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0多萬元得到的創業教訓--創業並不須要app
摘要:有個點子,研發app或站點,推廣,不斷改進,探索盈利模式。這個通用的移動互聯網創業流程。但我覺得。在某些特定的商業模式下,“研發app或站點”這步能夠砍掉或推遲。
健生幹貨分享:第3篇
在和一些創業者交流的過程中,有一種模式是這樣子:研發一個社交型的站點或app,吸引某些垂直的用戶,有了一定的用戶後。再進行額外服務。
這裏舉個樣例:研發一個社交的app,目標用戶是北京移動互聯網的從業人員,在這個app上達到一定的用戶量後,能夠舉辦線下的交流會(這個創業者有線下的咖啡廳資源)。或者機票預訂,酒店預訂等服務。
在這樣的模式中,最重要的是人和人氣。app有了大量的用戶還不行,還要有大量的活躍用戶。這樣app中。那些額外服務的才有效果。
這樣的模式下,前期的app真的須要嗎?
和這位創業者交流,我倆在討論著社交app的後臺架構(社交的數據庫設計和一般的app有較大的差別),然後他就分享了這個模式。
當時我就提醒他,前期的app真的是須要嗎?
我們第一個的社交app。第一次研發的周期是3個月。第2個的社交app周期是1個月。
依照沒什麽經驗的標準。研發1到2個月是必須的。
在這兩個月中。須要承擔巨大的沈沒成本,當app研發出來,假設發現失敗了,研發app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難收回的。並且你有試錯嗎?你能確定你的點子是真的可行的嗎?這樣貿然這巨大的精力和金錢,真的值得嗎?
依照他的模式。最核心的用戶和人氣。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其它的東西,但吸引目標用戶並不一定要app。
比如,前期能夠先運營好微博,微信公眾號,先吸引你的目標用戶,通過大量的分享。互動,交流,等在這些地方吸引了足夠的用戶後。再引流到你的app中。
在營銷中有個魚塘的理論,目標用戶集中的地方就是魚塘。你能夠在別的魚塘中吸引目標用戶,再慢慢把這些用戶引導到你的魚塘裏。
如今有大量的平臺,集中了非常多垂直的用戶,能夠先在這些平臺上積累了用戶和人氣後,再引流也不遲。
並且在這些成熟的平臺裏。少了研發app的成本,僅僅須要專註於內容的產品和網絡營銷和推廣。
通過在成熟平臺上的積累了足夠的用戶和人氣,再考慮app研發的事情,也不遲啊。
曾健生簡單介紹:經歷了移動互聯網初創企業的組建,發展和倒閉,參與過app工作室。經歷過兩百萬的創業資金一點點的耗光,這些經歷帶來了大量的經驗教訓和人生行業的思考。如今從事日PV過千萬的雲端產品的開發。QQ&個人微信號:384164942。
三. 200多萬元得到的創業教訓--創業並不須要app