑰,然後使用 header 中指定的簽名演算法(HS256)進行簽名。簽名的作用是保證 JWT 沒有被篡改過。

  三個部分通過.連線在一起就是我們的 JWT 了,它可能長上面字串那個樣子,長度和你的加密演算法和私鑰有關係。

4、簽名的目的

  最後一步簽名的過程,實際上是對頭部以及負載內容進行簽名,防止內容被竄改。如果有人對頭部以及負載的內容解碼之後進行修改,再進行編碼,最後加上之前的簽名組合形成新的JWT的話,那麼伺服器端會判斷出新的頭部和負載形成的簽名和JWT附帶上的簽名是不一樣的。如果要對新的頭部和負載進行簽名,在不知道伺服器加密時用的金鑰的話,得出來的簽名也是不一樣的。

5、資訊暴露

  在這裡大家一定會問一個問題:Base64是一種編碼,是可逆的,那麼我的資訊不就被暴露了嗎?是的。

  所以,在JWT中,不應該在負載裡面加入任何敏感的資料。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傳輸的是使用者的User ID。這個值實際上不是什麼敏感內容,一般情況下被知道也是安全的。但是像密碼這樣的內容就不能被放在JWT中了。如果將使用者的密碼放在了JWT中,那麼懷有惡意的第三方通過Base64解碼就能很快地知道你的密碼了。

  因此JWT適合用於向Web應用傳遞一些非敏感資訊。JWT還經常用於設計使用者認證和授權系統,甚至實現Web應用的單點登入。

6、程式碼實現
const jwt = require('jsonwebtoken');
const secret = 'qwert';   //自定義
app.set('superSecret', secret);
 //生成token
const token = jwt.sign(user, app.get('superSecret'));
//解碼token
jwt.verify(token, app.get('superSecret'), function (err, decoded){
    //decoded 是得到的使用者資訊
}
  • 安裝nodejs的模組jsonwebtoken,設定一個字串當作金鑰
  • 如果登入成功,伺服器就根據使用者名稱和金鑰生成一個token,並返回token給客戶端
  • 如果想得到個人資訊,就可以傳送這個token,經過verify驗證成功,得到資訊
  可以把生成的token存放在cookie中,相當於把session Id存放在cookie

三、JWT使用

  • 首先,前端通過Web表單將自己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傳送到後端的介面。這一過程一般是一個HTTP POST請求。建議的方式是通過SSL加密的傳輸(https協議),從而避免敏感資訊被嗅探。
  • 後端核對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成功後,將使用者的id等其他資訊作為JWT Payload(負載),將其與頭部分別進行Base64編碼拼接後簽名,形成一個JWT。形成的JWT就是一個形同lll.zzz.xxx的字串。
  • 後端將JWT字串作為登入成功的返回結果返回給前端。前端可以將返回的結果儲存在localStorage或sessionStorage上,退出登入時前端刪除儲存的JWT即可。
  • 前端在每次請求時將JWT放入HTTP Header中的Authorization位。(解決XSS和XSRF問題)
  • 後端檢查是否存在,如存在驗證JWT的有效性。例如,檢查簽名是否正確;檢查Token是否過期;檢查Token的接收方是否是自己(可選)。
  • 驗證通過後後端使用JWT中包含的使用者資訊進行其他邏輯操作,返回相應結果。

1、和Session方式儲存id的差異

  Session方式儲存使用者id的最大弊病在於Session是儲存在伺服器端的,所以需要佔用大量伺服器記憶體,對於較大型應用而言可能還要儲存許多的狀態。一般而言,大型應用還需要藉助一些KV資料庫和一系列快取機制來實現Session的儲存。

  而JWT方式將使用者狀態分散到了客戶端中,可以明顯減輕服務端的記憶體壓力。除了使用者id之外,還可以儲存其他的和使用者相關的資訊,例如該使用者是否是管理員、使用者所在的分組等。雖說JWT方式讓伺服器有一些計算壓力(例如加密、編碼和解碼),但是這些壓力相比磁碟儲存而言可能就不算什麼了。具體是否採用,需要在不同場景下用資料說話。

2、單點登入

  Session方式來儲存使用者id,一開始使用者的Session只會儲存在一臺伺服器上。對於有多個子域名的站點,每個子域名至少會對應一臺不同的伺服器,例如:www.taobao.comnv.taobao.comnz.taobao.comlogin.taobao.com。所以如果要實現在login.taobao.com登入後,在其他的子域名下依然可以取到Session,這要求我們在多臺伺服器上同步Session。使用JWT的方式則沒有這個問題的存在,因為使用者的狀態已經被傳送到了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