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MySQL架構
阿新 • • 發佈:2020-09-10
掌握 Mininet 的自定義拓撲生成方法:命令列建立、Python 指令碼編寫
二、實驗任務
通過使用命令列建立、Python 指令碼編寫生成拓撲,熟悉 Mininet 的基本功能。
三、實驗步驟
1. 實驗環境
安裝了 Ubuntu 18.04.5 Desktop amd64 的虛擬機器
2. 實驗過程
(1) 針對特定拓撲的命令列快速建立
// 最小拓撲,1 臺交換機下掛 2 臺主機
$ sudo mn --topo minimal
// 簡單拓撲,1 臺交換機下掛 n 臺主機,此處 n=3,n=2 即為最小拓撲
$ sudo mn --topo single,3
// 線性拓撲,交換機連成一線,每臺交換機下掛 1 臺主機,此處有 3 臺交換機 3 臺主機
$ sudo mn --topo linear,3
// 樹形拓撲,基於深度 depth 和扇出 fanout,此處均為 2
$ sudo mn --topo tree, fanout=2,depth=2
(2)通用情形的 Python 指令碼自定義建立
此種方法需要具備 Python 的程式設計能力。本例拓撲為實驗 1 視覺化工具實驗部分所使用的拓撲。並且指令碼中可以自定義網路效能,比如 addHost 當中可以新增引數設定主機的cpu,addLink 當中可以新增引數設定鏈路的頻寬 bw、延時 delay、最大佇列值 maxqueuesize、丟包率 loss,相關程式碼可參照紅色字型部分。
執行命令:
$ nano mytopo.py // 複製 Python 程式碼到 py 檔案中
$ sudo python mytopo.py // 執行 py 檔案
四、實驗要求
1.在建立的個人目錄下,修改上述 Mininet 指令碼,使之變成一個線性拓撲(交換機和主機數均為 3)
2. 各類效能限制保持不變。
3. 使用 iperf 完成拓撲內 3 臺主機相互之間的簡單效能測試。
五、一些問題
-
虛擬機器與主機之間不能複製黏貼
解決辦法:
虛擬機器中選擇裝置 ➡️ 安裝增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