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產品中的異常行為分析

產品中的異常行為分析

目錄

首先,不妨將產品中出現的“非期望行為”定義為“異常行為”。

“異常行為”並不一定是壞事,比如某款面向幼兒教育的app,但是有一群未婚年輕女性在使用,倒不是因為這些使用者在學習養育知識,而是因為app中的虛擬產品形象看起來“很治癒”,所以原來定義的以“教育”為核心的產品在這些使用者中則是“陪伴”。

把使用者的行為分為兩個部分——行為+目標,那麼使用者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 行為正常&目標正常,此乃普通使用者;
  • 行為異常&目標正常,這類算是文章開頭中提到的情況,有可能非目標人群在使用你的產品,但他們並無惡意,也可能是產品設計的使用者操作路徑並不那麼“順滑”;
  • 行為正常&目標異常,在產品中的行為和普通使用者沒有明顯差異,但是行為目標是異常的,e.g.金融借貸業務,這裡的行為是產品內表現的行為,一個使用者進來上傳四要素、身份認證、打款,整個流程基本都是正常的,但是借款之後就不見蹤影了(這就是目標異常);
  • 行為異常&目標異常,在產品中會搞“騷操作”,比如爬蟲、刷單、黃牛黨、羊毛黨之類。

因為本文主要關注是產品內的異常行為分析,故第①、③類使用者在此處不做討論。

本文主要討論第②、④兩種情況。

目錄

行為異常&目標正常

這種情形下發生的異常或變化通常是產品設計有問題,或者使用者需求匹配問題。

單一行為

衡量單一行為問題通常關注行為的質量

  • 單次訪問sesession的時長,app開啟不到3秒退出,是不是相容性有問題導致閃退?
  • 頁面訪問深度、頁面停留時長,是商品不給力還是內容太垃圾?
  • 首頁推薦是否有點選行為?推薦給使用者的商品、內容是使用者不感興趣的

行為序列

此處主要探討使用者在進行“漏斗式”的行為操作中的異常情況。

假設產品設計的完整的使用者使用路徑如下:

\[A \rightarrow B \rightarrow C \rightarrow D \]

說明:使用者每次訪問的session都是要從\(A\)開始的,\(D\)是最後一步。

從既定的行為序列來看,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如下:

  • 中斷,\(A \rightarrow B \rightarrow C\)
  • 回退,\(A \rightarrow B \rightarrow C \rightarrow B\)
  • 重複,\(A \rightarrow B \rightarrow B \rightarrow C \rightarrow D\)
  • 插隊,\(B \rightarrow C \rightarrow D\)
  • 跳躍,\(A \rightarrow C \rightarrow D\)

最後兩種情況一般較少出現,除非產品設計有嚴重的bug或者這樣的路徑本身在產品定義中是“合法”的(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在進行漏斗分析的時候要注意)。

行為變化

即不同時間段觀測到的行為不一致。

  • 對於單一行為而言,可能出現使用者行為質量或行為頻率的下降(甚至消失),e.g. 以前每天都逛app,現在半個月訪問一次,以前某公眾號使用者一週發文3篇以上,後來基本不更新了;
  • 行為指向物發生變化,e.g. 以前賬號主要買男裝,後來主要是女裝,或者Vlog博主先前主要發美妝類視訊,後來變成了美食類;
  • 行為間的遷移,指多個並列行為(達到同一目的的不同行為方式)間的轉移,e.g. 先前使用者偏向於使用微信支付訂單,後來是支付寶;
  • 行為場景的變化,e.g.先前使用者主要在PC端下單,現在主要是在小程式下單;
  • 不同行為的分佈比例變化;

