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ARM中MMU地址轉換理解(轉)

ARM中MMU地址轉換理解(轉)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hd-zhangbo/p/5284966.html

首先,我們要分清ARM CPU上的三個地址:虛擬地址(VA,Virtual Address)、變換後的虛擬地址(MVA,Modified Virtual Address)、實體地址(PA,Physical Address)

啟動MMU後,CPU核對外發出虛擬地址VA,VA被轉換為MVA供MMU使用,在這裡MVA被轉換為PA;最後通過PA讀寫實際裝置

MMU的作用就是負責虛擬地址(virtual address)轉化成實體地址(physical address)。 32位的CPU的虛擬地址空間達到4GB,在一級頁表中使用4096個描述符來表示這4GB的空間,每個描述符代表1M的虛擬地址,要麼儲存了它的對應實體地址的起始地址,要麼儲存了下一級頁表的地址。使用MVA[31:20]來索引一級頁表(4096個描述符)(因為全用MVA的高12位來索引,因此大小為 2^12 = 4096)

由協處理器CP15中的暫存器C2(高18位,即[31:14]為轉換表基地址,低14位為0)為一級轉換表基地址,指向2^14=16KB整除的儲存器即16K對齊,這個儲存區稱為一級轉換表;MVA的高12位,即位[31:20]作為一級轉換表的地址索引,因此一級轉換表具有2^12=4096項,每一項的地址為32位,最高的18位[31:14]為暫存器C2的高18位,中間12位為MVA的高12位[31:20],最低2位為0b00。每一項的內容稱為一個描述符,在段(Section)下,一級描述符的高12位為大小為1MB的段基地址,段內地址(偏移地址)為MVA的低20位,即段內每個儲存器的地址是這樣組成:高12位為一級描述符的高12位,低20位MVA的低20位。這樣,藉助於暫存器C2和一級描述符,將一個MVA轉換成一個PA。(在這裡一定要注意:MVA的高12位是用來索引4096個項的,然後使用項的內容(即描述符)的高12位為段的高12位,類似於指標裡面存放地址,4096項類似指標,描述符類似指標裡面的內容

虛擬地址(注意:是一個確定的地址,不是一個空間)被MMU分成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4096頁號索引(descriptor index)即用選擇4096(2^12)個號中的某個頁號,比喻description index為768,頁號768中儲存的是實體地址的某個頁框的起始地址(0x300),第二部分則是相對於section base(0x300)為起始地址空間為1M的偏移量(offset)(如下圖)例如: 假設現在執行指令MOV REG, 0x30100013,虛擬地址的二進位制碼為00110000 00010000 00000000 00010011,前12位是Descriptor Index= 2^9+2^8+1 = 769,找到769項對應的內容0x301,偏移量為0000 00000000 00010011=13,那麼段地址為0x3000000D。

5.地址轉換的總體流程:
第一階段:
(1)從虛擬地址取出前面的31-20位,作為索引。
(2)根據索引在translation table(一級頁表)中找到相應的表項。
(3)根據表項最低兩位的值決定第二階段的轉換方式。
00:轉換無效
01:粗頁轉換
10:段轉換
11:細頁轉換
(4)linux系統一般用細頁轉換,也有一定的處理器和作業系統用段轉換,很少用粗頁轉換。。


6.關於TTB(translation table base)
(1)translation table存放在記憶體中。
(2)由程式設計師製造,故程式設計師知道其基地址(TTB)。
(3)程式設計師將TTB寫入cp15的c2暫存器(TTB暫存器)。
(4)MMU工作的時候從c2暫存器去到TTB,從而找到translation table,進而利用虛擬地址的31-20位可以在該表中找到相應的表項,開始虛擬地址到實體地址的轉換。。

範例程式碼:

#define GPKCON (volatile unsigned long*)0xA0008820
#define GPKDAT (volatile unsigned long*)0xA0008824

/* 
 * 用於段描述符的一些巨集定義
 */ 
#define MMU_FULL_ACCESS     (3 << 10)   /* 段的訪問許可權 AP*/
#define MMU_DOMAIN          (0 << 5)    /* 屬於哪個域 */
#define MMU_SPECIAL         (1 << 4)    /* 必須是1 */
#define MMU_CACHEABLE       (1 << 3)    /* cacheable 快速訪問*/
#define MMU_BUFFERABLE      (1 << 2)    /* bufferable 緩衝區 */
#define MMU_SECTION         (2)         /* 表示這是段描述符 */
#define MMU_SECDESC         (MMU_FULL_ACCESS | MMU_DOMAIN | MMU_SPECIAL | MMU_SECTION)
#define MMU_SECDESC_WB      (MMU_FULL_ACCESS | MMU_DOMAIN | MMU_SPECIAL | MMU_CACHEABLE | MMU_BUFFERABLE | MMU_SECTION)


void create_page_table(void) 
/*
1. 建立頁表
2. 寫入TTB (cp15 c2)
3. 使能MMU 
*/
{
    unsigned long *ttb = (unsigned long *)0x50000000;
    unsigned long vaddr, paddr;

    vaddr = 0xA0000000;
    paddr = 0x7f000000;
    *(ttb + (vaddr >> 20)) = (paddr & 0xFFF00000) | MMU_SECDESC;

    vaddr = 0x50000000; /* 對映記憶體 */
    paddr = 0x50000000;
    while (vaddr < 0x54000000)
    {
        *(ttb + (vaddr >> 20)) = (paddr & 0xFFF00000) | MMU_SECDESC_WB;
        vaddr += 0x100000;  /* 每一個表項只能對映1M */
        paddr += 0x100000;
    }
    
}


void mmu_init()
{
   __asm__(
    
    /*設定TTB 寫入cp15的c2中*/
    "ldr    r0, =0x50000000\n"                  
    "mcr    p15, 0, r0, c2, c0, 0\n"    
    
    /*不進行許可權檢查 域的訪問許可權取決於cp15的c3暫存器*/
    "mvn    r0, #0\n"                   
    "mcr    p15, 0, r0, c3, c0, 0\n"    
    
    
   /*使能MMU*/
    "mrc    p15, 0, r0, c1, c0, 0\n"    
    "orr    r0, r0, #0x0001\n"          
    "mcr    p15, 0, r0, c1, c0, 0\n"    
    : 
    : 
  );
}

int gboot_main()
{
    create_page_table();
    mmu_init();
    
    *(GPKCON) = 0x1111;
    *(GPKDAT) = 0x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