行為異常&目標異常

行為異常&目標正常上一節中提到的異常行為,也可能出現在行為異常&目標異常的場景下,,這種場景下都是有問題的“使用者”跑到app裡面(或者網頁)來“搞事情”。

使用者屬性

業務的時空匹配

  • 登陸地是否和業務覆蓋範圍有關,e.g. 主要使用者分佈在北上廣深,但是某天突然從某三線城市增加了大量訪問;
  • 每天的訪問量主要集中在早7點~晚10點,某天突然凌晨的流量激增,或者說平時節假日流量很少,但是某天流量異常增多;

使用者屬性穩定性

  • 收貨地址有沒有變化,環境裝置變化?
  • 常用登陸地、登陸裝置、常用網路是否變化?
  • 常購買的品類或者商品單價範圍

人和物的關聯對映

  • 1對多關係,一張銀行卡綁定了多個賬戶,一裝置多賬戶登陸;
  • 多對多關係,多賬戶交叉繫結多張銀行卡,多賬戶多IP等;

生活基本常識

  • 是不是主流網路型別,4G\wifi\有線網路
  • 手機機型、作業系統、瀏覽器版本、裝置、app版本等是不是太久遠

個性化配置

有沒有進行個性化設定,比如:

  • 繫結手機、郵箱
  • 修改暱稱、密碼、頭像、簽名等;

行為模式

表現突出

通常表現為“行為效率太高”或者“用力過猛”。
e.g.問卷施測的時候,有的被試用時短的不可思議;
e.g.某賬戶1秒鐘訪問一個頁面,連續訪問了100個頁面,大概率是爬蟲;

規律性強

規律性的背後是“低成本”,儘快搞定,怎麼省時間省力氣怎麼來。
e.g. 刷單留言的規律性,刷的好評大部分文字或者完全重複——這就是很多人會先看差評的原因,而且很多時候好評不說話,差評就是一大堆。
e.g. 有的被試參加調研,選項很多是AAAAA,CCCCC,DDDDD這種;

隨機性強

一般行為中隨機性太強的時候,就會出現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還是拿問卷調研的情形來舉例,有的人就是想亂答題,這樣除了問卷答題時間短、可能出現規律性選項外,還會在“偵測題目”中前後回答不一致

另一方面,正常使用者都會有行為偏好的,比如會對某個欄目或主題的內容感興趣,或者對某個行業或職位感興趣,如果這個“使用者”看起來沒有明顯的偏好還“涉獵廣泛”,很可疑呢。

功利性強

使用者要麼是為錢而來,要麼是為了找有價值的資訊。
e.g. 使用者的優惠訂單數比例、優惠金額比例等很高;
e.g. 購買的品類是性價高(價格可能低於其他平臺)且容易轉手的非個性化商品(沒有尺碼、顏色、風格等因素);
e.g. 訪問最多的頁面是優惠活動頁;

不管是爬蟲、刷單,還是黃牛什麼的,因為背後都是人在操作,不管最終登陸賬戶的是真人還是程式,都會表現出很強的目的性。

所以通常這類操作都是“不繞彎,不做多餘的事,做完就走”,e.g.薅羊毛的時候可能連基本的搜尋或瀏覽等常規的前置操作都沒有;

一方面可以從訪問的頁面特徵上檢查:

  • 從哪個頁面著陸(session的第一個頁面),從哪個頁面退出;
  • 訪問頁面的熱度是否和站內熱度能匹配上,也就是說哪些受歡迎的頁面在不同人群中都是很受歡迎的,訪問的時候頁面佔比會更高或者停留時間更長
  • 是否到達關鍵頁面,有沒有發生關鍵行為,比如付費、互動等
  • 頁面訪問順序

在頁面相關的一些指標上也能體現出來:

  • 頁面跳出率
  • 平均訪問深度
  • 平均訪問時長
  • 活躍度、訪問間隔異常,平時幾個月不來,來的時候就抽風
  • 單頁面訪問次數,通常來說一個使用者不大會重複訪問同一頁面,首頁、詳情頁之類

OK,本文到此結束,文章僅做拋磚引玉之用,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